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民间音乐可谓是浩如烟海,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多姿多彩,除民歌、戏曲外,还有许多民间吹管乐器,如苗族芦笙,布依族勒尤,侗族侗笛等,可谓是种类多多。然而,彝族的莫轰却鲜为人知。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音乐文化异常丰富的民族,每逢彝族重要场合必有莫轰,这是彝族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本文通过形制、人文背景、功能并与唢呐的异同对比等几个方面阐释彝族莫轰。  相似文献   

2.
撒拉族聚居在青海、甘肃的山区,这里山峦起伏,出门是山,低头是石头。所以,撒拉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些体育项目都离不开石头。「塔石纳特」(意为打石头,也叫打缸),是流  相似文献   

3.
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多种。石头窑洞作为一种独特的居住空间形式,它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需要继续传承下去。石头窑洞是在土窑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利用拱券结构,石头交错垒叠而成,精湛的技艺堪称建筑设计的典范。时过境迁,如何做好石头窑洞的修缮与保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窑洞住宅的修缮成为提高与改善民居生活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历史提示,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进化过程中,都几乎一致地首先选择了石头,作为自己加工利用的对象。自从原始的石器工具诞生以来,石头便和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创造、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件打制的刮削器或一件磨制的石斧可以判断,并且代表人类早期历史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从古老的石刻偶像到米开朗基罗的杰出石雕,都凝聚着不同时期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思想认识。人类劳动作用于石头,其产生的石刻文化更是遍布全球。纵贯历史,无论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刻石,  相似文献   

5.
让炯文化是在藏区流行的对自然生成之物的崇拜,其内容多体现为佛、法、僧三宝。该宗教艺术形式在苯教时期就已出现,其中的物质形成观念、万物有灵的学说与苯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让炯文化也体现了西藏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石头文化,表现为对天然形成无任何人工痕迹的特殊形态石头的崇拜。  相似文献   

6.
江凌  李辉 《中国民族》2014,(11):64-65
在中国的四大古典小说中,有三部是从"一块石头"开始的。《红楼梦》由大荒山无稽崖上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通灵变化、幻游人间而引出;《西游记》由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化育石猴而引出;《水浒》则由龙虎山伏魔殿上的一块石碣被打开,放走被镇压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魂而引出。  相似文献   

7.
宗教建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遗产,往往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们被看做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西方宗教建筑如同石头写的史书,记载着西方宗教从古代产生一直发展到现代的全部经历,带给人类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柳芭和维佳     
牛颂 《中国民族》2015,(12):84-84
去年底,我看了纪录片《犴达罕》,片中主人公“维佳”在影片结束时说了一句话:“如果有更文明社会的警察向我开枪,那就开枪吧。”随后黑屏。可我明明听到一声枪响,那子弹像是直射我的胸膛,脑子“轰”的一下空白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一个村子———石头坡村的社会历史发展及其文化特征来透视整个撒拉族及其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临湘龙窖山古遗址沉淀了丰富多彩的瑶族先民的石头文化。为了全面解读其文化的性质及其内涵,2003年6月,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龙窖山古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实测及试掘工作,发现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瑶族原始宗教祭祀台、图腾柱、石神庙等文化遗存。囿于目前考古资料、文献记载的匮乏,其确切的用途和文化内涵有待研究考证。笔者不揣鄙陋,试先提出谬论,祈请专家学者斧正。  石堆积——“面东指北”的启迪    石堆积是龙窖山古遗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龙窖山78平方公里(临湘市境内)古代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内,随时可见人为的石头…  相似文献   

11.
歌漫桃杏林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唐汪川的桃杏,是远近有名的。它既不同于桃,又不同于杏,而是个头儿大,气色儿美,皮薄肉厚,甘甜爽口,有一股白兰瓜的醇香。正是桃杏熟了的季节,我们有幸来到了这桃杏之乡。站在高高的牛形山上俯瞰,远处的洮河像一条闪烁漫拂的玉带,从白烟瑞雾的莽莽群山中荡来;眼底的唐汪川犹如一块翡翠,镶在群山环绕之中。而那正在成熟的黄橙橙、红艳艳的桃杏,则在阳光下如同  相似文献   

12.
从前,由于人们文化知识的落后,心理状态被鬼神所控制,所以,就用各种形式进行祭祀活动,以求神灵保佑,人畜平安。据文献记载,十六世纪达斡尔族在黑龙江中上游广阔地域居住的时候,不论是在山的顶端,还是在高坡之上,或是在土丘漫岗,河岸湖畔,地势醒目,“风水好”的地方,到处都能见到用石头堆积起来的圆锥形的大石堆,找不到石头的地  相似文献   

13.
位于长江三峡中部的巴东县 ,距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仅68公里 ,为鄂西门户。全县有汉、苗、土家等各民族50万人。土地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 ,成狭长状分布 ,南北向最长400公里 ,东西向最窄仅7 5公里 ,境内贯穿长江、清江两大流域 ,纵横秦巴、武陵、巫山三大山系 ,山高坡陡 ,沟壑纵横 ,平均海拔高度1089 3米 ,相对高度2928米 ,地面平均坡度28 6度 ,地形复杂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当地曾有歌谣 :“山高石头多 ,出门就爬坡 ,风吹石头滚下河 ,一场大雨现岩壳” ,真实反映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全县水土流失曾高达2…  相似文献   

14.
石像的命运     
从前,山里住着一个人,他门前泥坑里有一巨大的石像,对于他来说,他只把它当作一块石头,毫不理会。一天,一个城里的学者经过他家,看到了石像,便问他能不能卖给他。山里人听了哈哈大笑,十分怀疑地说:“你要买这块又脏又臭的石头,我一直为没办法搬开它而苦恼呢!”“那我出一个银元买走它。”结果,学者只花一个银元买走了那尊石像。  相似文献   

15.
残佛     
<正>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那时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鹰,然后起飞,不知去处。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这是佛要痛哭的,但佛不痛哭,佛没有了头,也没有了腹,莲台仅存盘起来的一只左脚和一只搭在脚上的右手。那一刻,陈旧的机器在轰隆隆价响,石料场上的传送带将石头传送到粉碎机前,突然这佛石就出现了。佛石并不是金光四射,它被泥沙襄着,模样丑陋,这如同任何伟人独身于闹市里立即就被淹没一样,但这一块石头样子毕竟特别,忍不住抢救下来,佛就如此这般地降临了。  相似文献   

16.
格郎和的梦──根据基诺族民间传说创作桂雨(回族)河边有棵大青树树下有块鹅卵石格郎和的女人都在这块石上洗衣有个孩子叫天意他把石头搬去玩又找了块鹅卵石替代所有的女人都没有发现他开始凿这块石头凿了七天七夜石里透出片碧绿上面写着天意格郎和的梦──根据基诺族民...  相似文献   

17.
厉声 《民族论坛》2007,(5):13-19
“我们上中学时就从课本里知道了高句(gōu)丽,可对于我们来说,它始终只是个概念。”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因为工作,或许我也不会轻易来到这个与鸭绿江只有一水之隔的边陲小城——集安。从另一方面而言,如果不是因为包括将军坟在内的高句丽王陵、山城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曾经称霸东北亚并持续7个世纪之久的民族的历史也不会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出于研究之需,我曾多次来到集安,也曾不止一次地站到将军坟前,慨叹它的苍凉与壮美,体味每一块石头、每一条斑痕的内涵。“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我相信。  相似文献   

18.
湘西小溪     
湘西因山多而清泉遍布。澄澈的泉水顺山势而下,在狭关隘谷汇集成明亮的小溪,淙淙有声地绕山脚婉蜒流动。溪水流到拐弯处,被四围群山约束,常常形成小潭,潭中则有了一碧群峰倒影,景致异常美丽。苗族、土家族人喜欢就溪而居。村头寨尾的溪中长年立着一蹾蹾象删节号似的石头,距离半米左右,用于过渡。当地人称之为“跳岩”。由于这“跳岩”比架桥省料省钱,比摆渡船省工省时,来去又方便,所以它颇受湘西人器重,只要其中一蹲石头坏  相似文献   

19.
陈白鹭 《民族论坛》2013,(12):50-51
遗产发现地:怀化市沅陵县 “隔河看见花成荫,心想摘花怕水深。丢个石头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这便是沅陵山歌《唱支山歌试妹心》,唱出的男女纯净心灵。  相似文献   

20.
一包庆玉三十二岁,一米八四的个头,蒙古名叫包勒朝鲁,即“石头”的意思。在科尔沁草原放牧的七年中,他的确象石头一样顽强、坚硬,质朴无华。包庆玉一九七六年入伍,在炮连当战士。这个连里出名的“包大汉”才干两年就受到连里嘉奖,并加入了党组织,被连里列为干部苗子。一九七九年初,部队调整人员,连队相继接到了八份命令,六人被提为干部,一人入学,而包庆玉的调令却是到团后勤牧场放牧。对此,大家都没想到,包庆玉开始也想不通。论工作成绩、军事技术、资历,自己完全够当军官的条件,为啥让我当牛倌?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终于想通了。团里总得有人放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