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经典城乡"推—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市之间的"推—拉"模型,对中国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决定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是城市拉力和推力之间的"推拉差",只要特大城市"推拉差"值为正,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现象仍旧会持续,在特大城市人口容纳量有限的前提下,政府调控是必要的。政府在人口调控政策制定时应该注重人口流动的内在规律,从人口流动的根源入手,在调控时一方面应该利用产业转移等措施来降低特大城市拉力,而非一味地通过行政手段提高推力;另一方面应该提高特大城市周边城市的拉力,以实现分流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吴昊天  谭春晓 《城市》2010,(11):43-47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天津城市快速发展,新建筑、新街区竞相涌现,并在滨海地区建立起了全新的城市。目前天津面临的各类城市问题,如外来的新城市人口、旧街区整治等均与以巴黎为代表的西方特大城市有可类比之处。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针对城市病等问题,国内很多特大城市重新开始实行严格的人口规模控制政策,引起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梳理了已有研究中关于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代表性观点和主要争议。总体上,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生产效率、公平性、环境容量及手段论等角度出发探讨人口规模控制的必要性;支持对人口规模进行控制的学者在应该控制哪些人的流动以及如何控制上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本文在对已有观点进行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提出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应该从全国层面入手,取消户籍限制和大城市的特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正在逐步改善,然而城市交通矛盾却越来越突出,部分特大城市交通问题严重恶化,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问题,甚至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城市交通制约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战。破解大城市交通困局的根本出路在于在"重新分配路权"的基础上构建公交车、自行车和行人等多元化绿色交通体系。一、从路权分配高度创新交通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5.
王新涛 《城市》2011,(7):59-62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特大城市集聚功能的日渐强化,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虽然提出加快特大城市的有机疏散,但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在特大城市内部地域空间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格局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快速交通技术成熟的情况下,通过陕速交通引导特大城市进行人口、产业和功能的有机疏散,可以有效地促进特大城市要素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实现承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沈宏婷 《城市观察》2018,(1):100-106
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南京被定位为长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赋予了南京独特的地位。从规划内容来看,南京被赋予了带动南京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辐射带动淮安等苏北地区的发展、促进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的融合发展等多重含义。但从南京自身来看,其发展中存在经济集聚效应不显著、空间辐射能力不足、国际化功能不全、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生态保护压力较大等问题阻碍了南京城市功能的提升。南京必须在原有的城市功能基础上,不断强化其创新型、枢纽型、开放型、服务型、生态型的新功能,从而真正肩负起国家所赋予的东部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中唯一的"特大城市"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特大城市跨世纪发展的问题、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特大城市的特征 特大城市作为现代工业的载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工业和商业集中地,工业门类齐全、工业技术先进、科技人才集中、实验设备先进,是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聚集地。特大城市商业发达,服务业完善,利于商品的比较和流通;信息灵通,金融业发达,资金周转快;特大城市大多是其所在地域或所在国家的政治中心,在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和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另外,特大城市能够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共同发展,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以此来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  相似文献   

8.
特大城市生态控制线管控制度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岱霖 《城市观察》2015,(3):164-169
建立完善的生态控制线制度已然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广泛共识。本文以生态控制线管控的先行城市——深圳和武汉为例,总结和反思了两个城市生态控制线管控制度的特点与不足,提出控制线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粗放式的线内建设指引和允许建设项目划分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缺位是目前困扰我国城市生态控制线管控的主要问题。广州作为我国第三个即将实施生态控制线管控的特大城市,总结了广州生态控制线的实践探索,建议从创新规划途径和实施保障措施两个方面破解上述难题,以期为我国其他特大城市生态控制线管控提供更多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9.
研究东京、伦敦、纽约、巴黎、莫斯科、首尔等国外特大城市面对人口压力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东京以"规划+引导"等多种调控手段综合运用,实现人口与城市发展相匹配;伦敦打造新城,实现"就业人口与居住职能"同步平衡疏解;纽约注重标准把控和规范管理,以经济杠杆实现人口自发调节;巴黎采用"登记+社保"的模式,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莫斯科动态调整城市人口密度,通过中心城区拆迁改造实现市区人口向郊区扩散;首尔"疏""堵"结合,通过搬迁中心城区行政机构引导人口梯度疏解。国外大城市人口治理的经验,对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继敏 《城市》2011,(12):74-79
北京在奥运会之后,提出了建设"三个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对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围绕"绿色北京"、"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命题,绝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城市建设的资源环境管理、生态科技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对于"绿色北京"精神层面的问题关注不足。有文章曾指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障碍是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冷漠的环保意识,即生态文化培育的不足。本文主要讨论北京生态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客观地说他们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但是,毋庸置疑,流动人口的问题,意义却极为重大。它涉及一个城市在将来能否持续发展、文化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经济能否良性的发展等基本问题。南充市作为川东北特大城市,它的发展与该市的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息息相关,该市流动人口既对该市有利,也对该市有弊。由此,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运用相关的专业方法,对南充市流动人口利与弊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朱鲤 《交通与港航》2009,23(2):37-40
综述城郊乡村旅游兴起的原因、乡村旅游交通相关研究背帚等方面,并对城郊乡村旅游交通的交通特征、规划思路以及解决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我国特大城市的交通发展为研究背景,结合某城市乡村旅游的交通规划实践,构筑城乡互动的都市旅游交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左正  聂小桃  胡锋  李浩强 《城市观察》2011,12(2):158-166,185
本文分析了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栽力的相互关系,提出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对区内已有资源存量的依赖性将越来越低,而对经济资源的倚重渐大,并与自然资源形成互补关系。特大城市因其规模和经济实力,比一般城市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可以提高城市综合承栽力。  相似文献   

14.
朱志刚 《城市观察》2011,(4):166-171
"城市村落"的概念提出,是对"城中村"概念的一次批判性反思。"城中村"问题的研究,正如其概念一样,形成了单一性、二元对立的研究模式。本文拟就广州城市村落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现存状况的分析,探讨广州城市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模式及注意问题,并提出"城市村落"的研究应从人文关怀之意义出发,更侧重于对其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德平 《城市》2007,(2):28-32
一、能力政府:特大城市视阈下的空间定位、目标模式与基本品质 所谓能力政府,就是指"能够有效运用公共权力与制度资源,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创造公共物品的政府".在特大城市的视阈下,由于城市经营和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城市政府行政的效率需求,能力政府显然是"能本"取向的政府,它要求的是政府能够以科学、民主、法治的行政方式和手段,有力、有效、有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公共福祉,促进城市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珺  李威 《城市观察》2016,(5):5-16
本文在改进Duranton提出的产业变动指数的基础上,对我国2003-2013年281个地级市的就业数据进行了分行业、分类型与分时间阶段的测量,发现随着时间阶段的推进,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动指数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城市规模越大,产业结构变动指数越高。此外,不同类型的城市之间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就业流入与流出产业中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尚不十分明显,这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特大城市并没有从聚集转向全面扩散。因此,建议我国城市在下一步的发展政策中,要注意在提升特大城市新产业成长与产业扩张能力的同时,加快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特大城市中产业的加工制造生产环节外移,促进其与周边城市之间形成良好的分工与互动,从而实现城市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龚轶  丛晓男 《城市观察》2021,75(5):127-138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是国家公共安全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作为超大城市和国家首都,北京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方面的模式与经验具有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文章从公共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基层治理机制、公共安全专项行动、新技术应用、多元共治和区域协治等方面梳理了北京公共安全治理的一系列布局和举措,并进一步总结和分析了相关经验.对于超大、特大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工作,要在战略高度上进行研究和布局,扎实推进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紧密融合公共安全治理与城市综合治理工作,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龚轶  丛晓男 《城市观察》2021,75(5):127-138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是国家公共安全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作为超大城市和国家首都,北京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方面的模式与经验具有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文章从公共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基层治理机制、公共安全专项行动、新技术应用、多元共治和区域协治等方面梳理了北京公共安全治理的一系列布局和举措,并进一步总结和分析了相关经验.对于超大、特大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工作,要在战略高度上进行研究和布局,扎实推进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紧密融合公共安全治理与城市综合治理工作,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城市》1994,(2)
哈尔滨是我国特大城市中最年轻的城市,城市建设史还不足百年,但已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貌的瑰丽城市。整个城市面貌不同于我国传统旧城,旧建筑风格具有异国色彩的基调。因为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受地方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黄海 《城市观察》2010,(6):186-192
"街角青年"是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他们具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特征,形成了与城市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城市边缘亚文化,介乎主流文化视角下正常社会化的"白色"青少年和走向犯罪领域的"黑色"青少年之间,甚至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因此,城市社区如何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边缘青年,关注边缘青年,理解边缘青年,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