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对知青小说的审美风格作一个宏观的描述,既探讨知青小说的总体风格,也探讨在每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从倾诉批判中体现的浓烈悲剧性,到苦闷感伤、悲壮高昂、绵远幽深的意境,到冷峻纪实的风格,集中展示长达十多年的知青小说斑澜多彩的风貌,从而勾勒出知青小说审美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陈翔鹤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曾与郁达夫和鲁迅先生相识交往,深受郁达夫小说感伤情调和自叙传风格的影响,也留下了鲁迅小说的深深烙印,同时还注意吸收西方现代派手法来丰富自己小说的表现方法,使其小说日益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感伤主义小说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并通过与西方感伤主义文学的对比确定了“中国现代感伤主义小说”的内涵,指出只有那些描写感伤心态并以此作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才称得上是感伤主义小说.感伤主义小说具有情节淡化、抒情性强、注意心理刻画和自然景物描写的特点,梳理了中国学术界对现代感伤主义小说的研究情况并分析了该论题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感伤"情调作为前期创造社最为彰显的情感氛围,普遍地弥散于其文学创作中。就其创作的传统文学资源而言,中国文学内部源远流长的主情主义诗学传统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作家们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意识;对"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习惯和"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的反拨,铸就了其作品感伤的现代新质;对儒家参与精神和忧患意识的传承以及对魏晋名士放浪形骸作风的刻意模仿,进一步促成了创造社文学浪漫感伤的气质风度。  相似文献   

5.
小说和绘画同属艺术范畴,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特征不仅仅是外部影响的问题,而且也是小说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内部存在的需要。现代小说的绘画性特征首先是通过语词描绘的可观性而获得的。另外,从审美共性、审美个性的层次分析,现代小说的绘画性特征也是其作为一门艺术存在的必要性因素。现代小说因其绘画性特征的存在,其美学风格更加丰饶多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审美特征陈克兰我们知道,情节叙事是中外古典小说艺术的重心之所在,是其主导的艺术功能,至于抒情,则为小说之欠缺而乃诗歌、散文之所长。但西方小说,至迟在启蒙主义或感伤主义思潮中,一些作品就已打上了比较浓重的抒情色彩,而自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力分析探讨了现代女作家罗淑的小说独特的描写领域和审美风格 ,意在说明罗淑小说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以及它对新文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五四”浪漫抒情小说普遍带有感伤的成分。感伤主要表现为“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反映了浪漫主义者的青春人格和叛逆精神。“五四”浪漫主义小说家的风格各异,显示了不同的个性和文化背景。郁达夫等先驱者对于浪漫感伤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家,也是大陆读者比较熟悉、评论界比较关注的台湾作家之一。其作品不仅具有现代派作家共有的特点,更有自身的特色。总体而言,白先勇小说有三个创作特色:“中西合璧,悲剧色彩,感伤主义”。具体来说:(1)白先勇的个人经历对其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使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传统于现代;(2)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悲剧性方面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3)在历史流变下的“对命运的感悟和思索”以及异域文化下的生存和放逐的视角下,白先勇小说富有感伤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庐隐是"五四"时期以书写个人心路著称的女作家,她的大部分小说都具有浓厚的"自叙传"抒情色彩。感伤的情感基调则是庐隐主观抒情小说的主旋律。无论是庐隐笔下的自然环境,还是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无不染上浓郁的悲哀色调,甚至作家本人还常常在小说中直接抒发苦闷的情绪,构成了文本中无处不在的哀感潜流。庐隐这般悲愁、哀婉风格的形成,是强调主观抒情的"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与作家坎坷的人生际遇以及"五四"退潮以后苦闷、彷徨的时代背景遇合的产物。庐隐整个创作生涯,一直贯穿着"五四"的主题和感伤基调,在后期又呈现出一定的转型迹象。因此,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切入文本,对理解庐隐抒情小说的感伤风格及其与时代构成的对话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先勇的小说以深沉的历史厚度与文化内涵而见长,传统文化的内蕴进入他的小说后,呈现出极其炫目的审美色彩,而这一切都是其审美意识的外化,他追求一种浓重的忧患意识,而小说亦因此而呈现出无法化约的感伤色彩,在美学载体上则表现为扑朔迷离的色调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纳兰词的感伤风格历来引人注目。人们喜爱他的词,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因素就是偏爱他词中那种人情味十足的感伤风格。然而,这位康熙盛世的一代天骄、豪门才子、帝王近侍,其履盛处丰、花团锦簇的三十一年生命历程中,何以有如许深重的感伤呢?本文拟从性格气质、生存环境、历史文化生成等方面对其感伤心理的有机构成进行一些分析探讨。从纳兰编《通志堂经解》,写《绿水亭杂识》,可知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及政治热情的才识之士。韩菼说他“于往古治乱,政治沿革兴坏、民情苦乐、吏治清浊、人才风俗、盛衰消长之际,能指数其所以然,而亦不敢…  相似文献   

13.
施蛰存《上元灯》和沈从文《菜园》两篇小说都有着感伤的特质。本文正是选取了这两篇小说作为观照对象,比较其感伤情调的异同,在探索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同时,力求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学感伤情调的大致走向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审美情感与现代意识两方面论述了两部小说作家的创作心态。两部小说作家的审美情感中渗透着严肃的创作精神,积淀着西部地方文化基因,这使西部小说创作勇于探索,呈现为动态开放、自我调节的特点,也使西部小说家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选材领域和地域风格。西部小说作家与现代意识构成奇特的关系:他们执着地用自己的切身体验与之相为通,这既使他们的创作质朴而深刻,在客观上也符合了文学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作家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来理解和汲纳西方宗教,兼容中西文化,其作品表现出人生感伤、道德忏悔、真诚、宁静、神秘、希望等,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现代都市绘态画魂--再论"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不仅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名噪一时,而且也为今天的学术界留下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研究课题。"新感觉派"小说所展开的"有洋场气息和浓郁上海风味"的都市叙事,为中国现代都市进行了生动传神的绘态画魂,使"都市"第一次真正成为现代文学表现领域中的独立的审美对象,并由此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新感觉派"小说陌生奇异的审美风格和对文体形式的大胆创新,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小城小说: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冬梅 《南都学坛》2004,24(2):55-57
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 ,有着众多的以小城镇为故事背景的作品 ,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地域色彩和风俗画、乡土眷恋和城市批判、社会理性和人文关怀以及国民性关怀等特点 ,是当代大陆和台湾文学中的小城小说所共同拥有的审美风格 ,也是和现代文学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8.
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以人本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既与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悲剧理论有一种内质的契合,同时又深受传统文化泽被和民族审美风格规约。  相似文献   

19.
蒋韵反复书写生命悲情,其小说弥漫着一股悲凉仓古之气,这与她善用错位、怪诞、隐喻等艺术手法相关。这些手法共同打造了蒋韵小说特有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20.
新感觉派小说的主题模式为"焦虑-狂欢-感伤",这一主题模式的凸现,使新感觉派小说较之同时代的文学流派,更准确地找到了小说在现代意义上的新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