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薄振峰  杨帆  黄斌 《东岳论丛》2005,26(3):150-155
进入2 0世纪以后,西方法学出现了一个“综合”趋势,这种“综合”表现在三大法学派的相互靠近与“合流”,也表现在一个新的法学派———综合法学的出现,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法学派别的法律思想中的“综合”倾向。这种思想倾向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对西方法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但在一个综合的概念下统一西方法学更多地带有理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由于所持的学科立场及研究视角的不同,对法经济学关注的学者们并没有就其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以波斯纳为代表的主流学派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研究范围上包括从反托拉斯法到法律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偏重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以麦乐怡为代表的非主流学派则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经济、社会、哲学等比较分析”,在研究范围上纳入更多意识形态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经济、政治、社会判断方法的综合。主流学派凭借其研究方法上的“技术优势”,在过去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非主流学派试图突破法经济学研究中“法律的经济分析”这种狭窄的分析框架,发展出一种新的思考法学与经济学的方法。这一发展趋势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研究方法和分析结论在多大程度上能显示出超过“法律的经济分析”。从根本上讲,法经济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过程。作为新兴的理论学科,法经济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困境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路 《南方论刊》2009,(3):32-33,18
法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领域的一个永恒命题。西方历史上各学派都不同程度地论及过该问题,近代自然法学派与实证主义法学派在法与道德是否能够分离上甚至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以至最后双双陷入“困境”。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与道德的要求必须保持一致,然而却容易使法律成为道德的附庸甚至是造成伪道德专制的工具。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律与道德必须分离,而最终陷入“恶法亦法”的泥沼。法与道德在现实社会中的冲突,对“法”和“道德”概念的不同理解和使用以及由于研究者立足点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是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社会法学派是借助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所形成的一个法学流派,其法律观主要体现在法即社会秩序、法扎根和服务于社会、重实效而轻名分及重经验而轻逻辑等观念上。在西方法学的发展中社会法学特殊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法观念,即活的法观念,这一观念打开了我们对法认识的新领域,因而对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代希腊、罗马都曾有过法学的辉煌,而罗马法则“是我们所知道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法学的发展是很有限的,但也曾有它的黄金时期:战国与西晋。本文试图从法学的方法探讨法学与立法的相辅相成,从而找出法学研究的最佳方法。一、古希腊法学的学理性古希腊法学基本特征是多学理而少经验,学者们对法的现象的研究是宏观的、抽象的、纯理论的,从德漠克里特到自然法学派,法学家们以学理的方法探讨法律问题,注重概念的界定,类的区分,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法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6.
评纯粹法学说和它的创始人凯尔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阶级法学流派很多,有所谓“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连带关系法学派”以及现代的“规范法学派”。在现代资产阶级规范法学派中,凯尔逊所创立的“纯粹法学说”是居首要地位的一个流派(也叫“维也纳学派”,因为他1911年在维也纳大学任教,跟随他的人都毕业于这一大学)。它以所谓法的纯粹性和客观性来掩盖资产阶  相似文献   

7.
法学方法论生态化之要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守秋 《东南学术》2005,(5):155-156
一、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法学研究方法,对于繁荣法学研究、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法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法律革命或法学变革,包括法律观念、法律内容和法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其中法学研究方法的变革是一项重要内容。法学理论和法学学派的多元化,突出地体现在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要促进法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方法论。环境资源法学就是以往各种法学理论在人类面临环境资源问题和生态危机、进入生态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改进、变革、创新和新的综合。环境资源法学所倡导的综合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学方法或生态学分析法。所谓生态学方法,又称生态学思维,是用生态学观点思考问题,研究现实事物。其主要特征和内容如下:是建立在“主、客一体化”研究范式即整体论  相似文献   

8.
庞德是美国反动的法学家兼社会学家,是实用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法学,是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最腐朽反动的学派之一。它的由来和谱系,因篇幅所限姑不详细论及。这一学派的内部还有一些小派别(如唯实法学派等),但在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超阶级的姿态出现,公开地否认法的阶级本质。否认法是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的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把法看作是离开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认为同一法律规范可以  相似文献   

9.
论德国历史法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蔡迪 《兰州学刊》2010,(3):135-138
19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历史法学派,是西方法学流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思想主张在整个19世纪占据了德国法学研究的主导地位,引领了世界法学发展的潮流,并对以后的法律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总结德国历史法学派主要观点及当时和后世的学者对历史法学的正反面的评价,可以为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 法或法律是不是意志?阶级社会的法是不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有没有一个法的意志性问题?在我们看来,这些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是早已明确解决了的问题,而且,生活实践日益证明马克思主义对这些问题作肯定回答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科学认识无止境。我们并不认为对法的认识只能仅仅归结为“意志”。人们完全可以在承认法律意志论是对法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深化对法的认识与研究。但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是法律意志论被当作错误的东西来否定,这种否定还被誉为“法学理论的又一突破性进展”,是“对马克思法的学说的拨乱反正”,这是我们所不能苟同的。  相似文献   

11.
“民间法立场”生成路径辨异——兼评“民间法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下中国法学研究中,新自由主义语境下的进化论理性主义和立基于非理性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都形成了"民间法立场",然而此"民间法立场"非彼"民间法立场"。由于分属于不同的哲学阵营,二者在法治、法律发展、法律方法三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回答。在民间法研究过程中不应忽视"民间法立场"生成路径的差异,急于寻求统一的"民间法范式"。  相似文献   

12.
教师工伤保险权利伴随我国教育体制以及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明晰并最终被纳入《工伤保险条例》适用范围内。教师工伤保险权利不同于教师公伤待遇,在法律关系基础、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待遇以及纠纷解决方式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工伤保险权利的确立以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劳动关系性质为前提。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工伤保险权利的司法救济研究,从而及时解决教师工伤保险实践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书院在元代因受到了政府的重视 ,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程朱理学在元代的书院教学中受到崇拜 ,达到了至尊至贵的地位。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当时法定的教材和参考书 ,各书院的讲授内容和研究也就形成了以程朱理学为中心的基本模式。程端礼在朱氏教学和读书的方法上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写出了著名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江东书院讲义》作为《日程》的附录  相似文献   

14.
法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历久常新的问题,尤其是法律实践教学近些年备受关注,传统法学教育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弊端长期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当今各法学院校主要采取的是“诊所法律教育模式”、“本科生司法实习模式”、“模拟法庭”模式等实践教学方法。“漾翅模式”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法学教育模式,并且有团队性、援助式代理等特点,契合了新时代法学教育的需求。推广“漾翅模式”,对新型法律实践教育模式的发展和法律人才培养道路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全国人大科教文委员会组织起草的《民办教育促进(草案)》,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民办公助”和“国有民办”类型学校,应定性为民办学校,纳和法律调节范围;二、滚动各界校产增值部分,不宜一律归学校所有;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应纳入学历教育范围,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在法律上享有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一轮医疗改革的开展,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也随之变革与完善。临床医学生的法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全面系统地调查长沙地区四所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医学本科院校,结合国内其他医学院校的情况,对我国医学生法律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探索当前国内临床医学生法律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云南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多5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云南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云南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的一面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云南走向世界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学校法制教育的理念、教育实效和课程构建等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所属基础教育与企业的分离已成为目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国有企业所属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如何实现企业办学向政府办学的平稳过渡,是一个摆在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企业所属中小学为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现状也令人堪忧,因而,我们应从多角度、多渠道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校、从严管理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是科学治校、民主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高等学校强调依法治校、从严管理 ,首先要学法懂法 ,强化法治观念 ,转变管理方式 ,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办学行为 ;其次要运用多种手段 ,从常规抓起 ,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