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 人类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客观地产生了物质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人类自身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使用和消费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活动就是消费。马克思说:“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资本论》第1卷第191页)凡有消费活动存在的地方,又必然有一定的消费形式,以辅助于消费活动的实现。在原始社会,是以原始群、氏族公社为单位进行消费活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实现消费活动的消费形式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个体消费形式,另一种是社会化的消费形式。个体消费形式是以消费者家庭(或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存在着生态平衡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社会精神生活中也有平衡问题,这就是精神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页)所谓精神生产,就是指以”精神劳动”的方式创造社会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的生产,也就是指“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同上,第30页)科学研究、理论探讨、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活动的范围。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除了要有物质生活、物质资料的消费以外,还必须具有精神生活,进行精神消费。所谓精神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对精神产品的消耗与吸收。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之间存在着平衡,不过这种平衡不周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之间的平衡,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一精神生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它既是人类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又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精神产品一旦进入流通和消费,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某种需要,就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乃至社会经济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先进的思想理论是一个时代社会生产中最积极的因素,它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会带来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的新变化,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则会引起消费领域一场新的革命。什么是知识消费?知识消费具有哪些特征?知识消费在未来社会占居什么地位?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知识消费是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的一种主导性的消费形式,是人们受利益驱动通过学习和积累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要阐明“知识消费”这一概念,我们首先对知识消费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界定。知识消费的主体就是知识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但是作为知识消费的主体,它不同于物质产品或服务的消…  相似文献   

5.
论消费异化有悖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中的一些消费现象和消费活动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也威胁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的消费现象和消费活动就是消费异化。它忽视物质能量的转化规律,在社会化经济行为中改变了生产、消费和需要三者间的关系,最终使消费背离它的终极目的。消费异化有悖于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它使人的需要得到畸形满足,一方面是物质需要的过度满足,另一方面是精神需要满足的物质化。在异化消费中,人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自由,也没有真正获得幸福,更没有在物质丰富的消费社会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宗教文化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旅游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文化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精神领域中,它能满足人们求知、追求美、放松身心等方面的需要,宗教文化产品还能满足人们购买收藏的需求。这些特征恰恰与旅游的一些基本特征吻合在一起,具有满足旅游动机的内在因素,可以在旅游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宗教文化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旅游资源。对这种特殊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科学的认识,采取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文化和旅游消费是人们为满足精神文化或休闲娱乐的需求而采取的购买文化和旅游产品或服务的行为,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主要指对实物形态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消费,如购买报纸杂志、景点门票等;第二类主要指对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消费,如观看展览演出、购买导游服务等;第三类主要指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所需设备、用品的消费,如购买广播电视设备、旅游纪念品等;第四类主要指因文化消费、旅游产生的相关消费,如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从城市功能类型的角度看,文旅消费城市是一种以提供文旅消费和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文化型城市,未来可将其纳入人文城市建设构想的总体框架下,作为我国人文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市功能体系,为城市建设走出"千城一面"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化和旅游消费是人们为满足精神文化或休闲娱乐的需求而采取的购买文化和旅游产品或服务的行为,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主要指对实物形态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消费,如购买报纸杂志、景点门票等;第二类主要指对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消费,如观看展览演出、购买导游服务等;第三类主要指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所需设备、用品的消费,如购买广播电视设备、旅游纪念品等;第四类主要指因文化消费、旅游产生的相关消费,如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从城市功能类型的角度看,文旅消费城市是一种以提供文旅消费和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文化型城市,未来可将其纳入人文城市建设构想的总体框架下,作为我国人文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市功能体系,为城市建设走出"千城一面"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徐连云 《家庭科技》2013,(12):38-38
很多人认为商品应该是具体的,如书本、食品、日用品等。但在某种情况下,心理也能成为一种消费品,即心理消费。以付出金钱或者其他代价为手段,以获得心理平衡为目的的消费就叫心理消费。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需求,心理消费则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你需要积极、和谐的心理,获得别人的亲近,使你的生活更美好,这就需要必要的心理消费。  相似文献   

10.
精神产品,即物质产品的对称。整个人类的生活,从总体上讲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物质生活,一是精神生活。如果从产品的用途上把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产品称为物质产品的话,同样地,亦可把满足人们整个精神生活需要的产品称为精神产品。如书  相似文献   

11.
物质利益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消费利益;二是财产利益。人们的物质利益说到底,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而获得的消费利益。但是,消费利益的获得及其满足程度是以财产利益的存在和增长状况为前提的。 财产利益又具体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财产的占用利益。人们的经济利益来源于物质资料生产,而物质资料生产又必须以对财产一定形式和一定程度的占用为条件。如我国虽然有十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如果缺乏与其相适应的并作为生产资料而存在的财产与它相结合,是生产不出丰盛的产品来的。在任何情况下,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用形式和占用程度不同,因而影响到物质资料生产的状态也不一样。二是财产的增殖利益。在任何一种发展着的社会里,财产作  相似文献   

12.
寇晓宇 《理论界》2008,(11):32-33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社会精神生活需求多样化的追求,客观要求精神产品生产的内容和形式以多样化发展与之相匹配。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需要优秀的精神产品生产,需要文明的消费与生态的传播。精神产品生产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观,秉持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向,提高精神产品生产自觉意识,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牢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产品生产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文化的研究理论中,对大众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向。在这种语境中所理解的“大众文化”,主要是从它生产的条件和消费群体及其消费方式着眼的。它的生产条件包括3点: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文化产品被快速地复制;二是文化生产的主体掌握和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工作;三是人们观念的改变为大众文化的生产提供了必备的心理基础。它的消费群体是“大众”,大众消费文化的方式,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满足精神需要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有意义的生产。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及文化产业密切相关,大众文化是商品化的通俗文化,通俗文化是工业社会中的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则是当代社会生产和消费通俗文化的产业化方式。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要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本文试就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方式、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特点,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一、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人类社会是自我发展着的社会有机体,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就发生分化.按照人们的不同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不同的手段,我们大致可以把社会生活分为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的政治生活、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等领域.社会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和系统,是人们利用精神生活资料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大家知道,通过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活动,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通过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5.
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并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不断满足的过程.而消费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进行的用物品或劳务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行为与过程.厘清马克思关于需要、消费与人的本质之间的相关理论,对于今天研究以人为本的和谐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已越来越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这是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它规定着在研究我国的消费问题时,决不能局限于物质消费,同时应该认真研究精神文化消费。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努力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如果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消费的需要,即使在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做得更好,这不能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已经…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产业经济价值不断彰显的同时,其社会价值日渐式微,甚至有被忽视放任的倾向.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需要提升到新的高度加以充分重视.文化产业在消费价值层面实现了精神的物质化和物质的精神化的结合,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社会属性表现为对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以及其所具有的审美与精神教育功能.在生产意义上,文化产业是满足公民文化权益的保障,是有效整合社会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力量.在城市文明进程中,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城市现代文明的主线,是聚合城市转型与城市文明的内核.要丰富文化生产,培育文化消费意识,推动社会转型与城市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均衡与双赢.  相似文献   

18.
论精神需要     
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日益表现出享受精神产品和从事精神生产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丰富,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条件日益增多和日趋完备。因此,研究精神需要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本文就精神需要及其有关的问题,谈些拙见,以供商酌。  相似文献   

19.
肖洁 《天府新论》2006,(Z1):133-134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欲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对其营销策略做出科学的抉择。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是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中心,而市场需要的满足只能通过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来实现,企业必须针对市场需要,确定自己的产品特色和营销目标,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并加以整合,从而在  相似文献   

20.
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从经济学和美学相结合的角度看,商品不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还有审美价值。 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价值的三位一体 人的劳动是有意识和有目的的活动,它不但创造可供人类自身生存的使用价值,而且创造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审美价值。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在人类的劳动产品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劳动产品是劳动者直观自身的客体,它不但以其自然属性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且其规则的形式、悦目的色彩以及优美的造型还作为审美价值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