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晗 《职业》2010,(2):9-10
他曾游走于厨界、化妆界,在名嘴背后“压抑”多年的他,几年后以博客“食尚小米”现身江湖,在虚拟的世界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时尚美食天地。如今,他正带领一个来自各方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美食团队为爱吃人士掏空心思做美食,把美食打造成真正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2.
他曾为上海大亨杜月笙做菜,为蒋介石夫妇做菜,他从事烹饪教学研究一辈子,用“色、香、味、形”装点祖国美食园地,扮香百姓餐饮生活,奠定了他在餐饮烹饪界的终身成就。他就是烹饪界一代宗师方乃根。如今,方老已经99岁了,却依然精神饱满,那么他是如何养生的,又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相似文献   

3.
侠有金庸.史有高阳.吃有鲁孙!前两位名家大陆读者早已认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更是几乎影响了一代人.甚至还有追捧者将其树为所谓的"金学"然而对于唐鲁孙这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海外华人奉为"中华饮食第一圣手"的美食名家.我们却几乎不知道他是谁.好在一套名为"唐鲁孙系列"的图书.让我们终于可以领略到唐鲁孙先生的文采.从字里行间品味那一道道香气四溢的美食  相似文献   

4.
正80、90后年轻爸妈们,教你如何用一顿饭搞定"萌娃"——80后汪钰伟是一名设计师,在一次为女儿"做菜难"中发现商机,拍广告、做设计、骑机车的他变身"酷爸",创建"爸爸厨房",专门教年轻爸爸做菜,让"萌娃"爱上吃饭。"爸爸厨房"自2015年8月上线以来,创造和打破几项纪录:全国第一部视频美食工具书,连续播放和阅读量最大的宝宝美食视频菜谱,国内唯一一个专注宝宝餐的美食品牌。他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开餐馆失败,迷上烹饪"微缩美食" 今年33岁的宁静,出生在四川泸州农村.她从小喜欢美食,也喜欢跟在外婆身后,看她在厨房里忙碌,为一家人端出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美食.长大后,她传承了外婆的一手好厨艺,喜欢尝试制作各种美食.不仅爸妈觉得美味,就连众多朋友品尝后都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6.
刘仪伟凭借中央电视台的《天天饮食》而一举成名,又一路走到《东方夜谭》.长相平平的他,靠着"油盐酱醋",在电视上掀起了一场"美食风暴".面对各方赞誉,他却笑称自己做得最好的一道菜就是婚姻,并心甘情愿地系着围裙被一位小女子呼来喝去……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26日,一个生态美食理念更为崭新的"渔公渔婆都市生态美食广场"在北京落成.渔公渔婆都市生态美食广场,是北京小土豆餐饮连锁集团奉献给北京市广大消费者又一美食名店,与其它生态美食园的区别在于,在就餐环境上,注重局部区域,力显绿色生态魅力,使绿色生态、音乐以及流水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完美的用餐环境.在菜品上,坚持以直接空运的新鲜海鲜和国内最具有特色地产原料采取传统烹制工艺精工细做而成,每个菜品力求做到"鲜美".  相似文献   

8.
苗向东 《职业》2016,(1):78-79
韩国人李俞石如今成了韩国最有名的大厨,每每记者采访他时,他都会讲自己当初在法国找工作的故事:因为他曾经为了谋得一个岗位,十三次面试遭遇"滑铁卢". 法国巴黎是美食之都,那里的奶酪就有好几百种.当时他有意学习法国的厨艺,可是当地餐饮业特别排外,李俞石找了好多家餐馆,都没有找到岗位,就是他想白干、即当实习生,也没有机会.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湖南路狮子桥有家韩国料理店,价廉物美.在南京美食界颇有口碑。可是随着客流量的增多,店主开始为一件小事伤透了脑筋。原来,这家料理店提供一种从韩国进口的秘制大酱,平日里就放在餐桌上任由食客取食,由于风  相似文献   

10.
他是北大物理系高才生,患"渐冻人"症全身肌肉逐渐僵硬、瘫痪直至生命结束。在中关村,他被著名公司婉拒,到处碰壁。后来,他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停泊地,有了梦想起飞的舞台,创造了IT界的传奇!在这里,他更找到了至善至美的恋人。在他贫病交加时,恋人跨越生死奔爱而来,用她绵绵不绝的深情,支持着他僵硬的肌肉和躯体,使他成为"IT界的霍金"!当他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她仍用全部的力量,护着他不灭的生命之火……  相似文献   

11.
《中外书摘》2014,(5):98-99
鲁迅在京期间,几乎尝遍京城著名餐馆,著名的“八大楼”和“八大居”,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份与北方美食结下的不解之缘,让离开北京后的他也一直念念不忘北方美食。  相似文献   

12.
陈晓卿导演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在中国纪录片市场上刮起了一阵旋风,谁也没想到,这么一部反应中国美食文化的非黄金档纪录片能有如此成功。一时间,各大网站、论坛上都在讨论这部片子,甚至有人模仿他的创作方式拍了各种版本的"舌尖上的大学"、"舌尖上的宿舍"等等网络视频作品,大街上的各种广告标语都纷纷效仿"舌尖体"。可见,《舌尖》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已经取得了稳稳的地位,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舌尖》为什么会受到大家如此的追捧呢?本文将对它的成功因素做一分析,希望能对后来同类作品的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12月18日,河北嘉海拍卖公司在新世纪阳光美食馆举办“邯郸首届书法作品拍卖会”。此次拍卖会是邯郸书法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艺术消费水平的一次有益尝试。这  相似文献   

14.
当其他吃货还停留在四处寻找美食的阶段时,在中国传媒大学学编导的她已将美食变成了毕业论文,并追寻自己的爱好,到世界闻名的法国蓝带厨艺学院学艺.法餐的极致令她大开眼界,学成归来后仅仅是因为对无添加剂酸奶的喜好,她开始做手工酸奶,并在网络社区发动吃货们一起做,没想到一不小心做出了一个名叫"乐纯"的酸奶品牌.很多明星粉丝像冯绍峰、王珞丹等,都给她点赞.她的产品如今在北京深受小资们的青睐,还即将进入商超等渠道.  相似文献   

15.
正"为500个有意思的人免费做500顿饭",这两个热爱美食的女孩,将对生活的热情,融化在了手中的美食之中……"吃货"女孩结成好友米小是来自广东潮汕的女孩。她的妈妈厨艺精湛,每当吃着妈妈做的各种美食,米小都会情不自禁地大呼小叫:"太好吃了,妈妈您是怎么做出来的?"妈妈微笑着摸着她的头:"你也可以的,妈妈教你!"  相似文献   

16.
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电话 像往常一样,罗拉一手拎白色塑料袋,一手夹提包,在站牌下等公汽.塑料袋里装着冷冻鸡肉、螃蟹、香芹以及百合,都是萧爱吃的东西.如大部分被称做贤妻的女人,罗拉在结婚后便忽略了自己胃口,所有的喜恶亲疏,只围绕男人旋转.也说不上是因为爱吧,不过喜欢看萧对满桌饭菜风卷残云的豪情.她因为制造美食而快乐,他因为享受美食而惬意.两人各取所需,便是世人眼里的圆满婚姻.  相似文献   

17.
正他把周迅变"狐妖",上演"水下换皮";他把张家辉变成了"座山雕",匪气十足;在《寻龙诀》中,他更是创造出一个亡灵帝国,让人震撼不已。徐克、乌尔善、王晶等导演都对他满含感激,说是他让中国电影少了很多"五毛特效"。他曾获得中国电影电视化妆界最高奖"金像奖"。这个80后化妆师用神秘的"实体特效",让亿万观众在本土电影特效中看出了"惊艳"。  相似文献   

18.
他不是神,却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微雕艺术界的神话,两次首创"世界吉尼斯之最"。至今仍然保留记录且无人打破。还拥有紫竹简、紫市简两项知识产权专利。他不是奇人,却富有传奇的一生。如少林祖师达摩一样面壁,八年后出山,一鸣惊人,震动了中国微雕界,也震动了世界微雕界。他就是获得了包括国内国际最高奖顶在内的几十项大奖获得者、世界著名微雕艺术大师、书画家——紫微轩主周信兴。  相似文献   

19.
有人曾开玩笑说,美景美人与美食,是现代人的三大幸福向往。这不足为怪,毕竟美景远在天边难以触及,美人众里寻她千百度不见踪影,只有美食,像一位忠实的朋友,静静地躲在大街小巷的某个角落,耐心地期待着你去品尝。于是,追求幸福的人们,接二连三地便首先成了美食家。巴陵就是这样一位十多年游食于大江南北、吃遍了山珍海味的美食家。巴陵与其他美食家相比还稍为有点儿不同,他还是个能说会道的作家,他能让美食在文字里活色生香。  相似文献   

20.
"忠实"向来被翻译界奉为第一准则,以此为评判标准,庞德的译文在译界便一直备受争议,许多评论家指责庞德误译中国文学作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庞德的翻译在读者中间影响颇大,而且正是所谓的"误译"掀起了一场现代诗学的大变革。本文将梳理庞德的翻译思想以及他翻译的时代背景与文学背景,并总结庞德翻译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