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开放型经济对中国软实力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当前,中国软实力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硬实力与软实力发展明显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应从改善国家形象、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提高塑造国际机制的能力等方面加强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略论国家安全视野下的中国软实力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三标 《天府新论》2009,(2):106-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促成了国家安全观的转变,国家安全的要素从军事、政治拓展到了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制度、精神及社会方面,国家安全的获得不仅仅在于物质方面的"硬实力",更在于精神方面的"软实力",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现崛起的重要指标,综合运用"软实力"和"硬实力",采用多种手段并重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各个民族国家的共识.中国软实力建构面临着威胁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大举入境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网络文化传播竞争挤迫着民族文化滑向"边缘化";放纵无度的消费主义思潮的全球性扩张对主体价值观的冲击;西方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兴风作浪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损害.当前,国家软实力建构范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民族意识,以文化自觉来引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路径;二是重构主流意识形态核心话语体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主体价值观;三是倡导"和而不同"的国家安全模式.优化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丰富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内涵,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本土化的语境下,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国家软实力的概念、构成要素、文化软实力、区域软实力及其建设路径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了对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中国化",增强了软实力理论对中国综合国力研究的解释力,对进一步促进我国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全面提升我国软实力水平,应将文化软实力和区域软实力纳入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理性分析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优势与约束条件,统筹国内外软实力建设,努力实现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从约瑟夫.奈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之后,软实力理论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之一。软实力理论的提出使长期以来隐伏于国际关系间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等方面的暗中较量公开化、明晰化和理论化。国际竞争既是一种硬实力的竞争,又是价值观念、制度、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国家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以非强制方式运用全部资源以争取他国自愿理解、认同或合作的能力。回顾并剖析美国软实力的发展历史和形成规律,对促进中国软、硬实力的协调发展与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广军 《理论界》2009,(1):156-158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并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文化力作为有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并逐渐取代资本成为国际问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则必须在壮大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的同时,大力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其战略思路是:提升文化凝聚力是其根本路径:增强文化创新力是其关键因素:扩大文化传播力是其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主权国家之间封闭的疆域,促使全球层面上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以经济、军事、科技为代表的硬实力竞争,同时,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文化软实力所表现出的强大辐射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凸显出来。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十七届六中全会中积极部署文化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通过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之魅,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性入手,分析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论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和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下,通过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具体途径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7.
王霸之说是先秦诸子在诸侯争霸背景下提出的政治概念,却与当今社会流行的软实力理论有着相通的思想内涵。王道推崇以德服人,可与软实力对应;霸道强调以力服人,可与硬实力对应。就思想主流而言,古人认为王道将伦理感召和道德震撼作为治道,其力量来自百姓的诚心拥护,具有硬实力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而在实际运作中,王霸兼用,软实力与硬实力并重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民的主要方式。与西方意义上的软实力不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软实力首先强调的是自我完善,通过自身表率,给民众、社会及他国以正面影响,最终使得社会和谐、天下安定。软实力的作用不在于控制他者,而是取得与他者的共生共赢。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的建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是协调社会利益、表达民众诉求、引领国家进步的关键力量。全球化背景下,政党必须在做好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注重自身软实力建设。政党软实力主要包括价值观、包容性、亲和力、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世界各大政党在软实力建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我们党应当重视软实力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吸引力、社会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在国内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在国际上争取更多政治力量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软实力理论的提出,为研究国家实力与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和创设国际机制能力是一国对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在注重自身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更需要增强自身软实力的建设.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思想提供了一套不同于西方的国际关系话语体系,是中国外交软实力建设的显著标志;同时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机制构建,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进一步提升对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这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文化生产力、能够保障国家传播力以及能够提升国家影响力等几个方面。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以及中国传播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壮大,国际文化软实力格局正面临着新一轮重构,中国应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