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秦元芳 《理论界》2007,(11):109-110
健康和谐人格是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要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发挥“三大课堂”的作用;优化育人环境,形成良好育人格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对公众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公众安全知识不普及,公共危机意识较薄弱;公共危机教育体系不完善;公共危机教育内容陈旧,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缺乏应对公共危机的技能培训。充分重视危机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加强危机应对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完善公共危机教育体系,构建和谐、科学、完整的公共危机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AI技术不断融合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大学生作为最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应加强其安全意识培育,使其符合国家安全观的新理念、新要求。从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重要性入手,分析大学生在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信息安全认识不清;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环境支撑力不足;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制度机制尚未形成。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群体安全意识,丰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群体掌握技巧;加大社会群体教育力度,建设网络信息安全观;健全网络信息安全机制,提升安全教育渗透效果,力求为推动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进行有益的尝试及探索。  相似文献   

4.
政治心理学在世界上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在我国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全新领域。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现状,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存在的问题,从主客观两方面探析了当代大学生不良政治心理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相应对策。即大学生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增强政治行为能力,加强和改进高校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公平的政治经济环境氛围;加强对大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各高等院校根据目前形势与大学生的自身实际,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仍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应从以下方面努力:克服消极倾向,牢固树立常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科学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规范运作与常态管理;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严萍昌 《学术论坛》2012,35(9):40-43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既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校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需要,又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需求,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当前在推进这项工程中,主要存在思想认识不够重视、教学体系不够科学、输导机制不够健全等层面的障碍。因此,必须从促进主体有效互动、改革输导方法、创新教育模式、培育环境载体和完善长效机制等方面系统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论坛》2008,(5):164-166
本文简要描述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重点讲述了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即:辅导员在大学生科学理论武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辅导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辅导员在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方面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方向保证作用、精神激励作用、力量凝聚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增强针对性;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参与性;渗透于社会实践中,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校应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施途径主要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以及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这一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德育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外,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高校创业教育仍存在认识不足、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师资队伍薄弱、缺乏创业资金和场地等诸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高校应完善领导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整合校内和社会资源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科教兴豫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优先重点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落实不够;科技队伍不稳,人才流失严重;科技教育体制存在有弊端;教育科技与经济脱节。主要对策有:建立完善科教发展的合理机制;加强素质教育,搞好学科与专业建设;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已成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科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日益世俗化、民族精神淡漠;明确在对工科院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要突出教育重点,即坚持一元统领、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引领思想道德;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范忠烽 《南方论刊》2010,(8):44-45,54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生活的基本任务之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他们的法律意识状态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法治走向和法治水平。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应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积极拓展法制第二课堂活动,重视大学生犯罪心理教育与预防,也有赖于整个法律环境的净化。  相似文献   

15.
吕新江  王文霞 《理论界》2007,(1):140-140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居民对社区的归宿感,有利于提高社区人口整体素质,有利于塑造和谐健康的社区精神风貌。本文认为要提高社区建设品位,就应从七个方面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即:注重社区的空间形态和外部环境;突出特色,彰显个性;充分利用和进一步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尊重社区文化的特殊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重视高科技对社区文化的影响;注重参与性。关注多层次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建立的关键时期,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客观因素。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咨询辅导和利用好校园网络平台这四个方面,积极关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课题组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流是积极的、正确的,没有出现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且能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及其理想模糊的倾向,对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不足,关心国家政治不够。为此,文章提出: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要密切联系十七大精神,注意以人为本;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手段和工作机制;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力度;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在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困窘、个人不良心理和校园氛围的影响;针对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的一项迫切任务。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又依靠教育的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因此,是否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关系到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和跨世纪人才队伍建设成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琳 《理论界》2007,3(6):146-147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人文教育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教育的和谐互动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要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校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教师知识传授与学生人格养成训练的关系,实现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