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死问题是人生面对的首要问题,人为宗教更是将生死问题作为其学说的核心内容加以探讨。道教与伊斯兰教作为两种人为宗教,在解释生命创造的问题上,两者看法不同,道教认为人是由“道”派生的。伊斯兰教则认为,真主——神创造人类。不过,在生死问题上,道教与伊斯兰教观点也有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认为神对于人有绝对支配权,都极为珍视人的生命,它们对待现世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待死亡的观点也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唐坤 《江汉论坛》2004,(12):50-52
庄子是迄今可考的最早的详尽论述生死问题的中国哲学家。他把人的生死还原成一种自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庄子强调关于生死的一种自然对待,把死看作自然的回归;进而强调关于生死的一种超越对待,把死看作精神的“悬解”。他立足于生来领悟死的意义,凭借着死来体察生的价值。庄子主张超越生死,其意义不在于生死本身,而在于返回到现实的人生,视天下万物为一,不被物所役,没有物所累,以无比开阔的视野来审视人生的利害、得失、祸福,积极面对人生。  相似文献   

3.
儒家身名观试探周桂钿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生命和名誉的关系,是身名观。身名观是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是生死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生哲学也叫处世哲学,当然包括人生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从生到死的一切活动的态度和方式。生死观包括如何看待和如何对待死以及生死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毛庆 《江汉论坛》2004,(12):90-93
屈原的生死观是彻底积极的。他以最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理想,对待一切,连对死亡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他的生死观的基础是情感,是爱———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和人民的挚爱、对美的至爱。就现实生活而言,就民族生存而论,儒家、道家、屈原的三种生死观念都是不可缺少的。儒家的殉道,主要是理性的判断,是在死亡迫近、道义与死亡二者不可得兼时的一种被动选择;道家则视维护自然生命为天责,坚决反对为功名利禄而戕害生命;屈原则要将死亡掌握在自己手里,让死亡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与儒家、道家相比,屈原未能在日常生活中为个人提供深刻实用的生存智慧,但他建构了彻底积极的生死观,将崇高的道德理想的价值追求与个体炽热的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继承了上古神话的传统,突破了自然对生死的规定性,实现了精神与意志的永恒,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临终关怀实践过程的文化检视——专题导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研究者提倡用跨学科的思路看待人类的临终关怀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学特别强调在医学科学的理念之外,理解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的人们对待生死的不同态度和习俗,从而反省我们探寻人类愉快人生的理想归途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人生如梦思想的审美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天府新论》2008,(6):42-46
人生如梦是道教的理论命题.道的追求是以有形质之身躯合虚无之道,以有限之生命去追求无限的道,由此形成了道教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在主张生道合一、长生久视的同时,又认为人生如梦,视现实感性的生活为虚幻.人生如梦这一道教理论命题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是一种绝对主观的视角,是主体对外界的一种感受方式.而主要不是现实肉体生命的生死等同,、内丹逐渐兴起并取代外丹,就是要用一种主观感受来填补肉体永恒在现实上的不可能的漏洞.其影响超越了道教范围,为广大的文人士子所接受,成为理解人生对待现实的一种态度,并沉潜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深层,中国古代诗歌、小说中都有大量对这一命题的形象化、情感化演绎.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在明末清初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独特人生境遇,使得其对于生死问题也尤为关注.在四十年的遗民生活中,王船山的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树立了强烈的贞生的生命意识,君子存生保命的根本目的是报效国家,追求理想.当面临死亡的时候,人哀死而不患死,不回避现实的人生,这才是正确的认识生死问题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自杀他杀事件时发,凸显高校生命教育的急迫性。中国传统文化儒学的生死观蕴含了丰富的生死智慧。儒学在生命或生死问题上一贯有着庄严端肃的态度,认为应端正生死认识、乐生安死;要善视生命中的偶然与必然,以平和自然的心境面向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拓展人生境界,实现对死亡的超越。这些观点在当今高校开展生死观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正向价值与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丧葬礼仪是人类最后的通过仪式与重要的文化现象。元谋凉山乡彝族的丧葬礼仪过程既表达出对已逝者的安抚与哀悼,同时也表现出生者在丧葬仪式中对待死亡的一种调侃、戏谑、娱乐的态度。这种在丧葬仪式中呈现出来的调侃、戏谑的态度可以填补因亲人逝去而带来的巨大心灵空白。本文试图说明元谋凉山乡彝族在丧礼仪式过程中,通过戏谑、娱乐的方式来调适生与死、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待生死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0.
生死问题是文学上的一大母题.关于生死问题,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应该是最早的自觉体验的人群.他们是诗人,也是"思人".悼亡,就是活着的人对死的思考,并随着人生的体验又将这种思考上升到哲学层面.潘岳的<悼亡诗>开启了后来有关悼亡题材的诗歌创作.元稹的<遣悲怀>对生死问题的哲学思考初露端倪.真正将文学中的生死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是苏轼.诗词中对生死的忧患至清代的纳兰性德达到顶峰,其词具有批判性的哲学思考.他们的悼亡诗词具有文学中生死的历时性.  相似文献   

11.
吴惠敏 《学术论坛》2007,(10):18-21
文章主要论述了《论语》中孔子以贵生重死为主要特征的生命意识.文章从孝悌慈爱、养生要诀、对险危之境的预警教育、对人生逆境中乐天知命的精神、对病残老衰的人生苦境的关怀态度以及仁政理想等方面分析了孔子生命意识中珍爱人生的重生思想;又从孔子以"礼"治丧的态度、以"仁"作为生死的取舍标准、以道德价值为其核心的死亡观等侧面阐述了孔子对死亡问题的高度重视.并指出了孔子的仁礼思想是其生命意识之核.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获得永生?如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这些问题从来都是哲学家思考的"永恒"主题。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苏联及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И.Т.弗罗洛夫通过对俄罗斯传统哲学,特别是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生死问题的思考,结合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新人道主义思想,对人生意义进行了更深刻的阐悟。作为哲学家,他不满足于从纯粹科学的角度研究生物学意义上的生与死;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不愿意看到永远也不能实现的关于永生的虚无缥缈的幻象。弗罗洛夫将社会、道德、人道主义与生物科学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这一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关于生死的观念和对待生死的态度",其理论建构对我们思考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家生命伦理思想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以"道"和"自然"解释生命起源、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重生轻物"的生命本位观和"无欲无为"的养生论,注重生命的社会普遍关怀,超越世俗生活的束缚,追求本真生命和精神自由,并且以放达的态度对待生死问题.道家生命伦理思想白始至终充满着超越世俗功利、追求与天地同化的自然主义生命伦理精神和智慧.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是位善感的诗人。晋宋易代之际,世事纷扰给他内心造成冲击,躬耕生活艰难困苦也给他精神上带来重负。他时仕时隐,辗转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心境?隐居生活饥寒交迫,身处其间有着怎样的痛苦煎熬?流连田园诗酒琴书,排遣了怎样的人生失意?崇尚自然乐天知命,圆融着怎样的生死旷达?  相似文献   

16.
郑晓江 《中州学刊》2007,22(1):168-174
阮籍的人生观主要表现为"逍遥浮世";其人生践履则是"遗落世事";阮籍的生死观主要是"生究其寿,死循其宜";而其生死态度则显现为"保身全生"的热切渴望.阮籍的生死智慧以老庄思想为基础,代表着中国人从"人的觉醒"进至"个我生命的觉醒",再到"感性生活的觉醒",在中国民族精神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与白居易诗交34年,是“同年同病同心事”的“洛下老伴”。他们晚年老病、奉佛诗既有相同相似之处:具体描摹自身的老年特征,表现了诗人的老年心理、好佛都以儒为本,佛为用,用佛教解脱烦恼;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刘禹锡晚年不甘老暮,对生活、老病的态度比白居易积极达观,白居易奉佛的程度比刘深,刘好佛重在佛学的方法论,白则重视佛教的修行实践。从中反映出两人晚年对现实的态度相似,而处世态度、生死观念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古代隐逸诗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身隐”到“心隐”的嬗变过程,隐逸也由一种生活方式嬗变为一种平夷淡泊、性情冲和的人生修养,这种嬗变对诗人们的诗歌创作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9.
孙加 《南方论刊》2007,(5):95-96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生命中不同阶段的诗作,探讨了诗人对待死亡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生死观剖视赵治中生死问题,曾被人们称为“人世第一层障碍”,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的不同人会作出不同的抉择。一作为时代历史和现实生活反映的文学,生死观也成了它的一个深奥而永恒的主题。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对生死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