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清末常德自开商埠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不同于条约口岸的另一种口岸类型。清末“新政”期间 ,自开商埠成批出现 ,常德自开商埠即是其中之一。作为内陆自开商埠 ,它的设立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不仅有利于抵制列强侵略 ,而且有利于所在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埠,是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开放的通商城市.中国古代称“关市”,近代又称“通商口岸”或“通商码头”。中国近代商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约开商埠”,(二)“自开商埠”。中国近代商埠的历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领域,有待于大家去开拓。而准确其概念的定义,当是研究的首要前提。现在史学界流行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两种商埠在近代商品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在商品市场功能方面,约开商埠商品市场吸纳和辐射功能比自开商埠强大,不仅表现在商埠内商品的流通范围、规模和速度上,还表现在商埠人口的变化上.这主要原于二者市场地位、商品流量增大的动力、城市发展与周边农村经济关系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自开商埠是透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一个窗口.研究这类商埠,要与中国近代的历史主题--民族运动相对应,以国家和民族特征为基本出发点,把握其开放的背景、布局、发展途径、功能等.具体可分为"综论"、"个案研究"、"行业与功能研究"以及"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比较研究"等几个层面,逐步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5.
鉴于对国际形势的清醒认识,同时为了维护利权、杜绝觊觎以及对商埠作用的重视,张謇积极支持自开商埠。他共筹设了20多个商埠,还亲自担任吴淞商埠督办,这些商埠明显带有张謇的个人色彩。张謇的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奠定了现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开商埠近代企业的创建及工业化程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开商埠经过清末民初的短暂发展,在进行商业贸易的同时,创建了一批近代工矿企业,武昌、济南、哈尔滨等主要自开商埠甚至跻身同期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列,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从工业资本的投入、工商业资本的构成状况、工业门类的齐备程度以及工业产值等方面考察,整体而言,自开商埠的工业化程度尚十分低下。与条约口岸比较,这种状况显得尤为突出。工业基础薄弱、市场所能提供给工业发展的空间相对狭小、外国资本的压抑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但作为"后发型"的自开商埠近代工业,能在极其艰难的国际竞争形势下发展到这一境况,洵属不易。  相似文献   

7.
自开商埠经过清末民初的短暂发展,在进行商业贸易的同时,创建了一批近代工矿企业,武昌、济南、哈尔滨等主要自开商埠甚至跻身同期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列,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从工业资本的投入、工商业资本的构成状况、工业门类的齐备程度以及工业产值等方面考察,整体而言,自开商埠的工业化程度尚十分低下.与条约口岸比较,这种状况显得尤为突出.工业基础薄弱、市场所能提供给工业发展的空间相对狭小、外国资本的压抑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但作为"后发型"的自开商埠近代工业,能在极其艰难的国际竞争形势下发展到这一境况,洵属不易.  相似文献   

8.
徐柳凡等依据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写有“应有中国自开”的字样等理由 ,认定 1 90 5年开放的凤凰城、辽阳等东北 1 6处商埠为“自开商埠”。然而 ,这些商埠不仅有“约开商埠”的典型特征 ,即由列强通过逼签不平等条约的形式规定开放 ,而且商埠章程的制订必须与日方“妥商” ,中方在商埠内丧失了大量主权。因此 ,它们当属“约开商埠”。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文化”、“名”三方面论证了广州可谓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商埠文化名城,拥有海丝文化、华侨文化、革命文化、改革文化、岭南文化等个性特色,是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当代海洋文化必将对中国文化母体本身的发展与创新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广州依靠商埠文化城市的优势,跻身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应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广州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区的规划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十三行是中国社会形态发展史转折点上最有影响的外贸”特区”。开辟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区乃名城历史文化遗址整饬利用的最好模式。其规划理念、景观设计、交通组织、开发途径 ,文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租界制度使西方列强开始染指中国的各种制度,本由中国政府才能行使的行政、法律权力在租界则须由外人参与,自开商埠中各种权力由中国官民自己行使。但是租界行政管理制度及立法、司法制度的确立,为华界和其它商埠提供了先进的制度示范作用,而自开商埠在仿效过程中出现了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自主开放的国际贸易口岸,农业转型对其兴起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其中,农业生产由自给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积聚了相当数量的农副产品,这为自开商埠提供充足的贸易商品;重农意识由农本思想拓展到农商思想,积极主张开埠通商发展自主外贸,这为自开商埠提供通商思想支撑;而农业赋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急剧下降,凸显关税是政府收入重要来源,推动国用匮绌的清政府下诏开埠通商以保国家财源,这为自开商埠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石。  相似文献   

13.
河北保定是一座古城,在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定位,历经军事重镇、政治中心、军事教育要地、工业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等发展阶段,城市地位两起两落。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雄安新区的建设使保定成为主要受益者,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论近代中国的“自开商埠”张九洲自《南京条约》开始,清政府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规定,相继开放了一大批通商厂’l岸作为外商居住和贸易的地方,这些口岸我们叫“约开商埠”或“约开口岸”;;“约开商埠”是西方资本主义损害中国主权,并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期现代化之路崎岖坎坷,济南清末新政和自开商埠前后的早期现代化之路呈现巨大反差,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结合近代中外大背景,探讨济南及中国清末新政前后早期现代化巨大反差的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历史推动还是生活驱使?敢于讲真话的人,永远会受到历史尊重。安徽商埠重镇芜湖市徐俊华先生,他沿着坎坷的生活小道,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光明之路。 他在中华大地首先办起私营企业。 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他。 安徽日报,芜湖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采访报道他。 他被选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委,芜湖市政协常委,芜湖市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荣誉、名誉、声誉,誉振中华大  相似文献   

17.
开埠通商为小商埠城市教育的近代化提供了思想准备与物质基础,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该类城市的传统教育格局.安东作为小商埠城市的代表,在开埠通商的促使下,近代教育开始勃兴,表现为小学教育的大跨步发展、职业教育的稳步前进、社会教育的异军突起,中学教育、幼稚园也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近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在开埠通商的背景下,由安东可以透视出整个小商埠城市教育近代化的时代特征:一是教育近代化进程与开埠通商深入程度同步;二是起点低,发展速度快;三是整体水平不高,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文化不限于码头文化与楚文化。虽然武汉水陆码头遍布,不过码头文化充其量只是武汉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武汉城市文化之源头,不是单一的楚文化,其发展也不是单一的楚文化的延伸,而是一条多元交汇、多次交汇的发展链,是华夏文化与楚文化交融的文化。从本质上看,武汉城市文化可称之为商埠文化——大码头文化。其主要特点为开放性、多元复合性、流变性、市井性。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结束不久 ,“自开商埠”思想便已在魏源等人的言论中初露端倪 ,但当时多数国人对此尚难以认同 ,致使魏源等人的主张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 ,找不到知音与同调。《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中外交通益加频繁 ,“商战”呼声高涨 ,思想家郑观应、陈炽等人明确提出“自辟商埠”的主张 ,朝廷为对付边疆危机 ,在“守四境不如守四夷”的传统国防战略的指导下 ,主张将自开商埠政策用于越南等“藩属”国家 ,成为中国自开商埠的前导。甲午战争之后 ,受日本全境对外开放的影响 ,加之偿付赔款需广开财源 ,在朝野上下的极力主张和维新运动的推动下 ,自开商埠终于作为一项国家政策 ,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20.
电影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具有深层意义的语言 ,其符号系统———象征是一种粘和着具体的艺术象征的人的象征。电影通过艺术假定性营构着一个象征的宇宙 ,它可以自如地把语言、神话、宗教、历史、科学和其它兄弟艺术等不同象征系统囊括在自己的意象的河流中。电影通过象征让人找到了生存感觉的重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