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处于欧亚大陆中间带的中亚,占据着重要的地缘位置、拥有着丰富的能源及矿产资源。而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其面临的能源短缺及采取的能源进口多元化措施,已使其与中亚能源合作成为现实。本文即从分析中国与中亚能源现状入手,通过探究制约我国与中亚能源领域的合作所面临的深层矛盾,以期提出些许化解矛盾、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包括中亚5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伊朗北部、巴基斯坦北部、蒙古和中国西部的中亚地区,一直被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称为世界地理的枢纽,是掌控欧亚大陆的关键。而中亚5国包括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的作为世界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本身的绿色环保和安全可靠是很多别的能源所没有的。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在的新疆在国内属于是一个天然气资源丰富区域,同时又是从中亚进口天然气必经之路,本文就主要针对兵团天然气的市场规划作一个简单的分析,站在客观的角度探讨天然气资源的相关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俄美在中亚能否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深刻影响了这一地区战略态势。中俄美是中亚地区最有影响的三个大国,三国在中亚地区已成鼎立之势。中俄美都将中亚视为有重大战略利益的地区,三国都将在中亚保持长期存在。未来三国关系如何处理对中俄美都将是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本文探讨和分析了中俄美三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各自在中亚的态势、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合作的可能性。一.背景中亚地区是冷战结束后新出现的一个独立地缘政治空间。这一地区以其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受到重视。但总体而言,在“9.11”事件之前,这一地区对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和欧洲国家仍是一个在地理和心理上都遥远和荒凉的存在。“9.11”事件以爆炸性的方式把中亚推到了国际关注的中心,中亚地区从国际战略舞台默默无闻的后方成为它的前沿,也成为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已经成为新疆与中亚各国警务合作的重要内容。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大了对涉外警务人员的需求、也提高了对警务人员外语水平的要求。结合新疆公安院校特点,建设有地域特色的警院俄语教学模式是为中亚国际警务合作培养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公安院校外语人才的培养,应面向国际警务合作及涉外警务工作,以此作为输送人才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列勋  纪军  张金锁 《管理学报》2008,5(5):625-626
西部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富集地和战略接续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中的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西部大开发伊始,即把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重点支持西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等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社会总体和谐下仍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尤其是水电能源、矿藏等自然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处理资源开发中的利益矛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按照"兼顾、统筹、分享"的原则调整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且贸易额连年大幅度增长,但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双方应通过"上合组织"和地缘近邻关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加快体制改革,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协调与相关大国的关系,联合打击"三股势力",妥善解决贸易差额,以此促进双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通过对新疆文化与中亚各国文化的比较分析,指出了新疆文化与中亚各国文化中相通的地方,阐明了通过文化融合来推动新疆企业在中亚市场发展的观点,并就如何通过文化融合采寻求新疆企业在中亚市场发展的通道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韩国是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对化石能源依存度高,经济结构以高耗能、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产业为主。因此,韩国成为世界上第九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且增长速度极快。为改变碳排放大国的形象,韩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推出了一系列的"低碳、绿色增长新政":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存度;加速对再生能源的研发,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从身边点滴做起,倡导国民低碳绿色生活。这一切对我们的发展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也是密切与中亚国家联系,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桥头堡。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地理和现实经济交流的需要,中亚国家的安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新疆有影响。因此,完善新疆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必须将中亚因素考虑在内,注重加强国际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新疆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能源约有60%的油气进口需要经过海上运输,依赖进口的程度不断扩大,其中有大约90%需要经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一旦中美之间爆发军事冲突,美国将封锁中国的海上运输,届时中国的"海上能源生命线"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倘若中国能够在能源供应方面,改变供应链的结构,分别从北亚、中亚、南亚及东南亚等陆上比邻地区以及海域探勘的油气  相似文献   

13.
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开发程度,降低成本和加强国际合作,是合理利用资源,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的全球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今,能源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水电资源及水电资源开发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而且对世界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亚毒品贸易不断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我国"十二五"时期增强能源供给能力,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本文在阐述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具体路径:加强能源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能源自主创新;增强能源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形成合理的能源产业结构;要积极发展新型电力;建立并完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继续扩大能源国际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7.
李明 《经营管理者》2012,(6X):245-245
<正>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既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又是一个能源紧缺的大国,面临着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战略地位极其突出。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环境和增强企业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要素"与"产出多样性"双重约束,提出一种新型的生态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变动指标,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区域能源绩效。研究发现:我国能源尚未实现由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型,呈现"上升—下降—下降—回升"的演进态势;能源效率的总体差距趋于加大,地区间和地区内均不存在收敛现象,区域间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是主要贡献因素;忽略非合意产出将导致全要素能源生产率指标被高估,尤其是能源使用技术进步率的高估现象更为明显;我国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实现累积性增长,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能源效率并未出现"追赶效应";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由"不平衡导向"向"协调导向"转变,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并未出现"协调发展"与"加速增长",四大地区普遍呈现增速放缓态势,东部归因于技术进步速率降低,中部、西部和东北则归因于技术进步速率下降和能源效率下滑双重影响;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速峰值区由珠三角和长三角向京津冀转移;资源型省份陷入"资源诅咒",生态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能耗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面临的形势严峻,火电等传统能源发电增和受限。水电开发又带来移民、农田保护、航运、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为保证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给子孙后代留下有限的资源,全世界都在积极开发新的能源,特别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本文对哈尔滨市风能设备的开发状况作了分析,并对哈尔滨市风能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两种不同领导体制的鲜明对比 长江是我国笫一大河,是世界第三大河。水能资源居世界之最,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开发基地。开发长江干支流富集的优质能源,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历来为党中央、国务院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