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简讯四则     
据《苏联科学院院报(文学和语言类)》1989年第3期报道,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教育科学院院士、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罗季奥诺维奇·谢尔比纳于1989年1月24日逝世。B.P.谢尔比纳生于1908年6月24日1929年毕业于克拉斯诺达尔师范学院文学系,并以一个普通教师开始了自己的劳动生涯。1940年被接受为苏联作协成员。曾任《真理报》、《消息报》和《十月》、《新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一、捷尼舍夫生平简介埃·捷尼舍夫~([1])是前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突厥——蒙古语研究室主任、国立莫斯科大学亚洲学院突厥语文学教研室教授、苏联突厥学家委员会副主席、苏联科学院文学与语言学部语言史和方言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语言学博士,他于1921年4月25日出生于奔萨市的鞑靼族家庭中。1938年,他中学毕业以后,曾在莫斯科铁路运输工程学院(桥梁隧道专业)学习,二战时期曾建筑斯摩梭斯克附近的防御工事。1945年战争结束后,捷尼舍夫进入了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师从著名学者马洛夫。1949年,在马洛夫指导下通过了毕业论文《钦察语及其与现代克普恰克语的联系(变位系统)》的答辩,1953年通过了关于《金光明经》手写本的副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1954年,捷尼舍夫在莫斯科成为由H.K.德米特里耶夫领导的突厥语研究室的科研人员。1956年,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派捷尼舍夫去北京,帮助中国的专家们调查中国境内的突厥语族语言和培训突厥语科研干部,他继承了其老师马洛夫的事业,在中国西部从事现代突厥语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1982年11月9日是苏联著名的中国学家、东方学家、中国和日本文化问题的研究专家、苏科学院通讯院士、语言学博士尼古拉·特罗菲莫维奇·费多连科(费德林)的70岁诞辰。苏联有关各界隆重庆祝了这个日子。费德林是莫斯科东方学学院的毕业生。他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已达45年之久。费德林于1943年,也就是当他31岁时,就写了论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学位论文,并获得了语言学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91年第2期报道,为纪念捷克作家、教育家、神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扬·阿莫斯·科缅斯基诞生400周年(1992年3月),苏联科学院将制定一套纪念活动计划,为此成立了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B.H.库德里亚夫采夫为首的组委会。  相似文献   

5.
胡文彬同志的《列藏本石头记管窥》一书,最近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海内外对列藏本《石头记》研究的第一本学术专著。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清代钞本《石头记》(简称列藏本),是道光十二年(1832)由一个叫帕维尔·库连济夫的传教士带到俄国的,  相似文献   

6.
1988年10月6日是苏联著名汉学家E.A.谢列布里亚科夫教授的60岁寿辰。《列宁格勒大学学报(历史、语言、文学类)》于1988年第4期发表文章祝贺。叶夫根尼·亚历山德罗维奇·谢列布里亚科夫195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并留系任教。1954年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论文为《8世纪伟大的中国诗人杜甫的爱国主义与人民性》;1973年获语文学博士学位,论文为《陆游生平与创作》。现任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汉语教研室主任。  相似文献   

7.
据《莫斯科大学学报(语言学类)》1988年第6期报道,苏联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弗拉季米尔·安德烈耶维奇·兹维金采夫于1988年4月13日逝世,B.A.兹维金采夫在高等院校任教50多年,其间38年在莫斯科大学。他是一位热爱教学、诲人不倦的教师,他的学生中已有副博士近百人、博士和各加盟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依附理论的创始人、世界体系学派的代表人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的新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原文书名为 :Reorient:GlobalEconomyintheAsianAge) 1 998年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次年获得了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头等奖 ,在东西方学界引起高度重视和争议 ,褒贬不一 ,见仁见智 ,有人视之为路标性著作、经典之作 ,也有人认为他是标新立异。无论如何 ,《白银资本》也算得上是世界体系学派继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之后的一部力作。《白银资本》对世界体系理论的…  相似文献   

9.
1990年1月,法国罗伯特·拉卡出版社出版了苏联著名经济学家A·阿甘别吉扬的近著《搬掉大山:进行一场政治经济革命》一书,分析了苏联面临的种种经济问题和困难。围绕这个主题,法国《快报》记者采访了阿甘别吉扬。作为苏联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和经济学院院长的阿甘别吉扬强调了苏联经济“危机”,扼要阐述了他关于经济改革的主要观点。现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苏联历史学家马克西姆·巴甫洛维奇·基姆被苏联史学界称为研究“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史的权威”①,于1979年3月晋升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他写的著作约三百部(篇)②。按其数量来说,超过一些老资格的苏联历史学家。他可算是一位多产的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1.
据《苏联科学院院报(文学和语言类)》1988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于1988年3月24日召开了纪念伟大作家高尔基(1868-1936)诞辰120周年学术会议。研究所所长库兹涅佐夫通讯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高尔基建议创建的、后来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所决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纪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1990年笫12期报道,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博士、教授Ф.P.菲利波夫于1990年9月7日病逝,享年66岁。弗里德里希·拉斐洛维奇·菲利波夫从1974年起在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担任社会结构研究室的领导工作。他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贡献,还为《社会学研究》杂志的创办尽了一  相似文献   

13.
书讯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8年第5期报道,1988年度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列宁奖金授给了两卷集专著《印欧语和印欧语系的民族》的作者、院士、格鲁吉亚科学院采列捷利东方学研究所所长T.加姆克列利泽和语文学博士、苏联科学院斯拉夫学和巴尔干学研究所室主任B.伊万诺夫。这两位学者根据最新科学资料,对印欧语的起源和形成提出了新的理论见解,对这种原始语言进行了历史-类型学的分析和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语言学问题》1989年第3期报道,由苏联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和东方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四次中国语言学讨论会于1988年6月27—29日在莫斯科召开,来自全国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两年一次的学术讨论会。通讯院士、语言学研究所所长B.M.松采夫致开会词。会上听取了近30篇报告,内容主要涉及:确定汉语句法关系的机制;简单句和复杂句相互关系的系统问题;北京、上海、梅县三种方言在辅音-元音协同发音方面的特点;双音节搭配的超音质类型;象形文字的语义-书写结构;对现代规范汉语词典的类型-定量分析;普通话和方言的相互关系与功能等。讨论中引起与会者关注的问题有:汉语的类型特征;汉语不同发展阶段所运用的语法手段;单独构词的子系统和词汇-语义群的特点;汉语的纵聚合关系以及汉语教学的最优方法和干部的培训。会上报告和发言已汇集成册出版,书名为《汉语语言学的迫切问题:第四次全苏讨论会资料汇编》。  相似文献   

15.
I.伯林(Isaiah Berlin 1901—)是当代英国著名哲学家、自由主义思想家,现任英国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曾去美、苏、墨西哥等国访问。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的概念》(1956)以及《俄国思想家》等。这篇访问记首次以西班牙语发表在墨西哥著名哲理派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主编的《变化》(Vuelta)杂志1982年5月号上。采访作者E.克劳泽为该杂志的副主编。伯林从苏联的十月革命谈到当时俄国知识界的情况,谈到他对知识的认识,以及思想史在人文学中的重要地位等等,在拉丁美洲知识界影响颇大。这里我们摘译了美国《同党人评论》杂志1983年第1期转载的该访问记的英译版。题目是译者加的。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据苏联《亚非民族》杂志1985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于1985年初举行了第16届"中国国家与社会"科学讨论会,30多个科研所和高等院校等学术团体的代表出席了讨论会.讨论会共收到139篇论文摘要和简报.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中国部负责人勒·波·捷柳辛说,苏联学者在研究中国意识形态的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17.
据苏联《俄罗斯文学》1983年第3期报道,1983年2月9日是俄国著名诗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茹科夫斯基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苏联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世界文学研究所、国立托姆斯克大学以及作协等单位在列宁格勒联合举办了“茹科夫斯基和俄国文学”全苏学术讨论会。苏联科学院院士Д.利哈乔夫、俄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A.叶祖托夫分别致开幕词与闭幕词。  相似文献   

18.
茹科夫其人     
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历史学家全国委员会主席叶甫格尼·米哈依洛维奇·茹科夫,是当今苏修历史学界的头面人物.不久前,在他过七十岁生日的时候,苏联科学院院士?德鲁日宁、?雷巴科夫和通讯院士?科瓦利契柯等人,联名发表祝贺的文章,把他捧为"世界历史方面的、历史科学方法学上的、东方学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1月7日苏联《真理报》公布了1989年度科学技术领域与文学艺术和建筑学领域获国家奖的名单。获科学技术国家奖的有29项成果,其中社会科学有两项;科学院院士И.科瓦利琴科的专著《历史研究的方法》(1987)、科学院院士A.安奇什金的专题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预测理论)。获文学艺术和建筑学国家奖的有15项,其中文学方面的有:女诗人Б.A.艾哈迈林娜的诗集《花园》、  相似文献   

20.
据苏联《哲学科学》月刊1988年第11期报道,苏联和保加利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于1987年在明斯克召开了题为《社会主义改革与加速发展条件下人的因素和社会道德》的科学实践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两个报告:1.保加利亚学者瓦西里·莫莫夫所作的《人的因素:客观规律性和社会道德观》。他对人的因素作了概念上的分析,阐述了各种社会矛盾及其解决途径,揭示了人的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社会调节因素之一——道德的作用,总结了党的组织在保加利亚人民的各个生活领域的改革中的实际作用。2.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Р.Γ.雅诺夫斯基的报告题为《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