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用户个体在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异质性,本文提出用户参与度的概念,以描述异质的用户参与度对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与购买行为的影响,构建了异质用户参与下新产品开发策略演化博弈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只有当企业和用户共同研发的成本与企业独立研发成本差距较小且企业独立研发成本适中时,用户与企业共同研发才有可能是稳定的演化均衡策略;为了促进异质用户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企业除了要努力降低用户与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的成本,赋能用户参与、提供用户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工具外,还应当努力提高共同研发新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增值,提高用户参与度的均值并降低其变异性.本文从用户参与度特征、参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为相关行业的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决策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新产品预先发布(NPP)是指企业在新产品推出市场之前,向目标受众传递新产品相关信息的营销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产品导入时采用这种营销策略.尽管消费者是新产品预先发布信息最重要的受众之一,但现有文献较少从消费者的视角,研究新产品预先发布的效果.本研究基于信号理论中信号反应过程模型,结合消费者行为特征,探讨新产品预先发布信号所包含的公司和产品特征(如品牌、发布"雾件"产品历史、产品创新性),以及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新产品购买倾向的影响作用.对手机产品预先发布研究的结果显示,消费者会依据品牌和企业发布"雾件"产品的历史决定是否购买新产品;分层贝叶斯Logit回归的结果则进一步表明消费者在预先发布相关经验、产品熟悉度、风险倾向以及人口统计变量等个人特征上的差异影响品牌和"雾件"产品对购买倾向的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3.
顾客依赖及其对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降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企业越来越强调让顾客参与到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以B2B市场为背景,基于企业的视角,以制度经济学中的依赖理论为基础,探讨组织市场中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动因,通过问卷调查法初步研究顾客依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B2B市场中,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交易专项投资对顾客依赖产生正向的影响,顾客依赖对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具有正向影响,信任对顾客依赖与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提出相关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旭  刘新梅 《管理科学》2016,29(6):52-63
 基于竞争价值框架和战略理论,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文化特性与战略聚焦因素的有效适应或协同对新产品创造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企业文化特性是指一组企业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规范、信仰和群体性认知,能够影响并塑造组织成员的认知、动机和能力,因而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对企业产生新想法和解决创造性问题的能力均有重要影响。目前相关研究已开始探讨员工所处的企业文化环境对其新颖而有用想法的产生能力(即创造力)的影响。但鲜有研究在企业层面分析企业文化特性与企业战略的交互对新产品创造力的作用机理。        从竞争价值框架和战略聚焦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企业不同文化特性与新产品创造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基于战略聚焦视角的文化特性-创造力匹配模型,并实证检验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两类企业文化特性对新产品创造力的影响以及战略聚焦变量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机理。为了揭示企业文化特性影响新产品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在直接检验柔性导向文化和控制导向文化与新产品创造力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并检验组织内外部战略聚焦变量(长期导向和企业家导向)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        以209家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导向文化和控制导向文化均正向促进新产品创造力;企业家导向正向调节柔性导向文化和控制导向文化与新产品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而长期导向对柔性导向文化和控制导向文化与新产品创造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非线性、倒U形的,即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中等强度的长期导向对企业两种类型文化与新产品创造力的促进作用最强。        研究结论为探讨企业文化特性的激励效能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并对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战略聚焦规划和创造力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万光羽  曹裕 《管理科学》2022,25(7):41-60
高科技新产品的成功开发常常依赖于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多方合作,利用比较优势有效提高开发成功率.而在新产品研发早期建立合作关系时,合作将面临较高的技术和市场价值不确定性,难以达成一个具体的利益分配合约.灵活的优先许可权机制不仅允许双方在早期建立合作关系,而且使双方将利益分配决策延迟到不确定性较低的时机.本文建立序列新产品开发合作的博弈模型来研究优先许可权机制.模型包含一个负责前期技术研发的技术发明者和一个负责后期生产推广的市场者.双方围绕一个仍面临技术和市场价值不确定性的新产品进行开发合作.本文采用合同理论框架讨论优先许可权的作用价值,并考虑技术发明者关于新产品的潜在平均市场价值的信息不对称情形.研究表明:当双方合作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时,优先许可权可提升技术发明者的研发投入,并提升双方合作的总收益.同时,优先许可权的价值随着新产品的潜在平均价值、市场价值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技术发明者可利用优先许可权建立一个筛选模型,使得高价值类型的市场者获得该产品.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优先许可权的价值作用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创新合作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及其绩效影响:关系嵌入的中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影响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然而到目前,还尚未有文献对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过系统研究。在引入关系嵌入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的维度划分,运用中国企业的实证数据揭示顾客参与各维度通过关系嵌入各维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各维度的影响机制,从而引导学者与企业家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顾客参与的作用形成更为科学的认识。结果发现:共享活动在信息提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参与创造和创新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联系强度和相互依赖性在参与创造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也显著;共享活动在参与创造和时间绩效、共同解决问题在顾客参与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启示与不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量制造企业“借力”数字服务企业来推进其数字创新进程,本文提出数字创新网络嵌入用以表征这一现象。相比于具有高价值、相对静态、不完全流动和专有化等属性的传统战略资源,数字资源具有更强的可流动性、非专有性及高价值依附属性,因此,基于传统创新网络嵌入的“祝福”及“诅咒”机制来解释数字创新网络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会陷入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困境。本文从数字资源的属性出发,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大数据能力为中介变量,组织结构柔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数字创新网络嵌入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过程机制研究框架,以探究数字赋能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理论路径。本文以华南地区559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该研究框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呈倒U型关系;(2)大数据能力在适度数字创新网络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但是,在高度数字创新网络嵌入情境下,大数据能力在数字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中均无显著的中介效应;(3)组织结构柔性正向调节数字创新网络关系嵌入与大数据能力、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且存在有中...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确定其新产品合理定位时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当新产品的总研发周期一定时,新产品定位时间越长,生产准备和后期营销工作时间就越短,这不仅为生产组织、市场开发创造了一定的困难,而且也需要额外的"平衡资源”投入;但定位过早,又会牺牲一定的产品成熟度和性能改进幅度,隐含着损失未来市场份额的危险,这种矛盾在市场环境快速变迁时尤其明显.本文提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最佳定位时机的模型和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装备制造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同时,构建了包括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关系互动、知识创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个变量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表明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关系互动和知识创造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通过两者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新产品开发所需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与日俱增,不同资源的匹配组合对于新产品开发成功具有直接决定性作用。本文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深入研究了新产品开发中不同程度网络-技术资源组合对新产品开发市场绩效与风险的作用机理,并探究了产品多元化对网络-技术资源组合与新产品开发市场绩效、风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143家中国制造业企业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分层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结果发现:网络资源广度-技术资源深度组合以及网络资源深度-技术资源广度组合对新产品开发市场绩效有正向影响,对新产品开发风险有负向作用;网络资源广度-技术资源广度组合以及网络资源深度-技术资源深度组合对新产品开发市场绩效有负向影响,对新产品开发风险有正向作用;产品多元化正向调节网络资源广度-技术资源深度组合与新产品开发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资源广度-技术资源广度组合与新产品开发市场绩效、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为企业提高新产品开发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开发风险提供了决策支持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consider the issue of preannouncing or not preannou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product. Our research is motivated by contrasting views in the literature and varying actions observed in practice. We develop and analyze a game theoretic model that examines the effect of a firm's preannouncement of its product development. Our model is based on a durable goods duopoly market with profit‐maximizing firms. The first firm is an innovator who initially begins developing the product; the second firm is an imitator that begins developing a competing product as soon as it becomes aware of the innovator's product. We assume that consumers are rationally expectant and purchase at most one unit of the product when they have maximum positive utility surplus that is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 the consumer's marginal utility, and the consumer's discounted utility for future expected products. The innovator firm can release information about its product when it begins developing the product or can guard information about its product until it introduces the product into the market. Our analysis and numerical tests show that, under some conditions, the innovator firm can benefit by preannouncing its product and giving the imitator firm additional time to differentiate its product. We discuss these condi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efforts.  相似文献   

12.
国外新产品扩散模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应龙  周宗放 《管理学报》2007,4(4):529-536
总结回顾了1990年以后国外新产品扩散模型的主要研究进展,其成果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①在Bass模型基础上的改进扩展模型,主要是引入营销组合变量、供给约束、竞争、补充性产品及产品更新换代的影响,并考虑成倍购买和“试用—再买”的情况;②脱离Bass模型的研究平台,开创全新架构的模型,包括购买力驱动、战略驱动、异质性驱动扩散模型,以及空间扩散和娱乐品扩散模型。比照1990年MAHA JAN等指出的11个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见1990年以来新产品扩散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一些方面的发展是突破性的,在另一些方面则严重不足。尤其是近年来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的迅猛增长应该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Recent empirical literature describes an industry's clockspeed as a measure of the evolutionary life cycle, which captures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industry. Among other factors, the rat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dustry's clockspeed. Yet the notion of an industry clockspeed and the essential factors driving suitable decision making in this area have remained relatively unexplored. We develop a simple definition and a corresponding analytic model which explains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 firm's ow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nd an industry clockspeed. Results from the single firm model show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particular firms have an incentive to accelerate thei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ctivities. Moreover, we link the single firm's NPD clockspeed decisions to the industry level by creating appropriate metrics which characterize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es. Examples from high‐tech industries such as the personal computer and aerospace industries are included to illustrate our findings. Our intention is not only to offer analytical insights into factors driving the clockspeed for these industries, but also to establish a fundamental structured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thereby stimulating future research on this important topic.  相似文献   

14.
新产品开发创意新源泉——来自海尔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通过对海尔三个实践案例的分析,指出零售商是企业获得新产品开发创意的重要源泉,并提出了通过零售商获得新产品开发创意的途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成果,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前景理论的新产品开发方案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新产品开发中考虑竞争产品方案评价信息的方案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决策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依据新产品开发方案与竞争产品方案相比的绩效确定前景参考点,并给出了前景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通过计算和比较新产品开发方案的前景值和竞争产品方案的前景值,得到新产品开发方案的优选结果;最后给出一个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新产品上市过程中的分销密度的动态诊断问题,旨在识别分销密度是否偏离最优的动态演化路径,进而帮助厂商获取最大化的新产品利润。从控制理论模型构建的角度出发,分销密度被视为控制变量,新产品销售量被视为状态变量,并基于泛函极值的动态规划方法,推导了分销密度的最优路径解。然后,以两组家电新产品的市场销售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应用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分销密度最优路径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制造商的销售利润,而且其形态会随着参数取值的差异,发生明显的变化。当分销密度导数对销售量的影响系数不断增大时,分销密度的最优路径会逐步收敛到一条直线。所以,在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分销密度的动态演化规律,进而为制造商的新产品分销密度规划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把组织知识划分为顾客知识、竞争者知识、技术知识3种类型,提出组织知识、学习导向与新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模型,构建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模型,利用L isrel和SPSS分析软件对长三角地区189家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顾客知识对新产品市场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对新产品创新效率没有影响;竞争者知识对新产品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但对新产品市场绩效没有影响;技术知识对新产品市场绩效和创新效率都有正向影响;学习导向对新产品市场绩效和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并正向调节顾客知识与新产品市场绩效、技术知识与新产品创新效率的关系。最后给出提升新产品创新绩效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 a retrospective look at the articles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hat appeared in the first 50 issue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POM). We discuss some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is POM literature stream. This article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literature review or an exhaustive review of the articles. Rather, we seek to identify new opportunities for rigorous and relevant research, research that has the potential of differentiating and enhancing POM within the Operations Management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9.
The replacement of an existing product with a new one presents many challenges. In particular, uncertainties in a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often lead to extreme cases of demand and supply mismatches. This paper addresses inventory planning decisions for product upgrades when there is no replenishment opportunity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We allow product substitution: when a company runs out of the old product, a customer may be offered the new product as a substitute.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substitution decision is a time‐varying threshold policy and establish the optimal planning policy. Further, we determine the optimal delay in a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given the initial inventory of the old product.  相似文献   

20.
供应商早期参与制造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可以使合作双方获益。本文从供应商的角度,分析了供应商早期参与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这些因素对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