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略论义和团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它首先从山东兴起,迅速蔓延直隶,席卷华北,影响所至,遍及全国,震撼中外。它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有各阶级各阶层参加的民族自卫战争,其中甚至包括一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清军将士、封建官吏和士绅。义和团的英雄儿女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势危如累卵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肩负起保卫祖国、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颂歌,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和中华民族无限蓬勃的生气,而它所焕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独具异彩,永垂青史。义和团运动所焕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表现在义和团民反对洋教侵略、反对  相似文献   

2.
论义和团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义和团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刘志义义和团运动时期,作为老牌帝国主义的英国在策动对华侵略和镇压义和团运动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这一时期英国的对华侵略政策作一概述。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和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导致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190...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我国史学界正在对义和团运动开展热烈的讨论。有些同志认为这次讨论是冲破禁区,解放思想,敢于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历史功过,出现了令人振奋的新气象。另一些同志则指出,“有些文章对义和团运动的落后性封建性谈得较多”,“讲义和团的消极面多了”,认为“对它的落后面大肆渲染没有必要”,“只讲义和团笼统排外、封建蒙昧等,容易导致对义和团的否定”。究竟应当怎样估价,关系到今后对义和团运动研究、讨论的健康发展,理所  相似文献   

4.
由山东大学、中国史学会、上海大学、中国义和团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0年10月18日-19日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德国、俄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90多位学者参会,共提交论文57篇.本次会议采取全体与分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讨论,共举行两场全体会议和四场分组会议,同时还有10月20日在上海大学举办的一场专题讨论会.与会代表围绕"义和团: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就义和团运动的起因、组织源流及评价,清政府与义和团,报刊舆论与义和团,义和团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义和团运动时期西方在华传教事业以及列强军事侵略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研讨.兹将各方学者的主要观点加以整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一九○○年发生于中国北部的义和团运动,究竟是一次原始的反帝爱国运动,还是同时具有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性质?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的问题。近三十年来,史学界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义和团既反对帝国主义,同时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义和团运动具有反清武装大起义的性质。有的更进一步认为义和团“主张打倒清朝皇帝和贪官污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义和团英雄们看来,‘大清亡,中国强’,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自发进行的原始的反帝爱国运动。给它以既反对帝国主义同时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评价,是不符合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实际的。本文着重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它的性质与作用,历来存在着分歧的意见.李时岳先生所撰《义和团运动再认识》一文,对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运动过程及其后果等等,作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对之持否定的意见.同时,该文对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斗争,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观点鲜明.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予以发表,并期望学术界能就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晚清以降,自从外国传教士凭借着不平等条约深入内地传教开始,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就相伴而生,其高潮就是义和团运动。在义和团时期,张之洞出于对国运的忧虑,反对义和团运动,镇压反洋教斗争,组织东南互保。张之洞的教案思想,既有爱国、护民、捍卫主权的一面,又有软弱、妥协、委曲求全的一面,而妥协大于斗争。这种悲剧的产生,是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抗争在张之洞思想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8.
义和团运动作为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自发斗争,毫无疑问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义和团群众最响亮地喊出“最恨和约,误国殃民”,揭示了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灾难。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态度较之几乎同时的维新派更加鲜明一些。但是,在抵抗侵略与学习西方的关系问题上,义和团则要比维新派落后得多。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还告诉我们,仅仅依靠所谓的“民气”,而没有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科技作后盾,没有稳定清明的政治环境为条件,也难以有效地抵抗贪婪成性的侵略者。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中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遭受的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同时,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成为中国人民在新的世纪里走向新的更高形式斗争的一个必经阶梯,也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降,自从外国传教士凭借着不平等条约深入内地传教开始,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就相伴而生,其高潮就是义和团运动.在义和团时期,张之洞出于对国运的忧虑,反对叉和团运动,镇压反洋教斗争,组织东南互保.张之洞的教案思想,既有爱国、护民、捍卫主权的一面,又有软弱、妥协、委曲求全的一面,而妥协大于斗争.这种悲剧的产生,是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抗争在张之洞思想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0.
<正> 十九世纪末,山东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有其极为复杂、深远的因素。探讨它形成的原因,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深入历史的实际,研究它的特殊型态。山东义和团的斗争,自始至终以反对外国教会和中国信徒为主要形式,此其一。山东义和团运动,不是开始于帝国主义军事、经济势力庞大的山东半岛沿海各地,而是开始于帝国主义势力还没有大规模渗透的鲁西南和鲁西北地区,此其二。这些事实值得我们深思。澄清这方面的问题,将有助于理解义和团斗争究竟怎么导致成为一场震动中外的爱国反帝大风暴。本文引用了各方面的资料,特别是参考了一些教会的记载,对教会、教民和民教冲突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考察。企图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为研讨山东义和团爆发原因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