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本文依据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揭示了邓小平的“标准论”与我国新时期三次思想解放之间的必然联系。笔者认为,邓小平确立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把人们从“两个凡是”、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扫除了思想障碍,廓清了前进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思想路线正确与否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哲学上的失误曾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极大损失。以真理标准讨论为起点的哲学上的拔乱反正是挽救国家危局、开创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转折点。实践标准回答的是认识的真理性问题,生产力标准回答的是实践的合理性问题,两者各有独立意义,不能混为一谈。从真理性的认识出发引出许多不同的实践方案未必都合理,还需要以生产力标准来检验。“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前两个标准之外的另一套标准,也不是两者的复述或迭加,而是两者的综合和发展,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和实事求是的精髓。弄清三个“标准”的关系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检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非成败的综合性科学标准,蕴含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的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的统一,是对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辩证统一的。三个标准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和核心,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与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体现了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知和行在实践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立足于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其提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起点,以实事求是地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为核心,以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标志,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形成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化和具体化。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主旨之一是纪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20周年,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切实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确保“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社会长期形成并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就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去求真、求实 ;价值原则就是在意识和行为中追求效益的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真”的东西不一定是“善”的 ,更不一定是“美”的。只有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即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才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标准问题由认识论走向价值论的过程 ,同时也是认识论、价值论拓展到历史唯物论的过程 ;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曾先后经历了三次关键的转折。每个转折点都是以一次“标准”的提出为标志的。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实际构成了从科学认识标准到价值评价标准 ,从现实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到系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认识过程中的科学认知和价值评价是相统一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统一的,科学认识知和价值评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此三个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它坚持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基础理论,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在理论上、价值观上解决了多年来使人困惑的问题."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赋予我们一定的哲学思考:它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底蕴,是对实践标准的深化和发展;它彻底突破了姓"社"姓"资"的唯一价值标准论,并深化了人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必将对现实产生重大及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盖源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后也延及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成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所谓“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这个标准不仅是一个认识的标准,更是一个实践的标准。我们正在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经济、政治方面的发展战略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去操作和实施,文化方面的发展战略同样需要遵循“三个有利于”来选择和建构…  相似文献   

12.
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引发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至今,20余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历经三次重大的理论进步.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再到"三个代表"标准,标志着我党思想上的不断解放和理论上的不断成熟;体现出真理标准-价值标准-实践标准的逻辑轨迹;反映出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中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本文就“三个有利于标准”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是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准则 ,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线等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理解和掌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把钥匙。坚持生产力标准,用“三个有利于”的尺子来衡量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姓“资”姓“社”等是非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就可为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就将有牢固的物质基础,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才会坚定,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重申并发展了这些思想,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本文即通过对这两个标准的分析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如何推动并衡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先后提出实践、生产力、三个有利于标准,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实践(行为)的合理性,乃至于综合检验认识与实践的是非得失,生产力与三个有利于标准都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并统一于人民性的基础上。实践标准结束了僵化迷信,生产力标准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路线的具体化,三个有利于标准纠正了“左”“右”尤其是“左”的片面理解,力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的全新标准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把党和政府自身的工作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检验对象的。“三个有利于”是作为判断我们搞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即姓“资”姓“社”的标准提出来的。党的十四大以来概括的“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的提法是对“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的合理扩展 ,而不是否定。  相似文献   

18.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也是判断我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精神的最好体现。“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是邓小平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大致可分为5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揭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内涵,既有经济标准,又有政治标准,也体现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蕴含了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接着分析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同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联系和区别,指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逻辑延伸,是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延伸,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