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所创立的剩余价值范畴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而不是永恒范畴。卓炯同志却认为剩余价值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剩余价值。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一)不能认为剩余价值是物化的剩余劳动,因而剩余劳动的物化就是剩余价值,并说成这是马克思的观点。我认为卓炯同志对马克思下  相似文献   

2.
卓炯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尤其是把《资本论》的原理应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观点,作出了贡献。卓炯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多方面的,可说自成体系。这里只对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点作些简要的介绍。1.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卓炯是我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学家,1962年,他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的商品经济。他说:“在公有制度下,不论是全民所有制的产品也好,集体所有制的产品也好,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产品就要进入交换过程,就要成为商品。但这种商品和私有制下的商  相似文献   

3.
对卓炯在商品经济理论中运用一般与特殊辩证关系原理的探讨———卓炯经济思想研究之三何国文我在《卓炯的生产形式学说初探》一文(载《南方经济》杂志1995年第4期)中说:“在方法论上,卓炯运用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原理来研究商品经济,方向正确,也有成果,...  相似文献   

4.
卓炯同志在《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一文中说:“剩余价值可以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范畴,而是扩大规模商品生产的共有经济范畴。”(《学术研究》杂志1980年第五期)后来我们又读到他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文章《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1981年7月25日第4版)。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再一次明白地提出这个观点,但显然是这个观点的进一步论证。我想就卓炯同志在两篇文章中涉及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杨永华 《学术研究》2008,1(1):44-49
卓炯运用斯密定理成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论证了经济改革市场取向的基本思路.舒尔茨运用斯密定理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杨小凯把斯密定理放进超边际分析的现代经济学躯体里,使新兴古典经济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卓炯与舒尔茨、杨小凯的理论研究成功的深刻的理论原因在于掌握了斯密定理.卓炯的重要贡献是引入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法,引入分工理论,回归马克思,回归优秀的经济学传统.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货币是特殊商品还是一般商品进行过争论。这些争论所围绕的货币的定义并不是马克思本人给出的定义。根据马克思本人下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加上了限定词的商品,从而它是一个特殊的商品。然而,这个限定词并不针对某个特殊的物理—自然属性,并不特指某个特殊商品,而只是限定了该商品所执行的社会性职能,因此,这样的商品只能是一般商品。综合起来看,货币是特殊的一般商品。因为黄金是一般商品,其他特殊商品在与黄金的交换中甚至只是在与黄金的比较中也把自己化为一定量的一般商品。  相似文献   

7.
这里提出的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似无讨论的必要。然而,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说明,许多经济学著作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提法是混乱的,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法正相反。在经济学著作中,讲到货币的本质时,一般都说,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例如,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货币”条中的定义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林与权等同志编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货币流通与信用》一书中说:“货币是商品;但它与普通的商品不同,是特殊的商  相似文献   

8.
卓炯同志的《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书,收集了1961年以后他在报刊上发表过的和未发表的三十篇论文,多方面论述了他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见解。卓炯同志早在一九六一年就明确指出:“现在的事实很明显,在公有制度下,不论是全民所有制的产品也好,集体所有制的产品也好,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产品就要进入交换过程,就要成为商品……这种商品经济的特点就是计划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9.
由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召开的《资本论》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8日在广州市举行,来自广东省理论界的2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劳动价值论及其在当代的运用。卓炯认为,在《资本论》体系中,劳动价值学说贯彻始终,必须高度重视劳动价值论的学习与研究。对于商品货币范畴,首先要把它当作劳动范畴而不是所有制范畴来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商品生产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私有制产生和灭亡都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经济主体和物质利益都应该包含在社会分工概念之内。经济范畴和经济概念都有一般和特殊二重性。梁钊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论,发达商品经济的共同点是:在劳动价值论基  相似文献   

10.
<正> 为纪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山东社会科学院就毛泽东同志对马列主义的贡献和发展举行了报告会.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海成同志主持了报告会.全院的党政干部、科学研究人员和职工怀着对毛泽东同志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参加了会议并认真听取了报告.历史研究所戚其章同志以《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大贡献》为题作了发言.他结合多年来进行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切身体会,着重谈了毛泽东同志的科学方法论对史学研究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为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般的科学方法.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很好地  相似文献   

11.
争鸣与信息     
“商品万岁论”是重大创新杨承训在《南方经济》1985年第5期撰文(《评卓炯同志的理论贡献》),肯定卓炯的“商品万岁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研究中一个十分重大的创新。作者同意卓炯关于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永久存在的观点,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消费水平非常高,消费的选择性特别强,商品和货币可以作为实现按需分配的手段和工具,可以让人们手持“万能”的证券(货币),到各地市场上去自由选择。在生产领域,既  相似文献   

12.
<正> 经济学术界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有生之年,对他的经济理论进行全面的评论,这在国外,是一件司空见惯之事;但是,在中国,却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今天,我们在卓炯同志的创造力仍相当旺盛之年,来研讨卓炯的商品经济理论,这就既能使我们直接与卓炯同志商榷,又能使他全面地听取各方面的不同见解,使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深入进行下去.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评论卓炯的商品经济理论:卓炯的重大贡献;与卓炯商榷的两个问题;如何深入探讨现代商品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对立,实质上是历史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对立,而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唯物辩证法与作为精神科学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对立,实质上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是从"生产一般"的抽象出发,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把握"资本"这个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这不仅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实践特征,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14.
陈剑 《学术研究》2003,(11):143-143
卓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已故老一辈经济学家,他于1961年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并进行了详实严密的论证。此后,他不畏外界压力,不顾自身的荣辱得失,相信真理,坚持真理,坚持并完善自己的正确理论主张,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道德风范与学术理想诉求!书写卓炯,缅怀逝者,瞻仰先贤,有助于激励后者,有助于宏扬学术道德。在当今整肃学术风气,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时代背景下,华南师范大学杨永华教授拨冗提  相似文献   

15.
<正> 卓炯同志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之一。他率先提出的商品经济理论繁荣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和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我国现在正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当前理论界认真学习研究卓炯思想,发扬卓炯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卓炯思想研究者杨永华教授,历时十五年,终于完成了《卓炯传》的写作。该书已于2003年4月由广东经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月刊》1981年第6期发表了韦行、齐杜蘅两同志的《货币是特殊商品吗》一文。该文断言“作为货币商品,它只能是一般商品,而不是特殊商品”;只有“一般商品”才是货币的本质所在和正确定义。对此,本人不敢苟同。下面我谈点自己的看法。韦、齐两同志认为,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特殊等价物的‘特殊’同特殊商品的‘特殊’是一样意思”,当价值形式发展为货币形式后,特殊等价物转化为一般等价物,特殊商  相似文献   

17.
卓炯传略     
1985年4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董辅礽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这一论点的,在我国,可能是卓炯同志,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前。黑龙江大学熊映梧教授在上海《社会科学》第七期发表的文章中说,卓炯同志和孙冶方、于光远同志是我国经济学界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1985年6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卓炯商品经济理论研讨会”,全国经济理论界充分肯定了卓炯的商  相似文献   

18.
<正> 经济学家卓炯的新著《政治经济学新探》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十四题,共十八万字.这是继论文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后,作者研究和发掘《资本论》的思想及其体系,探索商品经济理论的新作,也是卓炯同志二十多年来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总结.书中反映了卓炯同志对《资本论》的深入系统研究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细致考察,是他坚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二十年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德拉-沃尔佩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方法既不是先验主义的,也不是经验主义的,而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新实证主义的.他致力于探讨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哲学方法上的对立及其前者对后者的超越,并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与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完全对立的"科学辩证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的理论意义的.但沃尔佩从实验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的注解,注定了他必然与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真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20.
一、货币是什么商品关于货币是什么商品这一问题,在我国经济理论界看法很不一致。近二、三年来,争论是在“货币是特殊商品吗”与“货币是一般商品吗”这两种对立的意见中展开的。争论的双方都从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论根据。其实,在我国出版的教材、辞典、辞海、专著和论文中,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表述:一种表述是:“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或“货币是固定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而比较流行的表述则是:“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也有人认为:“作为货币商品,它只能是一般商品,而不是特殊商品”,产生这些分歧的根源,在于对马克思原著的理解不同,因此,为了弄清哪一种表述准确,我们就要从研究原著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