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模式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农民工中特殊的次群体,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模式又将呈现怎样的特点,本研究采用定量的问卷与定性的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基本的讨论。在对桂林市七星区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个维度对少数民族农民工社会支持模式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归纳出非正式支持为主导、同质性高、宏观上民族特色不突出等特点。希望相关的讨论能为增强少数民族农民工社会支持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月会 《民族论坛》2006,(5):10-13
“农民工”是近20年来在中国社会开始流行的一个专有名词。从词语内部构成上看,这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词语,以“农民”作为定语来修饰后面的中心词“工”,这样的语词结构昭示着“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身份上与城市工人的差别。因为被冠以“农民”的前缀,他们得不到城市宽容的接受,是一群游离在城市里的无根的“边缘人”;因为被冠以“农民”的前缀,他们艰难地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面临着种种歧视与不公。2006年初,在21世纪论坛“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专题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永海提出应尽快淡出“农民工”称谓,将之与城镇职工一视同仁;通过为农民工正名,使之尽快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继而,在今年“两会”上,一些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也大声疾呼:摈弃“农民工”这一称谓。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表示异议,认为此举对于改善“农民工”境遇毫无意义。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境遇到底有多尴尬与艰难;为农民工正名,究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课题还是一个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伪问题,本期论坛以此为话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基于城市化这一宏观背景,以及社会分化、社会流动加剧以及异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等微观社会事实,从择偶圈、择偶标准、择偶途径、择偶动机等方面,对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择偶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珍 《民族论坛》2013,(4):30-30
正广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已经拉开帷幕。今年的两会,与往年相比,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既是十八大召开之后的首次两会;也是换届会,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更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各类诉求日益明晰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一次两会。对于全国1.14亿少数民族和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各族群众来说,这次两会的意义更为重大。党和国家明确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民族地区是影响这一目标建成的主要"短板",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2011年3月,全国两会民族语文翻译组组长、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局长李建辉告诉记者,中国7种少数民族语言今年从《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什么?对于来自西藏的政协委员美朗多吉来说,当下对幸福的追求就是希望青藏铁路提速的梦想成为现实。3月1日8时06分,在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后,他抵达北京西站。42小时21分的赴会之行,更坚定了他今年的提案决心。我们看到,在通往全面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中国人对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已不仅是对改善物质生活的追求,同时还有着对维护自身民主权利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今年的两会关注的热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怎样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全国政协11天的会期,2100多位委员的真言良策汇成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提案。会议仅开5天,就有九成以上的委员提交了5762份提案,创了历年新高。这是一串让人惊讶的数字:其中有2400余件提案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800余件提案围绕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1100余件提案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有的话题,所有的提案,所有的争论,在这11天里,讲述的都是与幸福、与发展有关的事。  相似文献   

7.
肖枞 《民族论坛》2011,(4):10-11
从2008年开始,“80后”这一彰显青春和活力的年轻群体出现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名单中。进入2011年,他们开始正步迈入“三十而立”的年岁,不再稚嫩,不再胆怯。在今年两会上,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的80后少数民族女代表轻而易举就捕获了媒体的眼光。  相似文献   

8.
吴端 《民族论坛》2010,(4):28-28
<正>"在一些旅游景点、大型饭店,作为蒙古族文化品牌的长调民歌俨然成了‘劝酒歌’。"今年"两会"期间,蒙古族人大代表鲁孟的《莫让‘唯商业化’使少数民族文化变味儿》的提案得到众多少数民族人大代表的热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兰州市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状况进行了研究,展示了兰州市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况并总结了他们城市生活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这一称呼明显的带有歧视色彩,是一种身份歧视.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各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身份缺失及社会歧视的制度原因,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相关的政策,是农民工身份歧视的社会根源.而农民工在城市具有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农民工自身所吴有的乡土生活影响农民工的身份确认,从而圃化了社会业已存在的身份歧视.社会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和机会平等,政府有责任和义务给农民工创造平等竞争的公平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真正地实现机会公平.而要达到真正意叉上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户籍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民族之间交互式的融合是中外民族关系中永久的主体。当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的产生、发展、壮大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同周围的少数民族之间保持着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关系。正是因为汉族中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成份存在,汉族的风俗、方言才如此复杂多变,汉文化才如此绚丽多彩。也正因为汉族同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在血缘上相互吸纳,地缘上交错杂居,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才如此坚不可破。  相似文献   

12.
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否很好融入城市社会,是关系到城市社会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稳定的重要问题.他们在城市经历了"从流入到生存、适应再到融入"的过程,但从总体上说仍只是部分地融入城市社会.作为少数族群,他们的族群认同带有一种强烈的"选择性",极大地促进了族群内部的整合,但不利于城市社会各族群之间的融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不断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既遭到了来自社会的排斥,也在不断进行自我的限制,从而使其社会融入困难重重.应该大力构筑以融合为中心的社会政策体系,但不能对少数民族"一味"地实行保护政策,否则会形成"隔离"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11,(4):8-9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文化建设与保护的话题,仍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和重点议题,其内容涵盖艺术教育、影视戏剧、新闻出版、民族文化保护推广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既包括历代王朝对民族地区的法律调控及政策、民族政权制定的法律规范、无文字民族的习惯法等静态内容,又涵盖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与现代化等动态内容,是源于过去、融合现在、影响未来的民族文化基因。在三次民族大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主动继受和吸纳中原法律文化的思想、制度和经验,并结合本民族特点作出变通与创新,为中华法系注入了活力。当下少数民族正逐渐由前现代的熟人社会走向现代的法治社会,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现代化不可避免。考察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的起源与流变,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民族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大批涌入城镇打工,这些进城农民在为城镇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农民务工工资的拖欠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笔者对湖南湘西自治州、怀化、邵阳、永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出打工民工较多的地区初步调查显示,目前拖欠民工工资金额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阻碍农民增收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本文从调查掌握的现实情况入手,试图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一些深层次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一、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1、直接原…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这其中社会关系无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也会伴随民族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社会开放性与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加,民族关系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发生变化,民族之间会形成相互依赖和趋向融合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使各民族的传统和异质性发生碰撞和交锋,同时社会结构转型也是社会利益的调整,因此民族之间必然会发生文化价值和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论坛》2012,(4):36-36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两会期间,湖南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学习两会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阳春三月,两会召开。全国各族人民代表委员聚首北京,审查、审议和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商国是,话民生,献计出力,坦诚直言。两会上,厚达118页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当然也会引起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特别关注。凡涉及民族地区进  相似文献   

19.
《民族论坛》2011,(4):6-7
阳春三月,两会召开。全国各族人民代表委员聚首北京,审查、审议和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商国是,话民生,献计出力,坦诚直言.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论坛》2012,(7):33-35
<正>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年一度的国是盛会在春风送暖的三月于北京召开。关注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依然是2012"两会"的重要热点,不少议案提案对民族地区的民生发展、教育文化、传统产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