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三十六计》的最大特色在于以《易》论兵,援《易》析谋。作者运用传统易学的认识论和思辨方式对军事谋略的历史实践作了分类总结,对谋略运用从做法、条件、要求、原理诸方面作了考察分析,并道出了谋略推演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诡道逻辑。全书具有注重人为、强调辩证施谋的思想特点,闪耀着民族传统兵学的独特光辉,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军事辩证法和军事谋略,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毛泽东军事辫证法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充足的思想资源与养料.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利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对中国古代兵书中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直接汲取和利用;(2)对中国古代典籍中具有谋略意味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改造、利用;(3)对记载于史籍的有关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战争谋略和智慧进行摄取并加以灵活运用;(4)对中国古代文艺作品、历史典故、民谚俗语、棋艺戏曲中的生活智慧加以提炼萃取,并用于对军事辩证法思想的阐释与说明.正是注重汲取中国传统智慧,从而使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具有中国特点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3.
奇特新颖的叙事谋略是《庄子》寓言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时空错乱、超越生死界限、客观物象生命化三个方面,对《庄子》寓言叙事谋略所表现出的自觉虚构叙事观念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 谋略,在生活中既寻常又使人感到神秘。它很寻常——古今中外,人们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交际、处事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许多领域都广泛运用着;它又似乎很神秘——作为一种特殊的,“软件武器”,常使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转败为胜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正因为如此,谋略与中国古代小说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至少在长篇小说中,没有一部出色的作品没有谋略描写,没有一位完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离开过谋略描写;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缺少了谋略描写,许多小说必定黯然失泽、平淡无奇。因此,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古代小说谋略描写的发展嬗变、认识作用和艺术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运筹惟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方法是系统分析的主要量化基础,它是应用定量计算,模拟类比等方法使系统的规划和运用达到优化的科学。许多军事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在中国,真正把古代军事运筹思想引入军事领域的首当推孙子,把孙子尊为古代军事运筹思想的开山祖师是当之无愧的。尽管,人们对于《算经十书》中的《孙子算经》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孙子还存在意见分歧,然而,对于孙子所表现出来的高超数学水平和丰富的运筹思想却是推崇备至,交口赞誉的。孙子在运筹帷幄,策划谋略,权衡利弊,预见胜负,选将任势,理兵料敌,筹算费用,保…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毛泽东哲学著作研究观点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黎 《天府新论》1997,(3):89-92,96
本文仅就日本学者对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和军事著作中的一些军事哲学思想的研究观点作一概述,以飨读者。对实践论的研究简况1951年4月,日本的《前卫》杂志第57期全文译载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人由此,日本开始了对毛泽东《实践论》为中。c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毛泽东哲学的重要意义。1952年,日本政法大学教授松村一人最早在日本《思想》杂志上连续发表了长篇论文《论毛泽东哲学的意义》,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他认为:毛泽东的哲学不仅具有中国民族形式,而且具有国际意义,他说:“何如用一句话来表达毛泽…  相似文献   

7.
春秋兵学对于先秦哲学思想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涅 《文史哲》2004,(2):25-31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春秋兵学对于先秦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它在军事实践中重视特殊性的对象、时空条件、目标意义和组织形式,揭示了对立统一和控制反控制的本质关系,奠定了汉民族的功利理性精神。其中有关军队组织建设的思想和实践直接开启了先秦法家的政治路线,有关作战谋略的认识又是先秦术家的思想渊源。《孙子兵法》对于战争性质、形式等的界定和阐述,还是先秦思辨哲学的初阶。它的军事理性与墨家重视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生活理性,《周易》重视发展变易的历史理性各有特点。它的功利精神与孔子继承传统而来的道德信仰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两大源头。  相似文献   

8.
《左传》军事思想简析黄朴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春秋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既表现为《左传》、《国语》和老、孔等思想家对军事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论述,更体现为《孙子兵法》这部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兵学巨著的出现,它们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政治抱负、处世原则和人生道路,特别是集中于对皇权的态度,已具体化于参政意识、政见、谋略和德行,以及由此凝集而成的政治舞台上的特殊角色——谋士,做了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生动而具体的描绘,给读者和历史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谋上形象的活写真。小说中的煤士,最鲜明的特质就是:一些土人出身之辈,张扬忠君报国,投身并依附于某一政治派别或军事武装割据集团,凭借自己的才干、谋略和忠诚,出谋划策;虽赴汤蹈火而不辞,肝脑涂地以为荣,辅其所奉之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乃至助其…  相似文献   

10.
任俊华 《船山学刊》2000,(4):94-100
熊十力创立了自己的新儒家思想体系——新易学,成为现代新儒学大师。一、“归本《大易》”的现代新儒学大师熊十力对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大家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归本《大易》”,完成了他独特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他的哲学本体论建构,学术界一般认为1932年其《新唯识论》文言文本(原名《境论》)正式出版就已宣告完成,这是不妥的。他自己在1952年删定的《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的《删定记》中就明确指出:“《新论》文言本,犹融《易》以入佛。至语体本,则宗主在《易》。”即使1944年出版《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其哲学本体论建…  相似文献   

11.
《云梦学刊》2009,30(6):11-11
《文化中国的十大品性》(史仲文著)于2009年4月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大文化视野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宗教、习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十个领域,作了深入浅出的现代性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作了生动的描述与评说;对中国古代文化中蕴涵的丰富智慧作了充分肯定与剖析:对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杰出人物、重大事件和发展脉络作了言简意赅的分析与评论;对传统文化的不足与缺陷也作了一针见血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试论《孙子兵法》中的认识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蕴涵在其军事理论和体现在对战争及其规律的具体认识过程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论思想则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包括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性、过程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是《孙子兵法》中认识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尽管这一思想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它毕竟代表了不同于同时代的孔子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构成中国传统哲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中国古代谋略文化陈立明中国古代哲学以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深刻的辩证思维方式,赋予传统文化以注重功利实用的特点,这种实用功利性集中体现在古代谋略文化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古代谋略文化具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伦理判断准则和逻辑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姜太公辅周治齐及其谋略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太公辅周治齐及其谋略智慧于孔宝姜太公,又称吕尚,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奇计与韬略成为中国古代谋略智慧之大宗,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精神。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明确与道:"周西伯昌之脱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  相似文献   

15.
周大雄 《江淮论坛》2009,(3):72-76,164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兵书,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典范之作。孙武在军事理论上的辉煌成就,是与他在哲学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密切联系的。历久弥新的《孙子兵法》以其蕴涵独特的军事艺术魅力和哲学智慧的灵光而被后世奉为兵学圣典。在哲学领域内,《孙子兵法》并没有完整的哲学体系,但是,它所反映的军事哲学思想却有着丰富的内容、卓越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琼州学院学报》2016,(4):94-99
《左传》好以非雅文化族群的标签来定义楚人,但事实上的楚人却在努力做到文韬武略。像《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呈现的楚庄王,就是一位允文允武的君主。其文质彬彬表现在善于赋诗明理、礼崩乐坏时期不坠周礼、外交中谦卑有礼等;而尚武刚强则表现在开疆扩土军事行为、视死如归的武士精神以及善于用兵的谋略上。楚庄王此等文治武功,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人的精神风貌,这种传统也影响了楚人特有的外刚内柔的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王家忠 《东岳论丛》2007,28(3):101-104
《周易》定性,向有歧见。总体方之,《周易》是朴素的唯物论、中国式的辩证法、古代信息论、政治伦理学与传统预测学的“五位一体”。对“自天佑之”可以作唯物的理解。“学《易》致用”与“以用知《易》”应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不仅在历史演义等作品中有着大量谋略描写,而且在世情小说中也 有着精彩纷呈的谋略描写。《红楼梦》的谋略描写存在于封建卫道者与叛逆者、封建主子与奴婢、封 建家族的妻与妾、嫡与庶等诸种矛盾冲突中。其谋略描写不仅对于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化,而且对于 其现实主义特色的形成、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心理特征的刻画、悬念效果的产生等, 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是一篇著名的军事著作,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哲学著作。这篇著作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战略问题作了全面总结,也对这一时期我党思想路线作了深刻分析和高度概括。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批判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军事指导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上,人们往往视《易》为卜筮或哲学著作,《文心雕龙》却鲜明地揭示和剖析了《易》的文学特点及其文学性意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第一次,因此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心雕龙》尊《易》为最能体现宇宙天地精神之经典,为"哲人之骊渊也"。在此基础上,《文心雕龙》取法《易》之"大衍之数",确立了其《文心雕龙》的体制;本乎《周易》的自然之道来建构《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文心雕龙》还第一次精辟地阐释了《易》的丽辞范式,及《易》旨远辞文、言中事隐的美学特征,充分肯定了《易》对规范文章创作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