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几天,"契约精神"这个名词时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那是因为听了一次海归学者的演讲。当时,我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您在国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回答我说:四个字——"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2.
苗向东 《当代老年》2010,(12):34-34
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日前表示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将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他说:“我想给孩子留下的就像我父母给我留下的一样,是懂得感恩的精神,这比金钱财富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年轻     
沙波 《伴侣(A版)》2016,(4):56-56
晚上,我准备在微信朋友圈发几张照片,随口问儿子“:照片上的水印可以去掉吗?”他说应该可以,随即坐在电脑前,精神状态从昏昏欲睡调整成精神抖擞。我以为他会操作,结果他在网页上键入“如何去水印”几个字,几分钟后水印真的被他去掉了。  相似文献   

4.
宗伦 《当代老年》2014,(9):46-47
星云大师身患糖尿病已经50多年了。当年,医生说他活不到80岁,如今他已经88岁高龄了,而且依然精神型铄。他说:“我还要继续活下去。”  相似文献   

5.
《金色年华》2010,(1):62-63
曹湘凡读了有关杨元元的报道,他给我发来一条短信:“知识改变命运在我身上是一个伪命题,我只是像杨元元一样的千百万弱势群体中有抗争精神但无力回天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公共汽车     
《中外书摘》2014,(12):67-68
去年,在公共汽车上,我的孩子问我:“小驴子有舅舅吗?”他在路上看到一只小驴子;他自己的舅舅前两天刚从桂林来,开了几天会,又走了。今年,在公共汽车上,我的孩子告诉我:“这是洒水车,这是载重汽车,这是老吊车……我会画大卡车。我们托儿所有个小朋友,他画得棒极了,他什么都会画,他……”我的孩子跟我说了不止一次了:“我长大了开公共汽车!”我想了一想,我没有意见。  相似文献   

7.
捡漏儿     
我徒弟不知道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个新爱好——收藏,我问他收藏门类,他说:“花钱少的,”问他投资金额,他说:“一百块钱以内:”收藏跟收破烂的差别就在这儿了,但他坚信在这一行里能够通过“唾沫粘家雀”走上致富路。  相似文献   

8.
老人的秘密     
古保祥 《老年世界》2014,(11):25-25
我是一家保健中心的资深按摩师。一天,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来应聘按摩师,我问他:“您有几年经验?”他摇摇头说:“从零开始。”我又问:“您要求薪水多少?”他说不要薪水,就是想来学习,我想了想没答应。3天后,大堂经理带着老人找到我:“大爷交给你了,认真点教。”我只好点点头。  相似文献   

9.
儿子服他爷     
我的儿子,最怕他爷爷,也最尊敬他爷爷,信服他爷爷。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发脾气、耍态度,也敢在他妈面前扯开嗓子吵吵闹闹,但从来不在爷爷面前高嗓门说话。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笨小子,为何就慑服他爷爷呢?我百思才得其解。我在儿子面前是少有威信的。比如那次吃午饭,他吃了一小碗就撂下碗筷,我要他再盛一碗,他说:“我吃不下了。”我说:“吃不下就出去,给你一个讨饭碗。”他不干了,说我要饿死他,还说要他妈妈不做饭也要饿死我。我站起身,想去“镇压”他,被他爷爷制止了。他爷爷不怒而威,只平和地说了一句:“龚也,再吃…  相似文献   

10.
鲁礼敏 《老年人》2009,(6):20-21
黄苗子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漫画家和书法家,生性开朗豁达。如今他虽已年过九旬,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眼睛不大却非常有神,说起话来更是幽默风趣。有人问他:“您这么大岁数了,头发怎么还不白?”他的回答却让人莞尔:“我这是不白之冤啊。”他不仅喜欢逗别人笑,而且自己也特别爱笑,说到高兴处常常是一阵爽朗地笑。为此,他的夫人郁风曾对他说:“你这个人呀,将来怕是笑死的.”  相似文献   

11.
偶翻杂书,看到越战结束后一个士兵的故事。 他打完仗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电话时说:“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他的父母说:“当然可以。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儿子继续说:“有些事情必须告诉你们,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相似文献   

12.
王文静 《老年世界》2013,(14):14-15
七十几岁的父亲,头发花白,身子硬朗,眼神炯炯。下地干活,在他们那个年龄段里,一个顶仨没问题。妈说:“你爸年轻时,那也是准帅哥。面目清朗,棱角分明,个头适中,再加上一手好算盘,一笔好书法,村里人都夸他是有文化的‘俊爷们儿’。”如今,再用这话问他:“闺女说得对不对?”爸一个劲摇头,拼命摆手。还是妈,手指点着我爸的脑门:“你这倔老头儿,年轻时,要不是看上你这个人长得精神,肚子里有墨水儿,就凭你家的穷家底,我能进你王家门吗?”可我爸从不认为自己有多帅、有多精神,至于那点文化水平,更是不值一提。  相似文献   

13.
朋友小凌自幼双腿萎瘫,在一家印制包装纸的福利工厂工作,他业余爱看文学书,常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愤写作,也成个作家?”我自然举出了中外古今一些例子,又借给他《三月风》,激励他登上“维纳斯星座”。当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  相似文献   

14.
日前接到一位文友电话,悲哀了一天.一天后转悲为喜。想起两件旧事.还是在北京学习.我一个与我年龄仿佛的远房叔叔,大学生,于“文革”中给武斗场面吓病.可能由于“妄想症”’王国的给华,他的年龄定格在“少年”上,且面目洽担、衣冠整洁,谈吐文雅;只是见了人礼貌热情得过了分.每次于他看我走后我都要为他的热情与礼貌跟同学解释一句;“我这叔叔精神不正常.”我的一位同学每次都宽宏地微笑说:“别那么说人家。”话语中的善意是明显的;请人就增人啦,何必称“叔叔”?更不该诬人为门神病.几次解释成为无奈的挣扎,我便不言语了…  相似文献   

15.
在末班电车中,我一坐下,身旁的一名中年男人就突然拿出巧克力,微笑着说:“给你。”我不假思索地接受了,接着他询问我的年龄,然后笑着说:“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为什么这么纯真呢?”我想这人真怪,不禁笑了,看到我的笑容,他突然问:“在下车之前,能让我为你画张像吗?”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03,(4)
编辑同志:我和老于都是丧偶的退休工人,两年前经人介绍结婚,并且办理了结婚登记。谁知婚后他对我不忠,我的感情受到伤害,遂下决心离婚。请问:我若起诉离婚,可否要求他对给我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王梅王梅同志: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家庭成员的。”这里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过错赔偿是我国2001年4月28日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补充的内容,旨在保护…  相似文献   

17.
6月21日,我们U3U4一行十人去四明山旅行。团队名单中有一个我们陌生的名字:赵烟侠,什么观鸟协会的。早上,我赶到人民广场集合地时,维尼和一个陌生的男的已经到了。陌生人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赵烟侠。”我点点头。我想问问他:“你是爱鸟协会的?”我的矜持使我再一次失去了机会,维尼已经先问了:“你是养鸟协会的?”他纠正道:“观鸟的协会。”我好奇地问他:“你们为什么不吃鸟?是真的不想吃,还是规定不许吃?”他说:“不吃,也默认不许吃。”  相似文献   

18.
句型展示:课间的时候,我和小刚在校园里比起了跳绳,看谁一口气跳得多,谁输了要为赢的做值日。小刚还挺自信,可只跳了六十几下绳子就缠脚上了。他说绳子有问题不算数,要重跳,我不答应,他气哼哼地说:“我看着你跳的。”于是,我就接过绳子,稳了一下精神,就跳了起来。我一口气跳了一百二十六下才坏,累得我心脏都快从嗓子眼跳出来了。结果当然是我胜利了。  相似文献   

19.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致命一吻病人:“我爱你!我永远不想出院了!”护士:“你会如愿以偿的。今天早晨你吻我的时候,医生已经看见了。他是我的未婚夫,我想他会满足你的。”新婚之夜一个中年人续弦,新婚那晚,他看到妻子满脸皱纹,就问她多大年纪。妻子说:“38岁。”他又问道:...  相似文献   

20.
笑话     
《中国社会导刊》2012,(17):62-63
会修理 几个妇女在一起聊天。A:“我家的电器经常被我儿子弄坏,幸好他爸会修理。”B:“我家的东西也经常被我儿子弄坏,还好他爸也会修理。”C:“不会吧?听说你家那位连保险丝都不会换呵。”B:“我是说,他会修理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