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虑由具有批发定价权的零售商和生产规模不经济的制造商组成的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构建仅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仅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以及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等三种情形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究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均衡决策与效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无公平偏好时的最优产量相比,供应链成员(仅制造商、仅零售商和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时制造商将会增加最优产量,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而且满足特定条件时批发价格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2)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的影响最为显著。(3)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分别同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系数之间可能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具体还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和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数值分析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公平偏好对供应链风险传递的影响,引入公平偏好效用函数,构建制造商主导型供应链风险传递模型,并借助价格弹性系数引申出风险弹性系数,再利用公平偏好矩阵,解决由生产成本波动引起定价与收益风险传递问题。研究表明:制造商公平偏好对定价风险有正向效用,零售商独具公平偏好只对批发价格风险起负向效用却不影响销售价格风险,但制造商公平偏好能促进零售商公平偏好降低销售价格风险;市场规模会弱化公平偏好对定价风险的效用,而价格敏感性则强化该效用;对于收益风险传递提出并证明了一般性结论:收益风险传递与公平偏好无关,只与外部市场有关。数值仿真表明零售商需理性把握公平偏好度以便控制定价风险,而制造商则需要更多地关注公平性,以便于减小定价风险。研究结果对理性权衡收益与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非理性特征下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上层为制造商、下层为多个竞争型零售商和需求市场的二层供应链网络中,分析了多个零售商间横向公平偏好、零售商与制造商间纵向公平偏好行为。构建了下层零售商考虑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Nash均衡模型,并且得到上层和下层供应链网络的Stackelberg-Nash博弈模型,利用罚函数法求解得到二层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定性分析了零售商横向、纵向公平偏好权重和纵向公平参考系数对均衡决策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最后对供应链各决策者给出应对公平偏好负效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媛  赵道致 《管理评论》2014,(1):159-167
在供应链低碳化背景下,研究了具有公平偏好的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两部定价契约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分别讨论了零售商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情况,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契约参数及利润分配方案。研究发现,当仅有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时,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当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具有公平偏好时,在竞争型渠道中,特定参数制约下两部定价契约不能够协调供应链,而在和谐型渠道中仍能协调供应链,制造商占有的渠道利润随零售商公平偏好的程度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企业的公平关切是发展与维持良好供应链上下游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面对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与碳排放规制约束,供应链企业在确定最优定价与减排水平等运作决策时,常常表现较强的公平关切倾向。探究环保规制下公平关切如何影响供应链的运作决策,可以为供应链合作提供对策。本文在碳限额与碳交易机制下,研究了由公平关切制造商和公平关切零售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和碳减排率等决策,分析了公平关切对最优定价和碳减排水平及利润的影响,并讨论了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模型对供应链的协调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主要结论。结果表明:(1)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公平关切时,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的参数若满足一定条件,供应链可以实现协调。(2)批发价与制造商公平关切系数正相关,零售价与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平关切系数都正相关;若制造商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则批发价的变化取决于碳减排成本系数的大小,碳减排率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系数是负相关;若制造商忽视零售商的公平关切,则批发价仅受制造商自身公平关切的影响, 碳减排率与制造商公平关切负相关,与零售商公平关切无关。(3)制造商公平关切对双方利润具有负向影响,零售商公平关切对制造商利润也有负向影响,而零售商利润随自身公平关切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制造商是否考虑其公平关切,若考虑则两者正相关,否则两者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受到决策者行为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实施管理实验探究供应链成员定价决策行为.分别以认知层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以及认知层级与有限理性结合的综合模型刻画决策者行为,并对比分析三种模型的似然估计结果,得出综合模型能够更好地解读供应链成员的定价决策行为,揭示了决策者定价行为偏离理论决策最优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对其他决策者战略能力推理水平的不一致性信念,以及无法对其他决策者决策做出最优反应的决策偏差.同时,决策者的认知层级受到其决策顺序的影响.相对于先行动者可以获得的信息,由于后行动者可以接收到先行者的决策信息,所以后行动者的认知层级较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绿色供应链,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政府不补贴和政府补贴两种情形下零售商公平关切对供应链最优定价、绿色度决策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不补贴时,零售商公平关切增强会降低产品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和绿色度,减少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则随着其公平关切增强既存在增加也存在减少的情况,具体与产品绿色化效率有关。相比之下,政府补贴时,产品绿色度更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更大;零售商公平关切增强可以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但并不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绿色度和社会福利。基于此,政府补贴不仅能够增加供应链利润,还能协调零售商公平关切对产品定价与绿色度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渠道中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中小制造企业开展双渠道销售时存在的价格冲突问题,考虑产品数字属性对渠道需求的影响,构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独立决策和制造商占非主导地位两种情况下的双渠道定价决策模型,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的双渠道最优定价,并分别考察了产品数字属性变化以及决策权利结构不同对最优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中小制造企业应采用依从强势零售商的定价策略,该策略有利于制造商和零售商以及渠道整体收益的增加;随着产品数字属性的增大,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相应地提高,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则相应地降低;制造商占非主导地位时的双渠道最优定价高于制造商与零售商独立决策时的双渠道最优定价。  相似文献   

9.
相比其他回收模式,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品的闭环供应链(简称MT-CLSC)在节约成本、提高系统利润方面更加有效。针对MT-CLSC渠道权力结构的差异,结合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造品的偏好及其影响,文章构建了四种不同的MT-CLSC模型,分别是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决策的集中式模型、制造商权力大于零售商权力的分散式决策模型、制造商权力小于零售商权力的分散式决策模型、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均等的分散式决策模型,根据各个模型的不同特点,计算出各模型的最优定价策略、回收策略以及相应的利润、渠道效率。然后,借助数值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模型的定价策略、回收策略、利润、渠道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各模式中,渠道利润以及MT-CLSC各成员的利润均随着消费者偏好系数的增大而减少;(2)在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与双方的权力相关,权力越大,相应的利润越多;(3)分散决策模式中,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均等的模式渠道效率最高,效率最低的是零售商占主导地位的权力结构;(4)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的集中式决策模式是最优的决策模式,此时新产品、再造品的定价最低,废旧品的“回收--需求率”最低,而渠道利润却最高,但是这种模式通过协调机制才能实现。为此,文章最后设计了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得集中式模式得以实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丰富完善闭环供应链理论和推广应用闭环供应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联盟策略下风险规避型闭环供应链的决策问题。考虑到产品需求和废旧产品回收的不确定性及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特性,在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三种情形下,分别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与不联盟时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获得了六个博弈模型下的均衡解,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下产品定价、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格和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的情形下,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增加能够缓解双重边际效应,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正相关,而在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的情形下,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负相关;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有利,而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不利;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结构不对等时最优价格决策之间的关系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有关;供应链期望收益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下最大,制造商期望收益在制造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零售商期望收益在零售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  相似文献   

11.
低碳环境下,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有价值、可交易的稀缺性资源,已彻底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竞争法则、成本构成及盈利模式,被视为低碳时代供应链契约优化与协调的主要对象。文章利用博弈论等相关知识,考虑公平关切及低碳视角下,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分别讨论了当零售商不具有公平偏好及具有公平偏好时,面对有利和不利不公平分配的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两部定价契约能否达成协调?以及达成协调时的供应链契约协调参数设置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具有公平偏好,且在竞争型供应链渠道下,当制造商面对不利不公平分配的单位负效用大于某一临界值时,供应链两部定价契约不能达成协调。  相似文献   

12.
双渠道模式加剧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渠道冲突,而整体利润与个体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了供应链的“囚徒困境”。考虑到消费者的渠道偏好以及厂商风险偏好对供应链生产决策的影响,运用收益流风险构造多阶段供应链效用函数,比较分析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四种竞合策略组合对其利润以及效用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制造商与零售商在收益流风险视角下对竞合策略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供应链的利润与消费者的渠道偏好呈U型关系,消费者对渠道不敏感时,供应链利润达到最低水平;比较四种策略选择发现,集中决策情境下供应链整体利润达到最优,而出于自利动机,制造商与零售商会选择单独定价作为占优策略,导致分散决策成为供应链“囚徒困境”中的纳什均衡解;从收益流风险视角发现,供应链的效用水平与厂商的风险偏好态度呈负相关关系,基于动态序贯的策略选择能够有效阻止决策者的短视行为,多期的策略选择中双方合作集中决策为供应链最优的均衡策略。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制造商提高线上渠道服务水平、零售商搭建与制造商的合作模式、政府健全外部市场信用评级制度,从收益流风险视角考量供应链管理的长期效用水平,以期为提高供应链合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魏强  李胜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2):205-216
本文分别在纵向供应链与横向供应链中,研究了供应链成员具有公平偏好时的定价决策及其绩效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在纵向供应链中,供应商或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并进行Stackelberg博弈,批发价格契约能够满足供应商或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此时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最优,效率最高;在横向供应链中,处于相同供应链层级的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并进行Cournot博弈,批发价格契约不能满足其公平偏好,但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与绩效显著高于完全理性时的供应链利润与绩效。最后进行算例分析,并给出一些管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消费者绿色偏好的不断提高,其在购买产品时会更加关注企业的环境绩效。作为企业环境绩效的重要表征,绿色商誉是随时间变化的无形资产。给定碳配额及其交易价格,本文构建了需求依赖于绿色商誉的微分博弈模型,从实际碳排放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出发,求解并分析了消费者绿色偏好对三种决策模式策略和收益的影响,并对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对零售商远视和短视行为的策略和收益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算例发现:碳配额交易价格和消费者绿色偏好系数与制造商广告策略负相关,与零售商的定价策略正相关;当消费者绿色偏好系数为零时,零售商的行为选择不会对广告和定价策略产生影响;集中决策模式下绿色商誉和利润最高,零售商远视的绿色商誉小于零售商短视情形;制造商更倾向于短视零售商,因为制造商可以挤压其利润空间,巩固领导地位和增加利润份额。  相似文献   

15.
将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倾向引入到闭环供应链的差别定价策略中,构建了制造商考虑和不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两种差别定价决策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两种模型进行分析求解。研究表明闭环供应链成员的差别定价策略、收益以及废旧产品回收量均受到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的影响;制造商应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倾向做出决策,这对制造商自身是有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废旧产品的回收量,有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同时还发现公平关切行为倾向是零售商获取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分配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这种公平关切行为倾向会造成闭环供应链系统效率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营销渠道中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常常是信息不对称的,与市场"零距离"的零售商比制造商有更多的信息,基于此,本文首先考虑渠道成员具有完全理性,建立了符合营销渠道实际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制造商给予零售商激励程度越大,零售商越努力销售其产品,但努力程度与零售价格、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度相关,与批发价格无关。进一步,将行为经济学的公平偏好理论植入到渠道激励研究中,建立了基于公平偏好的销售渠道委托代理模型,其研究表明:渠道双方具有互惠式公平偏好时,当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最大固定工资和固定工资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愿意付出更多的营销努力;并且制造商越是慷慨地给予零售商更多的固定收入,零售商越努力销售制造商的产品。同时,和完全理性模型比较,考虑公平偏好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都得到了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能够设计出帕累托改进的销售工资合同。最后还提出了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零售企业进行升级产品服务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打造自有品牌。在考虑零售商拥有自有品牌以及具有战略库存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两阶段博弈模型,得到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在动态定价合约和价格承诺合约下的最优决策,探讨了自有品牌引入下供应链的最优契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当且仅当制造商的库存持有成本和自有品牌质量较低时,零售商才会在动态定价合约下持有战略库存。自有品牌对零售商的战略库存行为产生了抑制作用,自有品牌质量越高,战略库存水平越低。制造商更倾向于采用动态定价合约而零售商偏好价格承诺合约则仅出现在自有品牌的质量相对较低且库存持有成本处于中等水平的情况下;整体供应链对合约的倾向受到库存持有成本和自有品牌质量的双重影响;当零售商可选择最优的定价合约时,提高自有品牌质量不一定对制造商有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公平偏好的营销渠道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川  王开弘  冉戎 《管理科学》2013,16(8):80-94
研究了由1个制造商和1个零售商组成的渠道合作定价问题,将行为经济学的公平偏好理论植入到渠道合作研究中,根据公平偏好系数不同的范围,将渠道分为4种类型: 狭义的 “自利”、竞争性偏好、避免不公平偏好、社会福利偏好. 通过构造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零售商效用函数,建立了 Stackelberg 博弈模型,分别研究了在4种类型下的渠道合作问题. 研究表明: 不采用合作机制,1) 在狭义的“自利”和竞争性偏好两种类型下不能实现渠道合作; 2) 在避免不公平偏好和社会福利偏好两种类型下,当公平偏好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能够实现渠道合作,并且渠道双方都能获得相等的效用; 3) 与不考虑公平偏好理论相比,在公平偏好理论下实现渠道合作时,渠道总效率提高了33.33%,这说明引入公平偏好对渠道决策是帕累托改进的.  相似文献   

19.
考虑消费者存在公平偏好且两个制造商分别通过各自的零售商销售相似产品的竞争供应链,并构建三种情形下的博弈论模型,研究了不同的供应链成员采用基于消费者历史购买行为的歧视定价(BBP)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采用BBP策略相比,1)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降低制造商利润,但是当消费者公平偏好较大时,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增加零售商利润;2)当制造商和零售商均采用BBP策略会同时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3)仅零售商使用BBP策略会减小消费者剩余,然而制造商和零售商均使用BBP策略会增加消费者剩余;4)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降低社会福利,当制造商也采用BBP策略会进一步降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简单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建立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同时具有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的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模型,通过修正、扩展FS效用收益模型,先后考察并分析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协调状态,研究发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系数和公平偏好系数及收益份额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收益共享契约才能使系统供应链整体达到协调状态;在此基础上,对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供应商和零售商行为偏好系数对供应链及成员最优订货量的影响;最后进行演化博弈算例分析和结论验证,体现了该协调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由此说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因素同时作用会改变系统供应链协调时的最优订货量,并对决策人的决策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