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经20余年努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跨入由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实证分析显示:计划经济时期属于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后进入要素-技术驱动并向技术驱动持续转变,"十一五"时期已取得阶段性突破。其动力机制分解说明,对外开放、科技投入、基础设施改善、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但转型的基础仍不牢固,应采取措施,保持经济转型的持续动力,巩固经济转型的成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探索一条“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过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全人类的迫切要求。中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完,作者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类型划分,提出了系统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持续发展类型转化作用机制,提出了转型的调控措施,并以淮河流域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的二元性动机是个体行为的永恒动力。社会系统中个体行为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从理性人的角度分析,和谐有序的社会系统有赖于以利益“均衡点”为依托的个人利益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行为选择的标准又是具体确定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研究和走访调研,运用对比分析方法,考察了社会角色现代转型对人口生育水平变动的影响,认为:社会由静态封闭的传统乡村转向开放流动快速变革的现代城镇,这一变迁带来中国人社会角色整体性的根本转型:由群体转向独立,由"家人"转为"社会人",由"熟人"社会转换为"陌生人"社会,社会活动由个体素质主导取代了血缘和宗族的规模依恃;女性则由依附从属性角色走向独立自主。上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低生育水平社会的自生成机制,因而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将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型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现实中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经常面临困境,而以产业这一"客体"本身为分析对象无法为产业转型过程提供更为坚实的微观基础。在主体方法论的视角下,以构成产业的主体,即企业、个人及其行为和互动为出发点,研究产业转型的过程及其均衡的决定。一方面,个人在既定的制度约束和信息条件下试着选择相应的行为策略,企业通过一体化决策不断改变产业形态;另一方面,企业和个人也有改变现有制度约束的需求和愿望。不恰当的政府干预却经常扭曲或阻碍这一过程的自发进行,从而影响产业的正常转型。  相似文献   

6.
从G函数的结构出发,陈述转型经济的基本结构。聚焦于各个阶段Hessian矩阵的变化,揭示转型的实质内容,分析经济转型的结构和变化趋势。结果得出,经济转型的本质是干预效率的转移和让渡,转移的最终结果是恢复市场经济的自由,并逐步加强宏观调控对固定数量的作用。转型后的经济,似乎宏观调控的机制会逐步转到保证社会消费约束的方面,其结果是不断增强对固定数量所衍生内容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从文明范式看人类文明转型与中华文明复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文明范式的角度看,人类文明转型与中华文明复兴,构成了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取向.这场新的文明互动,将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文化艺术革命和哲学革命为总动力,以新的哲学与美学革命为主脑,以建构知识上升为智慧、技术上升为艺术、片面的人上升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确立"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新生命观与新实践观为内涵,在总体上体现一种新的创世纪精神与日常实践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范式.这种以大生命观引领的大科学观、大审美观和大人格观,将促进人的大人格生成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从"适者生存"型向"美者优存"型的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8.
加快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传统化石能源为辅的转型升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这一转型升级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方能实现,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研究其能否有效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以及传导作用机制如何,对实现能源领域碳减排至关重要。以我国201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是否影响能源结构转型,并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新兴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促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机制,同时考察了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产业结构升级、新兴技术创新发挥了一定的传导作用,且二者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数字经济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数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并未对相邻地区能源结构转型的推动发挥正向外部效应;此外,数字经济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低碳试点地区更易从数字经济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发展是贫困地区社会的必然选择。在贫困地区社会现代化发展中,本土文化的转型即这一地区成员共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生活习性等各个文化层面的改造与重构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种转型必须将更新与延续、发展与保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断地发展自身、自我转型中求得继续生存,以自我积累和自我保存为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0.
灾后重建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多重动力机制交织作用的动态过程。使用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家庭动力、社区动力和政府动力对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速度的影响,可以发现,家庭的个体特征对住房重建速度的解释力较弱,但本社区其他居民的住房重建速度则通过社会比较和规范压力的机制影响了家庭的住房重建速度。政府的经济干预能够加快住房重建速度,而行政干预则会延缓住房重建速度。研究结果表明,灾后重建行为不只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一种嵌入于群体社会规范和政府干预措施中的集体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双溢出”现象日益严重,这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我国存在大量资本外逃的现象;我国储蓄漏损严重;存在着被动型资本外流现象;引资主体的引资行为错位。因此,我们应采取相关政策,从制度上入手避免资本外逃,疏通由国内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传导机制,避免引资错位行为。我们应注意改变投资策略,增加引进外资、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以更好地利用外资,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信”的语义演变、发展过程的追踪,揭示出“信”是一个从观念到规范再到行为和制度这样一个有着内在机理的社会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信”的作用范围、内在要求和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以"衡阳烧碱厂责任成本控制"方案设计为起点,"以‘两本'理念动态比较控制法研究与实践"为结果,是一个以"人本"、"成本"为理念为主线,以"人本"的自我、自在、自律与计划、组织、指挥管理和"成本"的动态、比较、控制管理为内容,"以人本求激励,以动态求标准,以比较求差异,以控制求效益"为核心的管理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构成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基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是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本体。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之所以成为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因为转化型抢劫罪属于非身份犯,转化型抢劫罪与抢劫罪可做同质性评价,司法实务中的生态环境也认可这一观点。在此前提下,依行为人暴力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轻重采取不同的出罪机制或者弱刑罚化路径,能够彰显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与"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理念。从而,实现规范与政策的有效弥合,达到制度与理念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对改革现行的建筑工程消防管理模式,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形成适应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的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工作体系方面的指导意义,并就如何在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转变方面体现"执政为民"思想,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权益维护的"三维一体"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政府与社区关注较少、学校教育和管理失控、父母监控机制弱化、留守儿童自身进取心不强,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障碍较多。为此,应积极应用“三维”(社会、学校、家庭)“一体”(留守儿童自身)模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与历史人物关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结局更是被赋予了宗教色彩:皈依佛门。这不是作者的凭空构想,而是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将关羽纳入佛教体系,改造成为佛教中的护法伽蓝神。这种改造反过来又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文学领域,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美化、神化都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歧”辨     
本文从定义和用例等方面对<修辞新格>中的"用歧"一格重新做了探讨,认为这一新辞格按定义及用例设定的标准尚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文章对此一一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语"应是:由词构成,结构相对固定,形式比较短小,意义具有整体性或警示性的现成话。所以"语汇"应该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部分名人名言(格言)。词,自由短语,表示人名、地名、单位名称、科学术语的固定短语和修辞中的辞格不应是"语"。另外还要注意把成词语素构成的具有比喻义的词排除在"语"之外。  相似文献   

20.
“人肉搜索”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新兴事物与现象,根据其对象和涉及事件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公众人物涉公事件型、非公众人物涉公事件型、公众人物涉私事件型和非公众人物涉私事件型四种类型.从法律角度而言,四类"人肉搜索"对个人隐私的侵入程度,呈依次递增趋势.同时,"人肉搜索"事件中涉及的网络信息发布者、网络信息传播者、网站三方,各主体责任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