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恒龙  宁可 《科学发展》2021,(4):96-107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上海“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挑战,上海要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水平.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强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综合考量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制定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标准;加大对人才激励的扶持力度,缓解郊区在专业人才上的匮乏问题;健全区以下财政体制,对郊区内部的财政扶持要合理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社会各主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推动社会服务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目前上海郊区农村在公共服务方面欠账依然较多,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服务水平相对落后。上海必须从构建全球城市的宏观背景和实现"四个率先"的要求出发,坚持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导向,顺应城镇体系规划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供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郊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明显,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郊区人口持续导入,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提高;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深化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亟待转变;新城和小城镇等城乡统筹载体建设有待加强。上海城乡统筹发展要牢牢把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内涵,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以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前提,以加快新城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土地管理、集体产权、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为支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方式、优化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区两级政府财权事权划分演变根植于分税制改革实践中,主基调是通过财力的频繁调整来寻求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以确保区级公共服务财政能力,而对事权清晰划分缺乏实质性进展.立足上海“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财税发展新环境,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取向,上海市、区两级政府财权事权划分改革可细化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清单,促进市、区财权与财政事权动态匹配,优化市对区的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区两级政府财权事权划分演变根植于分税制改革实践中,主基调是通过财力的频繁调整来寻求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以确保区级公共服务财政能力,而对事权清晰划分缺乏实质性进展.立足上海“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财税发展新环境,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取向,上海市、区两级政府财权事权划分改革可细化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清单,促进市、区财权与财政事权动态匹配,优化市对区的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区两级政府财权事权划分演变根植于分税制改革实践中,主基调是通过财力的频繁调整来寻求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以确保区级公共服务财政能力,而对事权清晰划分缺乏实质性进展.立足上海“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财税发展新环境,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取向,上海市、区两级政府财权事权划分改革可细化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清单,促进市、区财权与财政事权动态匹配,优化市对区的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祥荣 《科学发展》2014,(4):100-108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破解上海城市难题、提升城市地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建构一整套评估与考核指标体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应结合上海市情,结合上海"十二五"规划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府引导,明确生态文明定位;健全政法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预警系统,完善生态监管制度;做好污染防治,构建应急响应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南京的城乡构造特点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73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超过75%.现辖13个区、县.按照各区、县的城市功能、地理位置和历史称谓,可分为城区、郊区、远郊县三个部分.城区包括玄武、白下、鼓楼、建邺、秦淮、下关六个区,面积190平方千米;郊区包括雨花台、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五个区,面积4433平方千米;远郊县包括溧水、高淳2个县,面积1798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源可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当前上海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但也出现市、区两级文化资源整合矛盾,区域之间资源综合利用矛盾,市、区两级财政文化投入之间协调难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快形成全社会科学推动文化建设的观念意识,建立市、区两级文化发展协调机构以及市、区两级联动的文化投资主体,调整税收政策和出台捐赠法规等。  相似文献   

10.
咨询热线     
《老年人》2005,(8)
国务院转发《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务院转发民政部、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帮助城市贫困群众解决就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内容包括:(一)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不少于1/5的县(市、区)进行试点,重点探索城市医疗救助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资金筹措机制。同时,从试点地区中选择2~3个县(市、区)作为示范点,指导…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和大型居住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同时外来人口聚集于郊区,这导致郊区常住人口在短时间内快速膨胀,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新型城市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镇管社区"正是适应郊区快速城市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管理创新机制。上海实行"镇管社区"的镇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创新,其结果表明:"镇管社区"模式基本适应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现实需求,有利于推动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12.
陆小成 《城市观察》2021,73(3):101-107
新时代行政区划调整是拓展空间生产、优化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的空间重构与资源配置过程.当前,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生产面临"行政区经济"、土地财政、跨域性治理真空、文化缺失与生态恶化等治理风险.新时代的区划调整应该加强对城市空间生产的生态治理,警惕行政区经济和土地财政现象,加快构建生态型经济空间,创新大城市群空间治理体制,构建生态平衡的跨域空间治理体系,提高空间生产的生态文化底蕴,加快区域性雾霾治理与生态保护,重构生态的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衡阳市贯彻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经市委决定从加强机制建设入手,着重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建立财政预先切块的补充机制。经过组织、老干、财政、劳动、社保等部[1的研究协调,由市委领导拍板,决定年初由市财政列户投出专款,作为解决特困企业老干部基本离休金的费用,不足的部分由劳动部门从社会统筹和社会保险费中支取。(二)建立医疗保障机制。一是将咸立"特困企业老干部疾病急救基金",用于这部分老干部重病急病的抢救,基金由市财政支持和社会赞助,争取在两年内筹措40万元;二是筹备建立"衡阳市老年人保健康复中心…  相似文献   

14.
马梅 《科学发展》2009,(4):63-69
1999年上海城市规划提出城市发展战略从600平方公里向6000平方公里扩展,上海"十一五"规划确定了郊区近期发展3大新城、远期发展为9大新城的目标。但是至今为止,中心城区"一城独大"的现象依然存在。郊区新城建设尚未上升到上海城市核心战略的高度,新城城市功能形成缓慢,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缺乏有效率的空间结构支撑。世博会以后,上海将面临城市发展速度减缓、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压力增大的环境。加快推进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是上海寻求后世博会发展"治本之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国际大都市郊区新城经验、上海郊区新城发展历程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等几方面给予了深入解答。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建委出台《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指导意见》,从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破解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瓶颈;夯实基础设施“底盘”,增强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后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基础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的新型乡村等方面阐明了今后天津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16.
吴隆基 《现代妇女》2014,(9):116-116
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加强和完善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研究得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着不均衡、法律法规缺失、资源配置受制约等问题。要加强和完善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必须转变政府部门的管理理念,树立新型体育服务理念;逐步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体育公共服务机制;同时,还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培植体育公共产品的多元主体,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上海应积极探索创新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建立市、区、街镇各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市"一网统管",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城市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各领域、各环节运行更安全、更顺畅、更高效、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政策体系,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行政手段,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机制创新,重点围绕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企业活力激活机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技术空间扩散机制和科技统筹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文化凸现、企业主体明确、市场导向突出、转化机制顺畅、扩散服务优化的技术创新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卢道典  蔡喆 《城市观察》2012,(2):110-118
关于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权限一直存在"集中"与"放权"的讨论,并且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也存在差异。通过对全国部分城市的规划管理体制进行梳理,从市、区(县、市)两级分权视角总结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的"垂直型"、"半垂直型"和"非垂直型"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南京、北京和上海为案例分析三种规划管理体制典型模式的主要特点和事权划分,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提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包括将规划决策权"上收"与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市—区—镇(街)"三级规划管理机构体系、整合市区两级规划部门内部机构设置形成"大处室"和"大科室"以及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未来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是经济总量上的竞争,而是科技创新上的竞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关系到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及城市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一是要对"全球影响力"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要充分认识到其对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内涵和意义;二是要发挥特点,突出主题,形成品牌,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差别化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