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不同人群、不同岗位对退休年龄的期望不一,权益诉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希望“早退”,有的希望“延退”,由此形成“挺退派”和“延退派”两大阵营。  相似文献   

2.
采食野菜是一种古老的习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和方法。贫穷的年代吃糠咽菜是为了节省粮食,“糠菜半年粮”嘛;“三年困难时期”低标准也曾“瓜菜代”,以菜代粮;生活好了营养过剩,为了健康就讲究回归自然,绿色食品,有意识地“代瓜菜”,是为了健康。不同的年代,为了不同的目的吃野菜。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成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因为“成功”往往与人生理想联系在一起,所以,具有不同的人生理想的人会用不同的意思来解释成功。在现代社会,大部分家长、教师喜欢将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具有一定权力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等视为“成功”。认为只有获得这样的成功,孩子将来才能有人生幸福。那么,  相似文献   

4.
大勇 《现代交际》2002,(4):12-13
小时候一提“清明节”,总是跟祭扫烈士墓联系在一起。站在墓前,想像着长眠在地下的烈士,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对死亡的莫名的恐惧。 其实人的死亡和诞生一样,都是天地的造化,自然而然的事情。古时候,人有等级区分,就连对死的提法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缘,庶人曰死。对死的通用别称更多,如“气散”、“数尽”,如阴阳家所说的“就术”、“星殒”,道家所说的“返真”、“登遐”,佛家所说的“溘然”、“涅 ”等等。此外,死因不同说法亦不同,英年早逝叫“夭折”、“夭昏”,享年高寿叫“寿终正…  相似文献   

5.
兰岚 《现代妇女》2014,(8):299-299
《大学》是儒家重要经典,曾经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与社会政治产生巨大影响,历代诠释者通过对《大学》文本的诠释,表达对社会和时代问题的思索。本文通过对“大学”“小学”的区分,及“新民”“亲民”的不同理解,可以揭示不同时代的儒者不同的理解思路,进一步发现其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凤洲 《公关世界》2009,(12):66-67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历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不同的观点与认识,不同的学习与教学,不同的追求与取舍,各有各的说法。在这些人看来是好的作品,而在另一些人眼里或许就不是好作品。所以就有了“北碑”和“南帖”之别、“妍美”与“朴拙”之分。即便是历来能够公认的“神品”、“逸品”、“能品”的赏评标准,在今天的审视和把握中,定位也是因人而异的。就我自己的看法来说,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具备五种素质,(按观赏顺序)即:干净、传神、承古、赋新、文美。  相似文献   

7.
谈笑     
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笑脸相迎”,“满面春风”,“满脸堆下笑来”,证明笑和脸的关系。“启颜”,“霁颜”,“笑逐颜开”,文气了些,说的却是同样的关系。“笑面虎”,“笑在脸上,苦在心头”,情况不同了,“反映内心”云云,要重新研究了,可是“面部表情”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8.
顾怀平 《职业》2023,(4):23-25
“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职业学校“三教”改革的实施路径与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密切相关,不同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对应的实施路径不同。本文以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分析了“三教”改革实施策略的设计原则,阐述了“三维六径”的“三教”改革实施策略,对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卢迎辉 《职业》2011,(6):136-136
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一、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要把“以课本、教师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  相似文献   

10.
看人如看山     
前些年看了部电视连续剧,名字虽然忘记了,但主题歌中那两句很有韵味儿的话却记忆犹新,那就是:“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是的,“山还是那座山”,然而,假若角度和立脚点不同,你就会得到新的完全不同的感觉。正如苏东坡《题西林壁》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0,(8):16-17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就关系百姓生活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养老保险”超过前两届冠军“反腐倡廉”,首次名列网友关注热词排行榜榜首。“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对建立完善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水平、解决具体养老问题的观点和建议,表现出了对养老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唐力忻 《职业时空》2008,4(3):17-17
英语分层教学指打破班级界限,按学生原有基础重新编班进行教学,“英语课内分层教学”是在原有班级内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原有英语基础差异,创设不同学习情境,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让所有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灵活应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实施难度较大。如何解决基础较差同学跟不上教学进度的难题?让基础好的同学“吃得好”、基础中等的同学“吃得饱”、基础差的同学“吃得了”,改变现有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英语教学模式,实行英语课内分层教学与训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走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本指猎狗;现比喻受坏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在古代“走狗”一词,是中性词。如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里“走狗”是指一般的狗或猎狗,不存在贬褒意义。但是,古今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对“走狗”一词解释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渲染气氛,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导入,将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导言的设计多种多样,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还要与时俱进,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出现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经济出现“爆炸性”增长,还是这片土地和这些人,竟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更让人相信“制度变迁”之伟力。但经济“起飞”的同时,贫富分化的“库兹涅茨倒U型”也使社会的撕裂感更加明显,“新三座大山”再度压得弱势群体喘不过气来,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不升反降,经济和社会的内涵式发展似乎已出现“瓶颈”,需要“第三次思想解放”,甚至又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突围。  相似文献   

16.
正面思考     
阿俊 《职业》2012,(10):42-44
一个哲人对悲观和乐观进行了这样的比喻:有半杯水,悲观者说“只剩下半杯了”,乐观者说“还有半杯呢”。同样是半杯水,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态度和情绪。不同态度,不同命运。  相似文献   

17.
“红楼之歌”效应———谈公关捐赠战略□黄越在公关交往活动中,捐赠可以说是公关整体的一种天然性动机行为。区别只是“送”的结果不同,这不同的结果又取决于不同送法,而不同的送法才显出策划的高下。本文以“红楼之歌”的唱响为例,略说“公关捐赠”的一斑。1990...  相似文献   

18.
“扯谈”也有益萧重周闲聊,闲余聊天之谓也。北京人称“促大山”,四川1人叫“摆龙门阵”,湖南人叫“扯谈”,也许在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叫法。在许多人看来,这不过是市井居民于百无聊奈之中消磨时光而已,并无什么益处。其实,凡事不可绝对化。“扯谈”,对于离退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矫正职高“后进生”行为偏差的策略,提出采用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找准方法,对症下药;激发“后进生”的潜能,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成才观念;以智导其行,帮助“后进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对不良诱因的抵抗力等几方面策略,纠正“后进生”的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20.
非常声音     
“这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能成功,不能挫败。”;“没有管好家属,是我做人最失败的地方。”;“中国,拆呐!(China)”;“别让全世界笑话中国足球!”;“(行贿)价钱不但因学校和课程的不同而大不相同,也会受到行贿方式的影响。当然,学院越有名,价钱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