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于中国革命并作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创新.比较分析是毛泽东考虑问题、作出决断和理论创新的基本思维方法,这也正反映了他独特的思维艺术魅力.毛泽东比较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阶级比较、国情比较、历史比较、敌我比较、正反比较等.毛泽东比较思维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莫里斯·迈斯纳是国际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著述颇丰,观点独特。将1994年作者对他的采访记录与2007年他出版的之作《毛泽东:一个政治和知识的肖像》联系起来,既反映了20年前迈斯纳对西方毛泽东研究状况的看法,也介绍了迈斯纳对毛泽东思想特点的分析和结论,展示了迈斯纳在毛泽东研究问题上严肃且持之以恒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写的一部光辉的军事著作,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的科学总结。这都著作不仅是一部天才的军事著作,而且也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不仅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思想,而且也体现了丰富的系统论思想和系统方法原则。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写下关于系统方法的专著,但在他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艾丽辉 《南都学坛》2004,24(3):69-73
《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这四大古典名著伴随着毛泽东大半个革命生涯,对毛泽东早期的革命、军事思想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毛泽东还特别善于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灵活、巧妙地运用四大古典名著,以其独具的政治思维,赋予古典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以崭新的含义,形成了毛泽东文化性格特征及其魅力。由于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便构成了他对古典小说解读和评价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邓小平在维护祖国统一问题上既表现出无比坚定的原则立场和不可动摇的决心,又坚持从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策略和原则,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下简称《战略》)是毛泽东同志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他第一次在军事领域中深刻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法和军事斗争的矛盾运动,彻底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者,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者错误的军事思想,从而为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毛泽东同志进一步从哲学上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作了理论准备。研究这部著作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对于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做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创新。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是毛泽东常用的考虑问题、作出决断的方法 ,这种方法往往是为一般人所意想不到和难以置信的 ,这正反映了他独特的思维艺术魅力。毛泽东比较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阶级比较、国情比较、历史比较、敌我比较、正反比较等。毛泽东比较思维具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研究毛泽东比较思维方法的特点及其规律 ,对我们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一、领导理论是毛泽东人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从革命实践和需要出发,对人才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构成了毛泽东人才思想。毛泽东人才思想,既包括了政治人才,军事人才,经济人才,科技人才等不同类型的人才,也包括领导人才,群众人才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其中,领导人才的论述即领导理论,是毛泽东人才  相似文献   

9.
朱德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德进入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 ,凭藉的是他的卓越的军事贡献和丰富的政治经验。从“红军之父”到“中国军人的伟大导师” ,从“人民的救星”到“党的领袖” ,既表明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也蕴含着党和人民给予他的极大光荣 ,反映了他追求进步 ,服从真理 ,实事求是 ,不断创新的卓越品质。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标志时期是党的七大。朱德在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他实际上起了一个稳定的中和的作用 ;从194 5年到 195 6年 ,朱德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职务、地位和威望仅次于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毛泽东作为教育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伟大的导师”,他的思想哺育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更主要是因为他曾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并从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革命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教育史上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教育思想,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里仅就他的教育功能观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1.
含泪的笑——论迪伦马特的戏剧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伦马特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思潮中的许多特点,熔铸成自己独特的戏剧艺术与戏剧美学.创作上他拒绝从现成的理论原则出发,强调"瞬间直觉";他痴迷于怪诞风格,喜欢"即兴奇想";他推崇悖谬思维,并使之成为他的艺术秘诀;他将悲情隐于笑闹之中,以其构成"含泪的笑"的、黑色幽默式的悲喜剧艺术.他的戏剧既具艺术性,又具哲理性;既具现代性,又具大众性.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参加和领导中国民族战争和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写下了许多光辉的军事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毛泽东同志出色地运用了辩证思维的逻辑方法,观察和研究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形势,为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战略战术原则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充分显示出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略家,而且也是一位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大师。一、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全面地观察和研究矛盾的总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对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的批语,是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反映.尽管当时毛泽东还没有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其伦理观带有一些唯心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当时的毛泽东正处于思想大变更时期,他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学习,具有强烈的独创精神,因而他的伦理思想具有其独特的看法,尤其是青年毛泽东对善恶的理解更是别具一格.当时的他既能从实际出发,又能用辩证的眼光对待善与恶,他的善恶观具有现实性和辩证性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左权将军诞辰100周年.他从1937年八路军出师抗日到1942年壮烈殉国,一直在华北前线指挥作战.在此期间,他以优良的军事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战斗经验,辩证透辟地分析和总结了在游击战争环境下,战略战术的运用、军事后勤的建设和军队的政治工作等问题,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贡献.值得研究和回顾,故作此文,谨以纪念.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军事法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散见于毛泽东关于军队的组织体系、纪律条令以及作战原则、战犯审判等方面的论述。毛泽东关于军事组织法的核心思想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毛泽东极为重视军队政治工作,将其作为"我军的生命线",同时强调军事指挥权的集中。毛泽东对军事行政法和军事刑法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在实践中严惩违反军纪的行为;对于历史上有军功的人员,主张功过不能折抵。毛泽东在战争法则上的主要思想是自卫原则和优待战俘原则,同时认为战俘与战犯有区别,主张严惩国内外战犯。毛泽东的军事法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事法制建设,丰富了国际军事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6.
胡应麟在其诗论著作《诗薮》中对元诗有其独特的评价,这种诗论主张既受到明代复古思潮的影响,也反映出他的评诗标准.本文将从对胡应麟评价各体元诗的具体分析,以及他对元诗和宋诗的比较,来进一步了解胡应麟的元诗观.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中汲取了许多经验、智慧的养料,这对他的思想和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认为,毛泽东的争取同盟军,结成广泛统一战线、“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等政治谋略,有对三国时代政治智慧和方略的借鉴;毛泽东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卓越军事指挥艺术,受过三国时代战争策略的启迪。本文指出,毛泽东经常援用三国时代(包括中国其它古代时期)的故事和人物来教育、启发干部,成为他领导方法上的一大特色;毛泽东还常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三国时代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品评,显示出他的真知灼见和独特的眼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享誉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战胜敌人的军事博弈实践。毛泽东的军事博弈实践主要有三大理论来源: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二是战争题材的理论著作和史书的熏陶,三是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主要包括:智力的比拼、心理的较量、胆识的角力、谋略的撞击、意志的对抗。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具有灵活性、预见性、风险性和动态性等主要特点。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还具有冷静理性、知己知彼、辩证思维和守经达权等军事辩证法根据。  相似文献   

19.
长征,对毛泽东来说是一段充满着惊心动魄的艰难征程,他既经历了郁闷、挫折的痛苦磨难,又有赢得胜利的由衷喜悦和无比欢欣。毛泽东不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始终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智慧,百折不挠,积极进取,顽强奋斗,最终将中国革命带向一个新的起点,并逐步确立他在共产党和红军中的地位。长征既挽救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长征也成就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是从长期战争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但也不能忽视,他的确从中国古代的兵书、史书以及诸子书和小说书中摄取过丰富的军事思想和经验材料,用来制定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本文引用大量实例,说明古代兵家韬略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影响,说明毛泽东如何吸取古人军事韬略丰富发展自己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