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告的传达效果与语言的简略性具有正相关性.广告语中的成语妙用大体经过直接运用到仿拟成语两个阶段;仿拟成语大致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种类型.仿拟成语不仅使广告语言形象生动、富于色彩,产生新鲜感和增强感染力,而且使传统文化更普及化,形成特殊的文化景观.广告语中仿拟成语也存在着误导青少年曲解成语本义、破坏了古典文字语言的纯洁性等负面作用,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加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
语言中的任意性对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定冠词"the"的不定性为例,探讨了语言中存在的任意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文中引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而分析了词汇的任意性,同时也把任意性融入了语篇的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3.
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裕固族有两种本族语言:西部裕固语和东部裕固语,目前都已成为濒危语言.本着尊重裕固人的语言选择和切身发展利益的根本原则,首先通过田野资料呈现"主位的视角"和"土著的观点",进而从发展人类学视角出发,指出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应摆脱"交际工具论"的束缚,迈向"文化资源论",即语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应该从"整体论"的原则出发,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保护包括裕固语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高度系统化、有规则控制的人类行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和大量的语块构成.语言既有创造性又有习用性.语块即语言习用性的具体表现.人类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语块.本文从语块理论的来源及其重要性、语块的分类来论述语块对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习得、语言结构的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向心理论时,由隐性语篇实体实现回指中心的语段通常会产生零回指中心和零过渡的问题,Laurel Fais(2004)为该类语段拟订的向心过渡类型虽基本解决了此类问题,但其应用能力仍显不足,本文针对语篇中嵌入的'诗歌语段对'现象,拟对其设定的过渡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提出三种费力衔接过渡类型,使过渡类型适用于更广泛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6.
《琼州学院学报》2015,(4):46-53
文章对《左传》中先行词处于旁语位置的零形回指进行了考察,以期描写这些篇章零形回指的分布规律,考察他们的语篇选择机制。考察结果表明,虽然篇章零形回指的先行词处于旁语位置,但因受到语言经济省力、连续性、语义相容性诸原则以及其他话语语义信息的制约,即使先行词的句法位置不显著、先行词的可及性较低,语篇仍可使用零形回指。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曾被排除在“语言”之外的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界一项重大研究课题。洋泾浜语是为了与其他语言集团进行交流而产生的语言变体,是语言接触的一种特殊产物;克里奥耳语是在洋泾浜语这种使用于有限范围的特殊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杨嵘均 《学术月刊》2015,(3):118-128
在当下中国,公民基于可行性、风险性、现实成本、效果等方面的考量,日益倾向于选择通过网络虚拟渠道来宣泄政治情绪。因社会转型的领域之广、速度之快而积淀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公民感觉"被抛弃""被不公平对待""被剥夺"乃至"被打压"的负面政治情绪正在不断酝酿和发酵。按照公民负面政治情绪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即逻辑背离型、利益侵害型、理念冲突型、伸张正义型以及意识形态型等。公民负面政治情绪的网络宣泄对政治发展既有积极的功能也有消极的影响,对此,应该辩证地认识并理性采取有效手段来治理网络虚拟空间公民负面政治情绪宣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表征世界、实现交际最根本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形成话语,话语意义以说话人的意图为核心.话语具有行为性,话语行为具有目标性.人类运用其最根本的工具实现其意图、目标,由此产生话语的原动力.话语的表述效果称为"语力"(discower).语力与三项要素相关:语言能力、知识及表达途径.构成语力的这三项要素是相辅相成的:语言能力与知识的获取能力形成正相关的关系,而二者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话语平台的准入度.语力的强弱决定了个人话语权的多寡.一般说来,语力强则话语权大,反之亦然.由于语力中的语言能力和知识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因此语力的强弱因人而异.这也必然导致了人们在具体社会中享有的话语权是不均衡的.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语、满洲语、蒙古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我国研究达斡尔语的人很少,国外虽有些人尝试,但并未进行过专题研究。其中有的人把达斡尔语(以下简称达语)说成是蒙古语的方言,有的则把它列入通古斯——满洲语族。上述两种论点都是根据达斡尔语的特点提出来的。达语确也有许多与蒙古语相近、相同之处。因此,才有人认为达语是蒙古语的方言。而另一个论点的根据则是:因达语中出现了一些满洲语词汇便断定其为通古斯——满洲语族。其实,满洲语的很多基本词汇是与达语完全不同的。因为达语、蒙古语、满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加之历史上各民族接触频繁,所以便产生了语言相互影响的现象。但是仅根据这些语言的某些词、词根、语音的相同相似之处就把它们混为一谈是不切合实际的。下面,我们举些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尝试运用Langacker(1993,1995,1999)的认知参照点(CRP)理论对《红楼梦》中的称呼语系统进行解读。称呼语常用的语言形式主要包括:专有名词、有定描述语、代词及零形代词等三类名词表达式(NP)。文章依据认知参照点理论先后以对称和自称两种视角分别对《红楼梦》中以上三种语言形式的称呼语进行了意义识解。在进一步的讨论后,文章强调了参照点在称呼语意义识解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用迁移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迁移研究是语际语用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领域,它研究语言习得者的母语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国外语用迁移研究在语用正迁移和负迁移两个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正迁移并不必定促进二语习得,而负迁移并不总是造成负面效果。但是,语用迁移研究对语用可迁移性、语用迁移与语言水平之关系、语用迁移所导致的语言变体及语言规范等问题关注不够,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将推动语际语用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两个问题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形势下进行舆论引导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亟待探索:一是怎样看待负面题材和对此所作的新闻报道?二是如何理解和处理政府议程、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的关系?笔者认为,属于负面题材的人、事和现象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负面题材情况不一.媒体经过选择、恰当地处理某些负面题材,完全可以产生对正面题材所作的报道无法取代的正面效果.政府议程、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的关系.新闻媒体应当有效地设置议程,避免议程设置的被滥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文学阅读的三种基本形态"正读"、误读和曲解."正读"重视吸收和接受,是一种尽量接近文学作品客观内容的阅读,文本意象内容的复原和创作意图的究问是"正读"的常见步骤;误读强调变更和革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学阅读,它追求对文本意义的自我限定和转换引申;曲解崇尚以我为主、结论先行,是一种主观化、随意性的文学阅读.文章认为,曲解不足取,完全意义上的"正读"也不可能实现,但创造性的误读有必要以"正读"和曲解作为两极屏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翻译?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使用两种语言的艺术,这不是一种轻松的工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不是任何懂外语的人都能翻译得很恰当。许多人英语说得很流利,写得很通顺,但他们不能翻译。由于各种语言之间词和句子结构大不相同,而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翻译是很难精通的。许多有经验的翻译人员诉苦说,他们在工作中有着不可克服的困难。很少有人翻译一本书能不发生一点错误的,很少译作能被推荐作为无错误的典范。 翻译是一种使用两种语言的艺术,如果我们要具备做翻译工作的能力,首先要通晓两国语言。我们必须懂得两种语言的互译。对英语系的学生来说必须掌握中,英两种语言。有许多书被认为译得很拙劣,因为有些英国术语,习惯语,俚语等在书中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1962,(5)
在山东大学第七次科学讨论会上,外文系青年教师薛德太作了《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报告。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语言发展的特定意义。报告人认为语言的发展指的是语言的交际和承担、体现抽象思维功能的增强,表现为语言要素组成单位的丰富和精干。丰富和精干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第二部分,首先批驳了西方语言学家,如房德里耶斯和萨皮尔等人,否认语言发展的客观性和确定的方向性的错误;接着对国内关于语言内部发展规律的研究状况作了分析,认为有些语言学家把语言和其他事物或现象的共同规律,象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看作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是不恰当的;有些语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过程中,因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和观察事物角度上存在的差异,会引起译文在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从而影响了翻译的等效原则.从词汇的角度出发,在两种文化下,通过对两种语言词汇的不等值现象对对等语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实现等效翻译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翻译者对两种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使对等语更准确自然,达到理想的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习者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教学管理或学习环境中表现得不尽相同,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目的语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厌恶,从而对教学者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学的进行.因此,我们要熟练的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又不拘泥于已有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都要总结新的适合不同阶段不同国别不同年龄学习者的教学法,使词汇教学的桥梁作用更为凸显,从而带动整个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9.
照应是篇章话语中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 ,在语篇中表现为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或几个可以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一个语篇中 ,当某个语词或成分多次被提及或涉及时 ,就会在相应的语句中产生照应现象。《骆驼祥子》中的名词照应有三种类型 :代词形式、名词形式和零指代形式。本文主要从回指角度讨论前面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自台湾新文学诞生以来,其乡土小说中一直存在明显的"杂语"现象,即其普通话中混杂了较多的方言、文言和外来语成分。台湾乡土小说中的"杂语"现象除了源自日据时期汉语传统的中断外,还与新文学发生时新旧语言转换不彻底、语言建设过多地倚重方言有很大关系。而作为一种"症候","杂语"现象背后又反映了意识形态的混杂,即不同语体中更多地包含了民族的、文化的或政治的诉求。另外,语言是一个作家身份认同最明显的标志,这种"杂语"现象也显示了一些作家身份认同上的迷惘与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