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甸在起飞     
十年动乱中,沙甸遭到了严重的不幸,成为全国人民,特别是回族同胞比较关心的一个地方。如今沙甸怎么样了?她有什么变化?今年五月,我访问了这个地方。沙甸有回族1,900多户,8,100多人,至今约有600年的历史。她坐落在滇越交通线上,处在开远、蒙自、建水、个旧四个县市的中心,地当交通要冲。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具有发展商业、交通运输业及其他副业的优越条件。沙甸的自然环境很美,四面环山,其中著名的一座叫凤凰山,靠山正在兴建一座蓄水量为1,200万立方的大水库。这山光水色的近旁,坐落着层层叠叠的具有南方建筑风格的房屋,而其中最雄伟的一座高大建筑是清真  相似文献   

2.
黔山居 在打邦河上游,有一座以蜡染闻名的石头寨。自远处遥望,整个村寨位于一片广阔平原中的一座山头上,俨然就是一座石头垒筑的大城堡。寨门清楚地标志出空间界限,房屋依山势而筑,使得寨内的巷道变化丰富。这不仅仅增加了巷道的趣味,更重要的是一旦强敌攻破寨门,曲折迷离的寨内巷道有利于进行巷战。在山顶上,有一座石头堡垒,那是村寨的最后防线。这就是布依族的村寨。布依族的先民就像西南各民族一样,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他们多半选择在溪旁坝子边居住,房屋依山而筑,层叠而上。但是现在的布依人已不住在干栏之上,房屋也从全…  相似文献   

3.
祝铭 《中国民族》2023,(4):98-99
<正>小恩达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市北边的昂曲东岸台地上,面积约8000平方米。1980年5月,当地群众在此搞农田建设时发现了此处遗址,后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8月至9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小恩达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工作,发掘了2个探方和1条探沟,发现3座较为完整的房屋遗迹、1处灰坑、5处窖穴和1座墓葬,出土大量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对该遗址的文化面貌有了初步了解与认识。小恩达遗址是西藏东部地区继卡若遗址之后,经田野调查和发掘的第二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相似文献   

4.
“一代天骄”长眠处萨茹拉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宫殿,这是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陵园。成吉思汗陵园位于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15公里处,总面积为5.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陵官坐北朝南,建...  相似文献   

5.
足迹     
我来到这个小镇,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活.这里环境恶劣,几间瓦房,木格子窗.学校后面是一座土山,光秃秃的.每逢风起,沙尘从山上吹入教室,老师同学经常迷眼耽误功课.在土山下,有一间小木屋,黑沉沉的,不知谁住那儿.后来我发现几位老师神色不安,下课经常往木屋跑.一个星期后,学校开了追悼会.在棺前站着一位老妇人,白发苍苍,那裹着的小脚在颤抖.校长致悼词:"李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从那以后,每到黄昏,都能看到她脚步蹒跚地向后山走.看来她不经常走动,干瘦的小脚不时颤动着.她上山时总是拿把小草,几株小苗,几个月来从不间断.渐渐地,山坡上留下了她那深而狭小的足迹,弯弯曲曲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鄂尔多斯中部的伊金霍洛旗阿腾席热镇东南15公里处的甘德利草原上傲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宏大的宫殿,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陵园.这个陵园规模宏大,独具风格,它的主体是由三个相互连通的蒙古包式的大殿所构成.大殿共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和西廊六部分.这座陵园兴建于1954年春,总面积是5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陵宫坐北朝南,筑在一米多高的长方形台基之上.高26米.顶部如伞盖,上面有俏丽的园柱形装饰品和用黄、蓝两种颜色琉璃砖砌成的云纹图案.下面是双层蓝色的八角形飞檐.在飞檐中  相似文献   

7.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 ,前不久又发现一座西夏时期的墓葬和墓亭遗址。该遗址位于距银川市城区 30余公里原西夏陵保护范围之外。墓中清理出 1 0个长约 2 5厘米的彩绘木俑 ,其中 7个完整无缺 ,文官俑 2个 ,武官俑 8个。此外 ,还有木鸡、鸽、牛等。这些木雕工艺品的出土 ,在西夏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据分析 ,此墓主可能是先火葬后土葬的 ,这正与文献记载的当时葬俗相吻合。在墓旁的碑亭遗址中 ,考古人员发现残碑 1 40余块 ,碑文均为汉字 ,最大的残碑有 4个字 ,其中一块上有“张陟撰文”字样。据初步勘查 ,这座墓葬附近还有一些古墓和其他遗迹…  相似文献   

8.
二连浩特     
从中蒙边境357号界碑起,沿铁路线往南约200米处,高耸着一座雄伟的门式建筑,上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在此,中国北大门得到最形象的展现.1984年9月,当这座国境之门拔地而起的时候,对外封闭了近20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近日在进行旧城改造中,发现了三米多厚、具有千年历史的古代城市文化遗址。经初步考古发掘,在这一古文化层发现了古代房屋基址、夯土墙基、排水管道等建筑遗迹,出土了一批北宋时期的定窑系瓷器,有送子观音像、坐佛像、碗、盘等,还有明代的莲...  相似文献   

10.
西藏古代科学技术大事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西藏卡若村发掘一遗址。屋基9座,出土石、骨、陶瓷3200余件,以及鸟兽骨骼等,为研究西藏原始社会时期的历史和藏汉间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清水江桥     
在浪花滾滾的清水江面上,聳立着一座嶄新的大桥,这就是清水江大桥。每天,無数輛运輸汽車,載着大批物資往返在这座桥上;它是贯通苗嶺山区的交通要道。清水江在貴州省东南部,是貴州最大的江河之一。它像一条銀帶,蜿蜒盤旋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層巒叠嶂之中。兩岸肥沃的土地,哺养着一百八十万勤劳的苗、侗等族人民。清水江兩岸的景色十分秀丽,有險峻多恣的山巒,一片接一片的树林和竹林;在蒼松翠竹的綠蔭中,露出一座座木壁瓦頂的房屋,这是苗族侗族人民的村寨。  相似文献   

12.
普宁寺概述     
在闻名中外的承德避署山庄东、北及东北山坡上座落着规模宏大、雄伟多姿、金碧辉煌、融汇我国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承德外八庙。外八庙是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陆续建造的藏传佛教寺庙。原有寺庙十二座,现存九座。当年十二座庙中有八座庙设有喇嘛看管,在京各有下处(办事机构)。所谓外八庙是指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  相似文献   

13.
考古人员近日在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的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掘出 1 5间在地下沉睡了 450 0多年的红烧土排房。专家说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史前建筑遗存。这些房屋面积从 2平方米到 2 0平方米不等。据介绍 ,红烧土房是史前人类最豪华的住宅 ,制作工艺复杂 ,先用粗木和泥土混合物搭建出墙体和屋顶 ,再用火烘烤 ,直至整个房屋变成红色。安徽发掘史前人类的住宅  相似文献   

14.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贺兰山东麓,有一处规模宏伟的古代陵园,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内有帝陵九座,陪葬墓七十余座,陵邑遗址一处。其间高大的墓冢,阙台星罗棋布,蔚为壮观。这就是我国中古时期西夏王朝的皇陵。 一九七二年以来,宁夏博物馆在西夏陵园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有计划的发掘,先后清理了帝陵一座,陪葬墓四座,并清理了四座陵墓的碑亭,出土了大量的残碑石和其它珍贵文物。一九八四年由宁夏博物馆发掘整理、李范文编释的《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一书出  相似文献   

15.
东北网齐齐哈尔电,近日,有关人员在距离碾北公路东约300米、北距金长城200米处进行选址踏察时,发现一处类似"坟墓"状的古代遗址。经专家现场初步鉴定,这是一处具有800多年历史的金长城烽燧遗址,是碾子山迄今  相似文献   

16.
陈华 《中国民族》2012,(6):86-88
1937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到红军西征前线采访,来到豫旺堡(今同心县豫旺镇)。他在《西行漫记》中记载:"到了豫旺县城,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城池,居民约有四五百户,城墙用砖石砌成,颇为雄伟。城中有个清真寺,有自己的围墙,釉砖精美,丝毫无损。"斯诺提到的清真寺,正是同心清真大寺。同心老城西北角的高地上,这座砖墙青灰、檐脊斑斓  相似文献   

17.
贵阳漫笔     
秋天的贵阳,如此多娇:黔灵山上桂子飘香,南明河水明洁如镜,雄伟建筑高入云天,绿树浓荫遮满大地;而闪耀在街头巷尾的斑烂夺目的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绚丽多彩的服饰,则更为这座名城增添了新的色彩和青春活力。贵阳,贵州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秋天,太动人了!  相似文献   

18.
珠海地区迄今发现的沙丘遗址有200多处,这些众多的沙丘遗址和出土文物,有力地将珠海文明史向前推移了4000多年。珠海地区沙丘文化的孕育和繁荣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珠海地区沙丘遗址可以分为沙堤—潟湖类型沙丘遗址和山前坡地型沙丘遗址;沙丘遗址的分布与地理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间歇层现象与季节性活动无直接关系。沙丘先民穿着以树皮衣和纺织布为主,挖掘的文物暗示着这一地区在较早就有农业生产,通过设立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博物馆以及细致的保护措施,更好地保留古老的人类文明遗产。  相似文献   

19.
他走进俺的破茅屋红庙公社土山寨街上的喇叭筒,正广播报纸上发表的焦裕禄同志的革命事迹。社员们围在喇叭底下,边听边抹泪。听着、听着,贫农王连备忽然悲痛地说:“焦书记,你没有来得及看到这一天,就为俺们累死了……”那是一九六三年春天,土山寨连续四年受灾没有收成。调到兰考不久的焦裕禄同  相似文献   

20.
珠海地区迄今发现的沙丘遗址有200多处,这些众多的沙丘遗址和出土文物,有力地将珠海文明史向前推移了4000多年.珠海地区沙丘文化的孕育和繁荣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珠海地区沙丘遗址可以分为沙堤—潟湖类型沙丘遗址和山前坡地型沙丘遗址;沙丘遗址的分布与地理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间歇层现象与季节性活动无直接关系.沙丘先民穿着以树皮衣和纺织布为主,挖掘的文物暗示着这一地区在较早就有农业生产,通过设立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博物馆以及细致的保护措施,更好地保留古老的人类文明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