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先加 《中国藏学》2011,(Z2):129-132
在古印度学中,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的生平事迹、作品备受关注,对其生平的考究和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也从未间断过。在藏族传统文献中,迦梨陀娑的作品和生平也有译介。文章不仅介绍了藏族文学中迦梨陀娑作品的藏译情况,还对其作品对藏族文学的影响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插图创作实践认知为切入点,总结在创作过程中对艺术思维的运用,结合艺术创作原理、艺术审美心理来讨论艺术思维的各种形态、方式和功能对插图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插图创作实践认知为切入点,总结在创作过程中对艺术思维的运用,结合艺术创作原理、艺术审美心理来讨论艺术思维的各种形态、方式和功能对插图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宫廷画院体制由蒙古人传播到波斯,对波斯细密画书籍插图艺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3—17世纪,宫廷画院在大不里士、巴格达、设拉子、赫拉特、马什哈德、布哈拉、伽兹温、伊斯法罕等各大城市相继建立。画家们依附于宫廷画院,领享俸禄,依照各自效力的君主的旨意和审美情趣为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绘制插图,由此形成不同的细密画流派。16世纪,细密画和宫廷画院体制从波斯传播到印度莫卧儿伊斯兰王朝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促进了该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波斯—阿拉伯、莫卧儿、奥斯曼的国家文化建设中,宫廷画院曾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提供雄厚的经费赞助,使细密画书籍插图成为伊斯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不仅是噶玛噶举派的宗教首领,而且还是西藏艺术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本文在综述近来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其传世作品和文献,对其笔下唐卡中的汉式风格作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段完整的舞蹈作品,不仅要从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一定的享受,更要从听觉中感受舞蹈中的音乐给其带来的冲击和感受。在舞蹈作品中,音乐服务于整个作品,不同形式与不同情感的音乐为各种形式的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奠定表现基础。  相似文献   

7.
傅查新昌在其长篇小说《秦尼巴克》中塑造了狐狸、白狗、猎鹰三个相互关联的审美意象。意象的塑造不仅加深了作品的意蕴内涵和文化深度,而且对连贯文章情节、增添作品魔幻寓言色彩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本文以《秦尼巴克》中塑造的审美意象链——狐狸、白狗、猎鹰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从意象塑造的深刻含义、意象的独特作用、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之进行解读,体味意象塑造对提升作品美学趣味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8.
五声性序列(集合)作品是在序列写作基础上,保证五声性风格的一种创作手段。罗忠镕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在创作音高材料时运用了五声性序列的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方法不仅拥有序列音乐的理性技术特点,同时五声性音调也表达出中国音乐的特点(五声性不仅限于中国风格)。本文以组合性序列与序列中存在的动机为研究方向,综合分析作品音高材料中的五声性序列特征,以概述出作品中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单簧管是产生于17世纪的西洋乐器,在19世纪传入我国。单簧管在我国的发展日益繁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批专业学者对其进行传播与推广,不仅学习、表演单簧管的国外作品,更是创作了不少具有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国内作品,推动了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张梧的《迎新春舞曲》就是一首基于我国民族音乐风格、运用民族调式而创作的单簧管作品。本文将对其创作与演奏两方面进行研究,以阐述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施万春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施老先生的创作中,不仅交响乐作品家喻户晓,艺术歌曲也尤为突出。其中代表作有《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橘子熟了》《我们相爱在星光下》等。《啊,梦》是施万春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女中声独唱作品,并被列入各艺术院校声乐专业教材。创作中期的施万春在艺术歌曲方面,不仅结合现代音乐创作风格,运用色彩和弦,同时根据自由诗体裁的歌词特点,创作避免规整性律动的旋律。本文从和声调性和旋律歌词的角度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1.
单簧管是产生于17世纪的西洋乐器,在19世纪传入我国。单簧管在我国的发展日益繁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批专业学者对其进行传播与推广,不仅学习、表演单簧管的国外作品,更是创作了不少具有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国内作品,推动了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张梧的《迎新春舞曲》就是一首基于我国民族音乐风格、运用民族调式而创作的单簧管作品。本文将对其创作与演奏两方面进行研究,以阐述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申博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201-202
施万春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施老先生的创作中,不仅交响乐作品家喻户晓,艺术歌曲也尤为突出.其中代表作有《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橘子熟了》《我们相爱在星光下》等.《啊,梦》是施万春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女中声独唱作品,并被列入各艺术院校声乐专业教材.创作中期的施万春在艺术歌曲方面,不仅结合现代音乐创作风格,运用色彩和弦,同时根据自由诗体裁的歌词特点,创作避免规整性律动的旋律.本文从和声调性和旋律歌词的角度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3.
山东嘉祥武梁祠墙壁石刻分为上下两部分,每一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上部上层装饰带后壁和左壁共描绘了七幅叙事性列女画像,另下部上层装饰带左壁绘有一幅画像。汉以后的蔡邕、卫协、顾恺之皆为《列女传》画过插图,但早已失传。武梁祠的列女传石刻是中国艺术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列女传》插图,因此把列女图像出现的社会性与思想性作为研究的主题,对图像进行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西方新修辞学为指导,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不仅可以弥补当前因文学课程边缘化所造成的文学教育的缺失,还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审美实践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领悟作品的人文内涵;在强化语言能力的同时,获得思想情感的陶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詹凯 《中国民族》2008,(6):71-72
印度细密画是印度优秀画种之一,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也是世界插图艺术的重要代表。所谓细密画。其实是一种尺幅较小的绘画样式,最初是用作装饰书籍的插图,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  相似文献   

16.
新春伊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共同主办、澳门书画会联合总会协办的“民族百花奖”第六届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览,2月19日-2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举办。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成立至今已有十年,在社会各界和各民族美术家们热情支持下,已举办了五届全国性美展。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少数民族美术家们在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展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和关心少数民族美术的汉族画家的作品;还特别展示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如唐卡、东巴书画等等。本届展览汇集了全国19个省市24个民族的画家作品…  相似文献   

17.
山东嘉祥武梁祠墙壁石刻分为上下两部分,每一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上部上层装饰带后壁和左壁共描绘了七幅叙事性列女画像,另下部上层装饰带左壁绘有一幅画像.汉以后的蔡邕、卫协、顾恺之皆为《列女传》画过插图,但早已失传.武梁祠的列女传石刻是中国艺术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列女传》插图,因此把列女图像出现的社会性与思想性作为研究的主题,对图像进行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对拼贴艺术进行分析,再结合实际作品分析废旧杂志材料在时尚拼贴艺术中的应用,一方面,先对"时尚"一词进行阐述,从中得出以时尚杂志作为作品的拼贴材料,再从杂志材料的材质、精神取向入手,对时尚杂志的色彩、图形和文字属性进行分析,挖掘杂志材料自身的美感及特性。另一方面,从材料和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将材料与拼贴手法相结合,探索以废旧杂志为材料,运用拼贴手法在实际作品中的多元化表现。在实际作品中发现,以旧杂志作为拼贴材料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丰富的画面效果,更能借助旧杂志本身所传达的废物利用的思想来宣泄作者自身的情感,将材料本身所携带的精神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融合,能进一步冲击观看者的视觉与心灵。  相似文献   

19.
中医古籍图像在确保实际应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艺术性,插图版面重视美感,人物画面神形兼备,具有较高欣赏性和艺术性。除少数抄本由作者本人完成外,多数古籍图像多为当时绘画高手绘制,部分官修彩绘本中的配图由当时宫廷画师所作。中医古籍插图是反映中医思想的承载体,对于图谱思维的理解能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思想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医古籍图像在确保实际应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艺术性,插图版面重视美感,人物画面神形兼备,具有较高欣赏性和艺术性。除少数抄本由作者本人完成外,多数古籍图像多为当时绘画高手绘制,部分官修彩绘本中的配图由当时宫廷画师所作。中医古籍插图是反映中医思想的承载体,对于图谱思维的理解能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思想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