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奎松  张弘 《领导文萃》2010,(8):125-130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自2008年1月出版以来,在史学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对两党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条分缕析,将国共关系史的研究推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以下是对这本书的作者,著名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的访谈。  相似文献   

2.
吴筝 《领导文萃》2007,(1):75-79
在国民党中,戴季陶是一位比较有眼光的政治家。他曾做孙中山的秘书达12年之久。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他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反共活动。先后发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文章,是国民党内的“理论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尽心辅佐蒋介石。1949年2月在广州寓所服食安眠药自杀。  相似文献   

3.
尹钛 《领导文萃》2011,(10):40-41
国共争雄,国民党为什么失败?共产党为什么胜利?国民党是输在“体格”上,先天有不足,后天又失调。它的组织架构远远不如共产党严密。  相似文献   

4.
王勇 《领导文萃》2009,(8):57-61
发起于1947年5月13日的孟良崮战役,从一个侧面预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全面崩溃。位居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被誉为“抗日铁军”的整编第74师,竟不敌“土八路”,不仅成为第一个被歼的国民党军主力,也成为国共双方在华东前线的重要转折点,给孟良崮一战披上最神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国共争雄,国民党为什么失败?共产党为什么胜利?国民党是输在体格上,先天有不足,后天又失调。它的组织架构远远不如共产党严密。以组织架构来说,国民党在1924年改组之后,仿照俄共的  相似文献   

6.
台独首领廖文毅 廖文毅,“台湾独立”的最早鼓吹者之一。1910年出生于台湾云林。30年代初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工学院,1932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密歇根大学工学硕士、俄亥俄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廖文毅任台北市公共事业管理处处长,并创办《前锋》杂志。1947年,他主持成立了“自治法研究会”,开始鼓吹“台湾独立”。这时,廖文毅受到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二二八”事件发生后,他被圈进了通缉名单,只得仓皇出逃。  相似文献   

7.
李欣  王凡 《秘书之友》2008,(3):32-34
杨尚昆接手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一职刚两个月,他在延安的外事活动中屡有接触的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前往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与国民党代表、美国代表一起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离开延安前,叶剑英到毛泽东那里为杨尚昆讨了一张中央军委秘书长的“委任状”。  相似文献   

8.
张磊 《领导文萃》2014,(10):66-69
1948年11月12日,在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之际,一代老派幕僚陈布雷在服用了大量安眠药之后,走完了他的悲情一生。他从21岁开始步人上海报界,以文笔犀利、思想尖锐、见解卓越、时评文章为时人称颂而名满天下。随后人幕蒋介石,素有“总统文胆”“领袖智囊”之称,并“直接间接影响了二十年的中国政治”。陈布雷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变,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决策与信息》2006,(10):52-53
综合台湾《新新闻》等媒体报道,台湾国民党“立委”、“爆料大王”邱毅,自从电视上出示“揭弊”照片开始,已经造成多人身陷危机,从陈哲男到马永成,到阿扁老婆吴淑珍,一直到现在的“驸马”赵建铭的台开案,他的爆料已使民进党体面无存,可以说,如今的邱毅已经成为陈水扁最痛恨的人。而他爆料的真实性,使得马英九都称赞他是“揭弊祖师爷”。最近,这位“揭弊祖师爷”又爆料:陈水扁拥有1.7亿新台币的密账。  相似文献   

10.
和静钧 《领导文萃》2007,(10):96-98
像是约好了似的,2007年2月,各地政府领导人和党派领袖掀起“退”潮:韩国总统卢武铉宣布退出执政的开放国民党,意大利总理普罗迪率其内阁向总统递交辞呈,在中国的台湾地区,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卸下党主席一职,而英国的布莱尔唱起的“退”  相似文献   

11.
龚炯 《经理人》2012,(6):94-95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学成回国后先入台湾政治大学任教,后进入政坛。先后担任蒋经国秘书、“总统”府顾问、法务部长、台北市长和国民党主席,直至台湾地区民选“总统”。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2月11日,被国民党视为蒋介石亲信的国民党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兼七十二军军长郭汝瑰率部在宜宾起义。此举,截断了胡宗南集团由四川逃向云南、缅甸的退路,从战略上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扼守长江,确保叙沪,巩固川南”的最后挣扎。起义通电一公布,蒋介石在台湾气得浑身发颤,捶胸顿足。跟随傅作义起义的参谋长郭宗汾激动地说:“快了,快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都起义了!”  相似文献   

13.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在八年抗战中,因“违抗命令、擅自撤退”而被蒋介石处决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只有山东省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副司令韩复榘。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27日,被台湾视为2012年"总统"选举前哨战的"五都"选举揭晓,国民党保住台北、新北和台中"三都",民进党在高雄、台南"二都”.民进党在高雄、台南“二都”大胜,总得票数比国民党多41万。客观分析选举结果及原因.对于正确分析台湾社情民意变化、把握两大党发展动向、判断2012年“大选”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三流海军”到“一流海军”——建设世界最强大海军 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梦想。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展的洋务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学习西方坚船利炮、建设现代海军的强国运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当天,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命令:“以红旗另角镶青天白日,日有十二芒为海军军旗。”  相似文献   

16.
意见相近的“浅蓝”要来,见解不同的“深绿”也欢迎来。面对至繁至巨的两岸难题,政治禁忌一个个被冲决,艰难处境与不容轻视的民意,终于逼出两岸执政党的大格局。在去年12月22日第四届国共论坛闭幕式上,吴伯雄与王毅分别代表己方,道出对“见解不同人士”的欢迎与期待。  相似文献   

17.
陶涵  林添贵 《领导文萃》2009,(17):95-99
邓小平表示,中国的统一是一件世界大事。邓小平宣称,当蒋经国依然健在时,“中国的统一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有过两次合作的经验。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不会有第三次的合作。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相似文献   

18.
史健 《领导文萃》2008,(21):50-53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等。而惟一没有被收录的。也是后来鲜为人知的评论是——《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19.
《经营管理者》2009,(10):18-19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从中央到县级的负责干部共七千多人参加会议,人们习惯地称为“七千人大会”。这是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0.
才华横溢的陈布雷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且多有争议的人物。陈布雷为人谨慎,也非常熟悉为臣之道,对蒋介石或同僚恭敬有加,无盛气凌人之傲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