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为发挥其在中小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咨询和参谋作用,1987年7月,组建成立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小城市委员会。中小城市委员会大致每年召开一次,参加的会员城市大约在、100个左右,因此又称“百城市长年会”。第12次年会于2001年9月22日到24日在重庆江津市召开。本届年会主题是:研讨人居生态环境建设,聚百城宾朋,话城市发展,展江津风采,促经济腾飞。本刊选取五篇,连同于学信等同志的文章一并刊出,供关心城市建设的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阳立高  韩峰  曾艺 《管理科学》2022,25(7):106-126
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的土地市场实际交易数据和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基于2SLS法的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SLX)探讨了土地资源配置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地资源在工业领域的偏向性配置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严重低估,进而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错配问题;尽管土地资源错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但却通过阻碍发展动能转换、降低发展效率、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加重节能减排压力等机制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除小城市的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城市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外,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同等级城市以及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周边小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均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大城市与中等城市间土地资源错配的空间外溢效应却显著提升了各自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结论对于深刻把握土地资源配置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小城市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小城市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长阳必须认真研究县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管理、城市效益等诸多有关城市发展的特点及规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掌握规律,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向。而交通作为城市的命脉,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已逐渐成为阻碍、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并上升为城市管理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以福建省长乐市为例,主要针对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区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辆急速增加、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现状,分析了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与道路交通管理相对滞后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提出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优化城市路网体系,提升小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今后城市化进程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与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起,企业“迁都”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一些企业纷纷把公司总部或重要部门从小城市迁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有的甚至迁到海外。在企业“迁都”的背后是“总部经济”悄然兴起。“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拥有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并将生产制造基地分布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6.
<正> 过去,长期以来,城市建设走的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路子。笔者以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城市发展恐也要转变观  相似文献   

7.
陈淮 《决策》2004,(2):18-20
中国的小城镇、小城市应当发展。但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小城镇、小城市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化分工的广泛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系统中,没有大中城市的分工组织作用,人们主观想象中的“城镇化”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8.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宜荆荆”城市群的战略部署,对于宜昌、荆州、荆门三市向纵深推进合作与对接,积极呼应武汉城市圈和“襄十随”城市群建设,加快构建省域经济多点支撑、竞相发展新格局,共同促进湖北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在“宜荆荆”城市群中,荆门建市时间最晚,国土面积、人口总数最少,城市规模最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是综合排位相对靠后的一“荆”;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圈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圈又称经济区或经济带,它是地域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不断发展的结果.世界经济空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均衡的特点,而经济圈是由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和周围广大的农村地区,相邻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镇)共同构成的一个在各种经济要素之间以市场经济关系为基础,以城市网络为纽带而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发展有机体.其中中心城市是一个增长极,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龙头或极核.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以大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交通、通讯、信息等设施形成辐射联系次级中心城市和区域腹地,利用资源和产业集中配置于区位优势显著的中心城市,从而有利于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经济圈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辐射功能和扩散半径,进而带动更大范围的经济成长,这是经济圈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区政府振兴经济新理念:企业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律上说 ,我国的市分为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我国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在关于我国的行政区划方面规定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市辖区 ,即城区是根据市的行政管理需要依法划分和设置的 ,是城市必要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城区政府的视角 ,探寻振兴城区经济的道路。我们提出 ,城区政府可借鉴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 )理论 ,建立以企业关系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服务体系 ,吸引企业 ,振兴城区经济。(一)城区经济发展依托:企…  相似文献   

11.
市郊县地处城 市边缘,在 经济发展上 对城市 经济 有着较 强的依赖性 ,同时与城市 经济又 有着 较强的 互补性 。因此 ,市郊县在 县域经济发 展上必须 以战 略的眼 光审 时度势 ,变区域“边缘”为发展 “前沿 ”,依托城 市、接 轨城市 、服务 城市,在与城 市经济的对 接融合 中  相似文献   

12.
《决策导刊》2006,(6):29-29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周干峙在4月28日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应当是用科学规划建设节约城市。因为,现在我国城市建设存在很大浪费,花了不少冤枉钱。比如,在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方建房开发区、大学城大量占地到处建商务区;大小城市都修大马路,不少县城都修了80米宽的马路。  相似文献   

13.
金融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集聚将能够推动大城市产生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以及金融网络效应等,让集聚区的金融机构获得前所未有的递增效益。然而,由于空间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城市的金融集聚程度与国际金融中心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城市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也有不同。因此,本文将尝试着从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获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并力求尽快改进我国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从金融集聚的视角下推动我国大城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切实发挥出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功能。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9,(31):27-27
7月23日.国土部下属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网站公布了全国620个调查项目的地价房价比调查数据。相关资料显示,620个案例,既包括北京、重庆、上海等直辖市.也包括山西、安徽等省区;从地区看,既包括上海、杭州、北京等一线城市,也包括四川宜宾、山东淄博等小城市;而从销售价格看.销售房价最高的项目是北京市的西苑好山居.为45000元/平方米,最低为重庆市万州区综合楼1130元/平方米;地价占房价最低比例为5.3%。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公认,“苏州现象”也被国人广泛关注。苏州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城市成为了我国的一个工业大市,2006年的工业产值突破了1.5万亿,仅次于我国的上海市。苏州已经从一个内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成为了外贸外资和外经“三外齐上”的开放型城市,2006年苏州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700亿美元,占江苏外贸的50%以上,约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10%;  相似文献   

16.
经济     
《领导文萃》2014,(6):132-134
中国制造业进入“高铁换牛肉”时代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任以来,已先后向马来西亚、泰国、澳洲等多国提及高铁合作。为何高铁如此受他重视呢?首先从发展的规模看,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高铁通车里程已经近万公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上开始更深程度、更大范围地参与全球分工与交换.我国政府正在围绕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从方向上、层次上、目标上作全方位的战略调整.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领域已转向科学技术与知识资源,而保证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动力因素是知识创新,保证知识资源的不断拓展也需创新,一切发展都依赖于创新.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于城市经济创新,在于培育一种创新经济.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重启的开发区升格标志着我国开发区的建设由数量扩增转为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文章基于2009年省级开发区升格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4~2016年126个城市的数据,考察了开发区升格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开发区升格政策有效推动了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2)机制分析表明,开发区升格通过企业进入机制显著推动了城市经济效率提升,但优惠政策机制和企业成长机制并不显著;(3)异质性分析表明,无论从升格数量还是从升格规模来看,政策强度与城市经济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从交通便利性差异来看,开发区交通越便利越有利于升格政策发挥经济效应;从政府效率差异来看,低效率政府不利于升格政策效应的发挥;从发展水平看,低水平开发区和高水平开发区的升格政策效应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沿海北中南三大区域城市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其 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物 质文明和文化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 构不断转换的过程。从地域上看,城 市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乡村 不断地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 同化;第二层次是乡村本身内部的城 市化;第三层次是城市自身的发展, 即“城市的城市化”。东部沿海地区是 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些地 区的城市化已经在全国起着某种示 范作用,影响着全国其他地区的城市 化进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时序的先 南后北,加上区位条件、资源要素和 原有基础的不同,沿海地区城市化进 程有所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加速化发展 未来20多年,中国城市人口和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10亿人左右,形成由城市带、城市群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届时,中国将形成9大城市带、33个大城市群、1000个左右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