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埃米尔·迪尔凯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提出了“职业群体”的社会整合观,认为在分工发达的现代社会,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道德将代替传统社会的集体信仰对社会失范行为起整合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单位制伦理瓦解,利益多元化趋势加速,社会失范行为增多。借鉴迪尔凯姆“职业群体”的社会整合观,建立明确而规范的职业伦理及公民道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社会公正为原则来进行制度设计,发展代表各利益群体的社会组织等,将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间青年大学生思想消极的成因及其治理常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充分显示出党的改革开放路线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变革,新旧体制的交替,使转型期...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刘中荣《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戴帽”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营效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色”。它的出现,根源在于“左”的意识的存在及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不宽蚣。“戴帽”现象给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对深化改革埋下了隐患。为此,破除旧的观念和“左”的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私营经济。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必然会引发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 ,也必然会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变革、转型对社会政治稳定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也有消极的、负面的影响。维护变革转型期的社会政治稳定 ,应准确把握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 ,增强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机制 ,消除腐败 ,确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决策──学习“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体会李福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作出了“关于建立...  相似文献   

7.
在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治形态中,通过体制和组织的力量,形成党、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政治权力关系。但在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动摇了党与国家、党与社会关系的传统基础,带来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合理调整三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便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由于新旧因素并存、传统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汇流 ,进步与落后的较量 ,转型期的中国正经历着价值观的深刻嬗变 ,各种价值观念彼此缠绕、相互碰撞 ,带来了人们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只有以集体主义为本位 ,才是调节社会转型期多种价值冲突的现实基础 ,才能真正实现对当代社会种种价值观的超越及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指导。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主义 ,它是抛开那种抽象的、空洞的形式和“虚构的”、“冒充的”集体 ,回归真实的、时代的内容 ,寻求在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双向互动、有机统一的新型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哲学特点及正确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期。16年的改革开放,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使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体制进入了一个转型的过渡期。改革所引发的社会转型,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的质变,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社会内部结构的转型,是邓小平所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社会的转型表现为: 1、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照抄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尽管在建立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种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命令经济,一切经济活动及其资源配置既不在市场上进行,也不服从经济规律,而是服从行政权力导向,因此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现代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 ,传统的文化和价值理念受到挑战 ,而现代文化和价值理念却尚不明确 ,造成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道德真空”。同时 ,国际文明也出现大混乱的局势。正是基于对这一现实的思考 ,重温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产业工人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领导一切”和“一切由国家包下来”的“老大哥”式的革命地位和保障不再,但是,他们仍然是我国工人阶级中基础性的主体部分,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基本创造者,对产业工人阶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和正确定位需要继续坚持劳动价值论并对之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简要分析了目前甚为流行的“市场经济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的说法,认为这一说法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能成立的。但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表述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内在联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 世纪80 年代初,马克思提出了东方社会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发展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推断,这个推断在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了证实,设想成为了科学。但是,在这样落后的东方农业社会中初步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最后完成的标志,这个跨越的完成还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过渡阶段,而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为基础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无疑是一场革命,它将大大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因此,高等教育界必须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境域正面临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双模式”变迁,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结构转型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这种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一方面铸就了中国经济神话;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高社会风险的发展阶段。为此,本文尝试引入“泰坦尼克定律”,并以此为向导,深入剖析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相关表征及其成因;并沿此解释框架,探究转型期的社会风险规避路径,希冀对当前“风险社会学说”提供新的借鉴价值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刍议张绍兰自党的十四大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党的十四大报告”)作为我国目前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忽如一夜春风来”,吹绿了九千六百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影响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用以推动“商品经济”的正效应,抑制“商品经济”的负效应,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这既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机  相似文献   

18.
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十五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我国的改革能不能进一步得到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不能真正建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建立起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支持和维系 ,没有这种维系和支持 ,市场经济必然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公正、公平、公开、开放、竞争等原则 ,为新的道德、新的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土壤 ,促进了道德的进步。但与此同时 ,在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在促进道德进步的同时也给道德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从而使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面临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 ,重视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建设 ,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20.
我们改革的目标,是邓小平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政府改革等等,不能都叫做“市场化改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各领域的自我完善。这应该是明白的。国家机构改革,也只能说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进行,而不能按“市场化改革”的原则来进行。就是在经济领域,也不完全是“市场化改革”,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改革”所能概括的。这里在“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