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秀丽 《人才瞭望》2023,(21):42-44
<正>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此时,在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为重要手段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此,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本文将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高校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探索适合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第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相对滞后,且遭遇了人才结构性矛盾.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岗位需求、人才引进、技能培育等方面进行调研,对企业数字人才的引、培、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行业转型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省不断发展和壮大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培养大量高技能数字人才越发显得迫切。对于高质量人才来说,在促进区域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数字经济梳理和人才培养调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了数字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立途径,特别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河南省数字工匠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数字经济是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是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从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资源集聚和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家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的必要性;总结了国内主要地区建设数字经济人才高地的经验;指出了国家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面临的三个新使命: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坚持新理念、数字经济人才政策评估需要突出新导向、数字经济人才招才引智需要锚定新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已成为工业转型的关键要素,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出融合发展新的趋势。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改变,面向数字经济的新工科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工科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和实践,将社会需求和产教融合理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正>数字化营销背景下,以“ABCD”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不断迭代和升级,不仅催生出战略分析师、数字活动策划师、数字内容编导、虚拟IP运营师、互联网运营师、私域运营师、大数据分析师等新兴数字化营销职业,也对整个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严峻挑战。高职营销专业如何适应变化迅速的外部环境,这不仅涉及自身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同时也关系如何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等重大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人类社会迎来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崭新的信息社会——数字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正在从传统的知识储存中心向数字化综合信息中心转变,而服务工作也应随之相应加以改进、变革,从而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实现服务功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呈现出教育平台多样化、教育资源优质化、教育制度规范化等特点。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也使教学资源“多”起来、教学方式“活”起来、教育评价“全”起来。通过调研,也发现还存在数字教育发展缺乏制度规范、数字校园建设滞后于数字教学需求、数字教育资源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不足。为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搭好“数字框架”、发挥学校主责作用,夯实“数字底座”、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做强“数字中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不断深化,对数字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首先对数字人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数字人才的区域、行业、学历等不同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数字人才在全球的分布上存在需求和人才储备在空间上的耦合等特点,进一步了解了影响数字人才聚集和流动的主要因素。为了引进和培训符合数字化转型需要的人才,从制定数字人才标准、构建数字人才培养体系、营造数字人才发展环境、提升对数字人才的吸引力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数字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越来越多的企业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特别在当前全球疫情对于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冲击,直接影响了企业和员工运营模式与工作模式。就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数字化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作为科技型创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企业内部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变革,有效提升组织效率,以帮助创业企业最终实现组织升级。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培养“数字工匠”成为新时代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与智慧社会的核心驱动要素。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思考如何有效挖掘和培养专业创新型人才,让他们在数字经济潮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和探究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以数字工匠精神为引领的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及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结合国际视角分析国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揭示其面临的挑战,探讨其解决方案。首先,介绍国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概况,然后详细分析国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趋势。接下来,揭示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包括数字化教育产品质量、数字化教育平台管理和监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传统教育和数字化教育转型问题等。最后,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包括人才培养、技术方面的发展、教育文化创新等。  相似文献   

13.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依靠数字技术推动从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模式、管理结构到管理能力的整体变革,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与水平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数字化档案管理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加强档案保护与风险管理以及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共享。然而,目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理念与系统尚未建立、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对此,应建立健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定安全措施,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繁荣的数码信息化时代,数字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艺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装饰并且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数字化艺术也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姿态。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同时能够有效破解终身教育办学困境、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终身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本文以姚优教云课堂为例,提出基于“双向多维”视角助推区域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建立自上而下的保障机制、完善“五维”教学机制、开展自下而上的“数字+终身教育”活动,为构建服务全民学习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余姚样板、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终身教育数字化力量。  相似文献   

16.
姚娟 《人才瞭望》2023,(10):67-69
<正>云时代属于特殊的信息时代,带动各个行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云时代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带来挑战,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简述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方向,提出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策略。一、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提升社会保险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升社会保险经办精确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水平.社保服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不同于信息化.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进一步触及社保服务管理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服务管理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石,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水平、发展趋势,根据陕能院科技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体现,分析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塑造职业教育新生态,在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进程中,实现全业务数据治理,为师生服务和校园管理带来全新升级。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全球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因此数字化将为广电业行业带来一次新变革.本文笔者通过对数字化广播发展成因和未来趋势的分析,说明数字化广播发展的意义,并就将来发展数字化的困难及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广电行业数字化技术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演进,数字技术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更多的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为扩展电影作品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数字技术在多个层面都在影响着电影艺术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将着重从数字技术条件下的时空重组、色彩调和等方面考察数字技术如何对对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