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中的重要力量,为美国环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文章通过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组织产生的根源、组织的基本状况、主要活动以及对环境保护事业起到的作用,指出消费型社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组织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同时指出作为民间力量的代表,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国家环境立法建设,监督政府环境决策。  相似文献   

2.
略论美国现代史上的三次环保运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的美国经历了三次环保运动的高涨期:20世纪初主要由西奥多·罗斯福和吉福德·平肖自上而下推动的以功利主义为主要信条的资源保护运动;20世纪30年代由富兰克林·罗斯福领导的以民间资源保护队为重要力量的具有应急性的资源保护运动;二战后60-70年代主要由知识层推动的大众广泛参与的具有更为深刻内涵的环境运动。每一次环保运动的高涨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它们也不同程度地推动了美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保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虽然美国大多数民众对环境保护持支持态度 ,但美国政府的环保政策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一直停滞不前 ,至小布什政府前期环保政策更是表现出倒退趋势。本文意在分析影响美国环保政策制定的因素 ,从而得出 ,美国环保政策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 :环境保护组织、反环境保护组织及国会与总统在制定政策时的交锋。因而 ,美国环保政策虽然时有倒退倾向 ,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仍然有向前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亚裔美国人运动是美国l960年代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裔沉默了100多年后在美国广阔社会、政治舞台上的首次演练。这次运动激发起亚裔的政治参与意识,促进了有亚洲血统的美国人的泛亚裔意识形成,同时,它为美国亚裔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创造了亚裔的共同称谓——“亚裔美国人”,推进了亚裔美国人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略论加维运动兴起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内战结束后 ,黑人及其后代虽然在法律上不再是奴隶 ,但是美国社会黑人仍然受到种族歧视 ,处境艰难。为生活所迫所引起的黑人大迁徙 ,使黑人不断地涌向城市 ,形成有利于黑人进行大规模抗议运动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基础。 2 0年代兴起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 ,增强了美国黑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加维的宣传鼓动活动 ,唤醒了黑人美好的种族意识。这一切最终促成了加维运动的兴起。加维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却唤醒了黑人 ,打击了种族主义气焰 ,在黑人解放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客家精英发动了一场以抢救与复兴客家语言文化为主要诉求,且意欲藉此激发客家族群意识觉醒、争取客家政治与经济权益的社会运动.台湾客家运动兴起的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在台湾社会的转型、客家族群危机意识的反弹、闽客情结的促动和客家社团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新基督教右翼运动是指美国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中一些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宗教保守派及其活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基督教右翼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三次大觉醒运动为新基督教右翼运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基要主义运动是新基督教右翼运动产生的肥沃土壤;二战后美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如科学的发展、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受主流文化排斥的群体反应和传统宗教地位的丧失与危机是新基督教右翼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摘要: 中国“本土化”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可称作是中国语境下“公众参与最广阔的战场”,其不仅受到世界绿色政治和生态运动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也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环境污染恶化背景下,由中产精英人士与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积极推动和发展起来的社会运动。近年来,在怒江反坝运动、金沙江环境公益维权运动等一系列环保社会运动中,民间环保社会组织无论在资源动员还是组织联盟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该运动的兴起,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关键性因素。然在现有体制背景下,中国式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虽能积极寻求与政府的互动机会和“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制度渠道获取合法性以及国际资源等,但是仍缺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支持力,同发达国家公民社会运动在社会资源动员、组织结构网络、人力资源、专业技术、行动能力等方面相比较还存在许多不足与问题。尤其是在“管制”、“控制”社会秩序刚性稳定观的思维方式下,中国国情下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还面临着传统发展模式强大惯性、“特殊利益集团”阻挠、公民社会欠成熟以及不同话语分歧等困境,是政府与社会在制度化与非制度化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重要变量。    
 
 Resources, Institution and Capacity:
on Chine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vements of Today)  相似文献   

9.
中国"本土化"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可称作是中国语境下"公众参与最广阔的战场",其不仅受到世界绿色政治和生态运动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也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环境污染恶化背景下,由中产精英人士与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积极推动和发展起来的社会运动。近年来,在怒江反坝运动、金沙江环境公益维权运动等一系列环保社会运动中,民间环保社会组织无论在资源动员还是组织联盟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该运动的兴起,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关键性因素。然在现有体制背景下,中国式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虽能积极寻求与政府的互动机会和"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制度渠道获取合法性以及国际资源等,但是仍缺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支持力,同发达国家公民社会运动在社会资源动员、组织结构网络、人力资源、专业技术、行动能力等方面相比较还存在许多不足与问题。尤其是在"管制"、"控制"社会秩序刚性稳定观的思维方式下,中国国情下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还面临着传统发展模式强大惯性、"特殊利益集团"阻挠、公民社会欠成熟以及不同话语分歧等困境,是政府与社会在制度化与非制度化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于 2 0世纪 70年代初实现历史性的缓和 ,联合国、民族解放运动、多极化、时代主题变换这些世界性的因素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971年联合国通过 2 75 8号决议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迫使美国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做出选择时 ,只能选择中国大陆。这一事件对于推动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达成《上海公报》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与美国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受民族解放运动、多极化趋势以及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新闻整风运动与反"客里空"运动都发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创始阶段,在我国新闻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较研究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两次运动,最为重要的是审视这两次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以及这两次运动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世界语运动从发轫到“五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五四时期尤为显著,但未遂五四先驱们所愿的成功。究其发展的原因:一是合乎当时社会需要;二是世界语本身的优点;三是其顺乎人类共同理想。而其受挫的原因:一是汉字存在的合理性,改行世界语不现实;二是其传播时间不长,人们对之了解不深;三是世界语运动者目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1981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管约论”,其中“X-杠公式”(X-bar Schem a)理论给我们很大启发,引发我们从理论上去认识汉语的某些句法结构,加强“位置”的理念,了解并掌握句法位置的规律性,这将给我们正确划分句子成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的维新知识分子为宣传维新变法、开启民智、救亡图存而创办的近代白话报刊不仅传播了近代改良思想与革命思想,而且为促进白话文的传播、五四白话文学运动与现代国语运动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探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以资产阶级民主派联合其它各派发起的反对美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及殖民战争的抗议运动。通过分析当时美国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来阐明反帝运动各派的出现及其主张.由此,揭示这一政治运动复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的主将和中坚是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人格主体和文化心理层面分析,五四运动的发生与他们求真求新传播文化的职业本位意识、倡导个性追求自由的内心向往、济世救民安邦兴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其群体队伍的扩大与成熟和"抵强御侮"、"国存自强"的民族意识等紧密相关.此外,政界暂时的相对宽容和学界的思想真空也为五四运动的引发创造了社会条件.尤为可贵的是,由五四运动孕育和提炼出的五四精神(如御侮爱国、怀疑批判、求真创新、自由民主和忘我献身等)不仅有其历史价值,而且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是格律诗向自由体的转化 ,而闻一多提倡的“格律诗运动”是从自由体向格律诗的转化 ,二者是逆向而行之 ,但他们的诗歌主张都是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的 ,留给后人很大的影响。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把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 ,就是诗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1951年12月~1952年10月,在中央和华东局的领导下,江苏地区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这既是一场经济斗争,也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政治斗争.运动一方面对党政机关的贪污腐败现象有所制止,另一方面又严重扩大化,打击了私营工商业者,影响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朝鲜三一运动对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斗争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三一运动在斗争精神、斗争方式等方面深刻全面地影响、促发、推进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其突出特征是直接现实性。空前广泛性和内在一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