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洲方言中许多词语听起来很"土",像[ts‘o^11][diau^11][kε^33][ko^212][xo^11][lin^35][miε^11]等。然而研究发现,这些很"土"的词语实际上很古雅,它们不但能在《说文》中找到其对应的本字,并且在其他很多古代文献中也能看到。  相似文献   

2.
考证方言本字就是利用语料来恢复词语和字形的对应关系,找回本字;乾县方言火通、横两个字在古今演变时分别由于阴化、文白叠置而与词语失去联系;理清历史音变,找到方言旁证,结合文献证明就可以分别找到方言本字。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方言中,许多词语由于字音、字形的变化导致词语和字形失去了联系。考释方言本字就是寻求字音和字形之间的这种联系,追本溯源。本文利用语音、语义及相关文献,对《说文解字》中遗留的32个钟祥方言常用词进行考释,为这些字找到本字。  相似文献   

4.
《醒世姻缘传》是大量使用方言词的明清小说。据徐复岭《醒世姻缘传作者和语言考论》所说,该书所用方言词属于鲁中南方言。在此以《说文》为根据,结合宋鲁方言的宋方言用例,考释《醒世姻缘传》所使用的宋鲁方言本字。  相似文献   

5.
正在交际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方言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如电视、报刊经常出现方言,更不用说微信了。但方言的用字却比较随意,很多是出于想当然。其实许多温州方言都可以从古代字书或文献中找到本字的,笔者试将平时收集的方言本字举例如下,以与同好交流。食物的烹煮方式与说法饭是温州人一日三餐主食,饭的烹煮方式与说法很多。  相似文献   

6.
"缝"义的"连、联、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汉语方言的广大区域内,很多地方用来自"来母山摄开口三等平声"的读音表示"缝"义,另有很多地方用来自"来母山摄合口三等平声"的读音表示"缝"义.前者可能有的本字是"连"或"联1,力延切",后者可能有的本字是"挛"或"联3,吕员切".开口的读音与合口的读音在地域上成互补分布,因而具有方言区域的标志作用.考证中对韵母作古今比较时,除了寻找今音同韵母的例字之外,必要时还拿古开口字的今韵母同古合口字的今韵母作比较,拿古一等字的今韵母同古三等字的今韵母作比较,或再考察今音的声韵配合情况.这种全面关注音变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做法,本字考证中常需用到.  相似文献   

7.
新洲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可以划归江淮官话区。新洲方言中有些常用词语与普通话不同,它们听起来似乎有点“土”,但是如果将这些活的方言与古典文献用例相结合,并对它们进行考释,可以看出,它们其实是古汉语的遗留,例如“巴家”、“板”、“避鼠”、“心厚”、“肉奶奶”等词语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可以见到,像《说文解字》《台阳笔记》《醒世姻缘传》等等。这些词语在《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中有的没有出现,有的释义不准确,可以据此,《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8.
考证方言里那些有音有义而无恰当书写形式的本字,既可以为研究汉语史提供资料,又能为方言写作提供根据。限于篇幅,本文只列举一部分还未被本方言所考释出的本字,凡见于一般字典中的,则不收入。[(扁刂)](pian)砍削:~木头|~镢把。《集韵》平声仙韵纰延切:“~,削也。”  相似文献   

9.
新洲方言的入声自成独立调类.中古入声字除少数已派入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调类外,其余绝大部分在新洲方言中仍保持入声调类.但现今新洲方言的入声:一、已失去了塞音韵尾,也没有喉塞音韵尾的发音趋势.二、发音不很短促,而是稍稍缓长.新洲方言的入声正处在向阳平等调类继续转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今本《尚书》与汉石经《尚书》之异文包括以下9类,它们是:石经与今本之异文分别为借字和本字、石经与今本之异文分别为本字和借字、石经与今本之异文为同音通用字、石经与今本之异文为古字与今字、石经与今本之异文为一字之异体、石经与今本之异文词异而义同、石经与今本之异文分别为本源字和讹误字、石经与今文之异文源于文字多寡的不同、石经本与今本之异文源于语序的不同。多数异文对文意的理解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仍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同时也不能否认,石经《尚书》个别异文的确能起到"一字千金"的作用,对今本《尚书》的解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船山的《说文广义》首次以专著形式研究词义引申。其词义的注释方法、体例和所用术语都与《说文解字注》有诸多相似,关于词义引申规律的论述,二者也所见略同。鉴于《说文广义》在词义引申理论及方法上的创见,语言学界应将之纳入汉语史并确立其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证《说文解字》有三种主要的声训方式,即所释之字与被释之字实际上是异体字,不是同源词;第二类是同源词为训,采取“A,B也”这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是在释义里饱含着语源性义素。文章举《说文解字》言部字为例来说明这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说文》正字与所附重文的字际关系不是简单的异体字关系,还有同源字、同义字、同音字等情况。这种复杂的字际关系一直存在于后代的字书中,使得汉字收录的原则不够明晰。汉字字际关系的研究与确定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对于汉字构形理据与记词功能的考察,二是对于书写风格与体式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说文》段注校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存有无充分依据而擅改《说文》的弊病,将段注本《说文》的一些条目与《原本玉篇残卷》、《篆隶万象名义》等书相比照,可以明显地见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甚少研究的字书字头编撰体例.进行了溯源研究。通过对《说文》字头编撰体例的仔细比对研究以及对各个时代字书进行的历时研究。发现后世字书编撰基本是沿袭《说文》“古籀篆”的字头编排体侧,这对以后字书字头编撰体例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四种《说文》学著作的考辨,认为清唐赞衮的《说文字原表》是抄袭之作,《说文偏旁》一书系张之洞新选,《说文解字篆韵谱》是《说文》的通俗简编本,《说文解字五音韵谱》是《说文》的韵编本。  相似文献   

17.
释“刚”     
“刚”字的甲骨文形体 ,其繁形从网从刀从牛 ,会用网和刀捕杀牛之意。在词的发生层面上 ,“刚”字的本义域构成为 :用工具捕杀 [义素 ( 1 ) ]性情刚烈倔强的 [义素 ( 2 ) ]公牛 [义素 ( 3) ]。“刚”的词义系统的形容词系列 ,应以“刚直 ;倔强”义为起点。《说文》“刚 ,强断也”的训释不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类聚考察了《黄侃手批说文解字》字词关系批语,认为它们是黄侃“字体分类”的广泛应用,反映出以《说文解字》为基点的研究理念,揭示了汉字的制造和汉字的使用两个层面的矛盾,体现了汉语字词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论假借 ,主张“通其所不通则为假借” ,即凡假借其双方在意义上是一概不相通不相关的。此论对造字之假借而言是正确的 ,但对用字之假借———通假来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朱氏收列用字之假借 (通假 )实例多与其理论相矛盾 ,而现代许多著名专家不但继承了朱氏的理论而且长期延续着朱氏之矛盾 ,造成了严重的混乱。以朱氏为代表的假借 (通假 )理论应当修正 ,承认通假双方其意义并非一概不相通 ,通假字与同源字是有交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