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尚虚倾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道、佛三家,在认知方法和价值取向上,都重内求,轻外知;重主观精神,轻客观世界;重道德完善与社会和谐,轻实事功利和自我存在。  相似文献   

2.
家具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取得的艺术成就备受世人瞩目。明式家具作为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以明式家具为研究对象,从造型、材料、装饰、构造等多角度探究了明式家具“道”与“器”的美学特征,阐释了“道器合一”的造物理念,以期引发更多关于明式家具的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家具作为社会文化功能和艺术审美功能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各个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本文从哲学、社会意识等方面来研究我国古代家具审美思想的成因,追溯我国古代家具的文化内涵,以期从深层次上把握中国古典家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按伦理精神结构的文化形态,伦理思想与哲学和政治融为一体,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形成了家国同构的一套以"道德"为标准的思想体系和行为方式.传统道器思想对形、象、道、器等思想文化概念的解读,从哲学、审美、造型三个方面反映了传统道器思想鲜明的文化特色,并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审美精神也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天人合一原初意识、儒、道、释及堪舆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其施加了巨大的理性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乡土神、福禄财神和行业神是社旗山陕会馆中供奉的三种主要神灵,乡土神占主体地位,但这三类神界限并不明显,人们把它们并置在会馆中共同敬奉以求平安富贵.儒、道、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中就可看出儒、道、佛思想的无所不在.山陕会馆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宽厚的和谐境界.山陕会馆以其丰厚的政治、经济、艺术等内涵成为我们看取明清社会的一面镜子,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之美.  相似文献   

7.
杨帆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97-100
朱熹理学在思想领域影响深远,对徽州的影响更"胜于他邑",在徽商作用下"贾而好儒",并具有邹鲁之风;"成教化,助人伦"的理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徽州装饰雕刻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并且引人注目。从审美角度解读朱熹理学所蕴涵的审美取向对徽州装饰雕刻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思想的影响,以及对批判继承中国民族文化,发扬徽州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教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汉代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走向。不了解儒佛道三教关系,不但不能真正了解儒佛道三教各自本身的历史演进和思想特点,而且无法全面把握中国哲学史、宗教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近年来,随着对儒佛道三教各自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对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的研究,这对拓展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领域、推进对儒佛道三家及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禅道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重要内容,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性艺术.禅道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水墨画的绘画精神与艺术风格,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样式与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10.
儒佛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基础。儒佛道三教关系的演变与发展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动力及方向。本文从儒佛道三教关系入手,探讨其演变和发展的规律,进而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