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本文基于审计费用对不同类型盈余管理的差异性反映,研究了高管货币薪酬和股权激励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能显著抑制其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降低审计费用对盈余管理的反映系数;但这种现象在高管拥有股权激励的情况下表现较弱。尤其是当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较小时,股权激励反而导致高管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增加,提高审计费用对盈余管理的反映系数。本文通过区分盈余管理的类型,有助于缓解高管报酬有效激励观和盈余管理风险观的理论争议。  相似文献   

2.
何海  李明辉 《管理科学》2001,14(3):42-47
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以使自己获益的行为,它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会计信息不对称、应计制本身的内在特点是盈余管理得以存在的内在原因,而对会计信息监管不力、有关契约的不完善则是其存在的外在条件,盈余管理的动机反映了分红假设、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假设以及资本市场的需求压力。盈余管理尽管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其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滥用。简要论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原因和动机、手法、后果之后,对如何防范盈余管理、提高盈余信息含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3-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公司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发生高级管理层变更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当年存在较严重的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此外,对于发生了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司,如果其控股股东是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所属国企或中央直属国企,则其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大股东的制衡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的幅度也将越小。研究结果还显示,当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时,上述因素对公司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控制盈余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盈余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09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由自由现金流量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是引发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举债对自由现金流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20年里,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且研究大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但盈余管理本身并不完全是一个会计问题,它还涉及一系列的管理和经济问题,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本文从盈余管理存在的条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按变更原因分为常规变更和非常规变更,按继任来源分为内部继任和外部聘任对上市公司在发生变更当年的和前后年份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选取2008-2010年期间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Jones模型和检验模型,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对于常规变更公司,变更当年可能进行了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变更后一年比前一年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②对于非常规变更公司,变更当年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不是显著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变更后一年比前一年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③内部继任和外部聘任的公司在变更当年都进行了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内部继任公司调增的幅度大于外部聘任公司。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影响日益彰显,使其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本文旨在对新会计准则扩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规范盈余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研究学者发现,各个国家的上市公司都存在盈余管管理问题,上市公司在披露有负债契约违约情况的上一年度,内部人员作出了调增盈余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违约发生年度,上市公司预期有调减盈余行为。此文中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提出了治理和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司在获取银行信贷的过程中会通过盈余管理以满足会计业绩审核要求的行为已得到学者们的关注, 但现有文献尚未研究公司在获得一定的银行借款后是否会继续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超额银行借款.本文基于该问题, 以2003年~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维度, 考察了盈余管理行为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正相关;进一步, 在考虑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之后, 发现金融市场化弱化了应计盈余管理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正相关关系, 但增强了公司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得更多超额银行借款的行为.本文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行为出发, 同时结合金融市场化程度, 拓展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信贷资源配置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分析了我国银行业是否存在基于规避监管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探究了其与应计盈余管理手段的替代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业存在基于规避监管的动机,针对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进行整体真实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且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对后续银行监管者在政策制定和监管实施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针对该现象,本文从盈余管理动机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本文采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3年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分布特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仍然存在很强的盈余管理动机,而且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有文献中对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存在机会主义和信号传递两种不同的假说。文章利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18年数据,考察了真实盈余管理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实盈余管理与债务融资成本呈显著正向关系,这表明管理层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提高当期会计盈余并不会帮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债务资本,反而会导致债务融资成本上升。因此,债权人会对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予以惩罚——对这些企业索取更高的补偿。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以后期间的公司价值和经营绩效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以牺牲企业未来的发展来满足短期财务目标的短视化行为,而债权人会对这一行为作出负面反应。上述结果表明,机会主义假说更能解释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且,债权人能够识破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文章还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真实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的正向作用仅存在于非“十大”审计的公司中及企业家诚信水平较低地区,且这一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研究可以从债务成本的角度提供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从而扩展会计信息与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我国的证券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笔者通过分析其危害,提出对其进行规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管理者异质性基础上,运用相似吸引理论,研究了高管团队垂直对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种关系如何受到管理者权力和激励、控制人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长—总经理性别和学历差异会导致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董事长—总经理任职时间差异则有助于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而董事长—总经理年龄差异则不会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垂直对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关系受到了总经理权力和激励、控制人性质的影响.本文为盈余管理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乃至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发展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英 《经营管理者》2012,(7):92+171
<正>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人员为了获得某种私人利益,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所进行的披露管理。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公司盈余管理主要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盈余管理的动机决定了盈余管理的行为,即虚盈实亏,隐瞒负债。许多人将盈余管理视为"会计戏法",足见其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具体来说,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定资产折旧。《公司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九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大唐电信为例,结合新会计准则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规定,发现企业存在通过计提减值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通过大唐电信的盈余管理操作,明确了当前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同时得出出我国当前会计准则仍需完善,监管部门应加强其监督力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准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有些具体准则仍然为企业留下了盈余管理的可操纵空间.本文侧重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可能性的一面,旨在揭示管理层可能的盈余管理途径,以起防范之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侵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投资者、债权人、证券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幅度越来越大,问题也日益增多。而适当控制盈余管理的行为,可提高盈余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