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期天,学校放假了。妈妈见我回来了,高兴地立刻下厨房给我做好吃的。不一会儿,一大桌香喷喷的菜就做好了。我抓起筷子,一顿狼吞虎咽。这时,妈妈把“朝天椒炒鸡丁”端了上来。我上去夹了一筷子就塞到了嘴里。  相似文献   

2.
徐君如 《新少年》2014,(11):32-32
“好香啊!”我的鼻子告诉我开饭了。只见妈妈端着盘子从厨房走了出来,她用胳膊擦去了额头的汗,冲我露出了微笑。盘子里盛满了妈妈的拿手菜——鸡肉炖土豆。黄澄澄的土豆冒着热气,散发着香气让我食欲大振,我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土豆放在嘴里。那土豆竞没有想象中的好吃,淡而无味,而且有些硬,像是没有煮熟一样,  相似文献   

3.
吕游 《社区》2008,(5):33-33
闻知一同学中年猝死,心里一惊。听说他多年经商,吃过苦、受过累,可就是把金钱看得太重,临了空抱百万家产含悔而去。那天,与几个同学一起吃饭,对生死感悟颇多。有一同学忽然用筷子夹起一片牛肉,对大家调侃说:“这片牛肉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送进自己嘴里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就不是你的。”之后,他又夹起一块黄瓜:“这块黄瓜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吃下去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也不是你的。”接着,他又端起一杯酒:“这杯酒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一饮而尽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还不是你的……”  相似文献   

4.
我6岁的时候,教书的母亲独自一人带着我守在一个山村小学里。说起来或许不相信,幼年的我最想吃的就是鸡蛋。生活艰苦的年代,我脑子里根本没有鸡啦、鱼啦、肉啦什么的概念。即使是过年,也不过是在爷爷那里吃上一顿一勺子猪油拌一盆萝卜馅的水饺。年后,爷爷过年留下的猪油给我装在一个小瓶里,我随母亲带到了山村小学,想解馋了,就用筷子挑出一点放在碗里,捏上一点盐,再掐上一点葱叶,开水一冲泡上碎煎饼吃。盯着碗面上仅有的几朵油花朝我笑,真舍不得把那油花喝到嘴里。让我最解馋的一次,是我浑身出满了水痘子那次。还没领到工资的母亲没钱买狗肉…  相似文献   

5.
唐宝民 《老友》2012,(3):9-9
有一回,女作家萧红应邀到鲁迅家吃饭,许广平从街上的一家福建菜馆要了一碗鱼丸子。吃饭的时候.海婴最先夹了几个丸子放到自己碟里.然后开始吃,吃了一个后就说“不新鲜。不好吃”。许广平于是夹起一个来吃。感觉很新鲜,于是就批评海婴,并又给海婴夹了一个。海婴吃了这个以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就生气了.严厉地斥责海婴。见此情形,鲁迅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  相似文献   

6.
"哇,这菜咋这么咸哪,太难吃了!"弟弟一边把口中的菜吐出来,一边夸张地喊道:"水,水,快拿水来。""爷爷,咱家的盐不会是不要钱吧?"我也边调侃,边放下了筷子。听着我俩明目张胆地抱怨,爷爷火了,一向满是笑容的脸上,顿时变得阴沉沉的。他一句话也不说,"哼"了一声,就弓着背走到厨房去了。不好,爷爷生气了!"爷爷这么大年纪了,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重庆万州,女人都会做榨菜。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母亲做的榨菜是越嚼越有味的好吃东西。母亲一手拉扯大我们兄弟姐妹4人,还照料瘫痪在床的爷爷。那时我们小,从未意识到母亲一年到头总张罗着腌榨菜是担心没钱买菜吃,我们只记得有滋有味的榨菜,却不知母亲  相似文献   

8.
宋雨晴  宋玉坤 《新少年》2012,(10):22-23
我童年时的故事都是爷爷您讲给我听的,至今我记忆犹新。小故事迷我三岁的时候,吃饭是个老大难,一口饭在我嘴里能嚼上五分钟也不往下咽。奶奶是个急性子,喂我两口饭就把筷子一放,叹了口气:"不喂啦,烦死人!"爷爷您说:"我是饲养员,我来喂小马驹。"  相似文献   

9.
张帮俊 《社区》2012,(3):57-57
在日本旅游期间,免不了要去品尝各种美味小吃。有天,我和表哥来到一家料理店吃日本料理,没吃多允我就放下筷子’表哥问道:“怎么不吃了?”我苦笑道:“在外面还是少吃点为妙,地沟油不是好东西!”听我这么说,表哥笑了:“你是不是给地沟油吓怕了?这样,我带你看看,日本人是如何处理地沟油的!” 表哥与这家料理店的老板松田还算熟络,说明了情况,松田老板领着我们来到后台的料理制作间,空间虽然挺狭窄的,但餐具和各种食材都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我还发现,顺墙根一字排开的是几个大饮料瓶。我感到很奇怪,就通过表哥问松田老板,  相似文献   

10.
吃核桃     
一天晚上,阿姨拿出一包核桃给我吃。看着它粗陋的外表,我觉得它是不会太好吃的,就试着拿一颗放进嘴里,可这家伙太硬了,怎么也咬不开。这时,阿姨拿来一把夹子,说:“让它来帮你对付这些硬家伙吧!”我用夹子使劲一夹,核桃“喀嚓”一声就开了,里面的果仁“跑”了出来。填进嘴里嚼(jiáo)一嚼,又香又脆,好吃极了!看来,判断一种东西好不好,不能只看外表。指导教师张雪春点评小作者写这篇作文的目的是告诉我们一个很有意义的道理。语言也比较生动。吃核桃$浙江余姚市世南小学二年级@姚卓君  相似文献   

11.
春节回家,见到母亲,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瞬间溢满心胸。看到76岁的母亲,依旧身板硬朗,心里便觉得踏实和幸福。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屋后有一片桃林,是母亲亲手栽种的。当红艳艳的桃花开过,桃子成熟之时,我便贪婪地吃着鲜桃,母亲告诉我:“桃养人,杏伤人。”嘱咐我多吃桃。并告诫我“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病从口入”,坏了的东西绝不能入口。每当吃饭的时候,我常常是端起碗就吃,这时母亲就会轻轻敲敲我的碗,说:“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在菜谱里,母亲特别偏爱萝卜,并能做出许多花样。见我不爱吃,母亲便跟我讲:“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相似文献   

12.
1月29日,正值大年正月初六,我来到位于原太高速路口东侧的原平市武虎敬老院。院长、忻州市政协委员武虎正在3号敬老室里跟大伙聊天。见他憨乎乎、笑嘻嘻地迎上来,我算老朋友,直率地自报来意:“今天专门吃你的敬老饭来了!” 一会儿,我们来到敬老餐厅,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下来,此刻,大部分老人已吃过了,女炊事员先端上一大盆杂烩菜,这是当地最受欢迎的一道传统莱,外加一大盘切开的花糕,摞得挺高的,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 大伙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夹着,吃着。爱喝酒的还乐呵呵地举杯相邀,又吃又喝,挺热闹,隔  相似文献   

13.
每个家庭吃东西的模样都不一样,每个人吃东西的样子也不一样,我们家吃东西的样子可有意思了。爸爸吃饭的时候是最壮观的,不管多少饭,他都会“一扫而光”连一粒饭都不剩。爸爸的饭量大得惊人,一顿能吃三碗,而且是“狼吞虎咽”的。一点都不文雅,可把筷子大哥忙坏了,东夹一下,西夹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秦国老臣甘茂与秦王闲聊,他说“:大王,我看你脸色不太好,你感觉怎样?”大王说“:有点小病。”甘茂说“:既然大王身体欠安,想吃什么东西我一定办到。”大王说“:我想吃公鸡生的蛋,听说公鸡生的蛋能治好我的病,你就为我买公鸡蛋吧!”君臣之间无戏言,答应国王的事不办,那可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甚至要全家问斩!这可急坏了甘茂。他不吃不喝,整天闷闷不乐,全家人都为他担心,提心吊胆。甘茂的孙子甘罗只有十二岁,见爷爷心事重重,便问爷爷愁什么?还说“,爷爷有什么难办的事,可以告诉我呀!”甘茂说:“小孩子懂什么?大王要吃公鸡生的蛋,你能办…  相似文献   

15.
挂粉     
许石林 《社区》2010,(36):41-41
我一直吃不惯粉丝,即洋芋粉丝。我每次去深圳“老西安味工厂”吃羊肉泡馍,必说明不加粉丝和豆腐,用王子武先生的话说:“嘴里绊绊瘩瘩地,吃起来不方便。”  相似文献   

16.
张军霞 《老友》2012,(4):9-9
梅保玥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唯一的女儿。从小就被父母宠爱。父亲梅兰芳更是将她视为掌上明珠。有一次.六岁的梅葆碉随父亲外出吃饭.在餐桌上看到一盘自己最喜欢的卤肉丸子。因为菜放得离自己太远,她就站起来,伸着筷子去夹菜。身材矮小的她,费了好大的劲,依然没夹到那道菜,急忙向父亲求助。  相似文献   

17.
记住与忘记     
张珂 《山西老年》2012,(1):47-47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一巴掌。被打的人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相似文献   

18.
留学荷兰的朋友来信告诉我说,“荷兰有一种国菜”——我乍一看,倘若不再看信里下文,准以为这“国菜”是国宴上的上品菜肴。殊不知乃是土豆、胡萝卜、洋葱之类极普通的菜。而这个被称为“国菜”的菜,还一定得在每年10月3日这一天吃,全国许多人家自觉地吃,大约像我们中国人在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格调生活     
陈尉文 《社区》2002,(22):57-57
着要不是个破落贵族,至少也沾点贵族血统,一般小人物过日子哪能这么穷讲究。朋友在步入新贵之后,对吃就更不苟且了。我在他家吃的晚饭内容多半是西式的,罗宋汤炸猪排什么的,汤里有胡萝卜、蘑菇、奶油、西芹,都是我最犯怵的。长形西餐桌上还少不了牙膏似的绿芥末,以及番茄酱,牛肉一般用咖喱洋葱烧。我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吃这口味儿,反正我要想减肥了,就上他们家蹭晚饭去。男主人的英文水平不敢恭维,但你要和他通电话,他一准“OK”。K是发第二声,有着不容置疑的潇洒劲儿。但我最怕听人说OK,一听就起鸡皮疙瘩,过敏。所以我每次总是抢在他OK…  相似文献   

20.
遗产13元     
《北方人》2007,(5)
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完先出摊去吧。碗筷等会儿我再收拾。”当时,我并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