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障碍和硬约束。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就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重点,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推动绿色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完善绿色发展治理体系,实施创新驱动、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节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经济变"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本组专题对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及企业绿色生产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绿色发展研究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障碍和硬约束。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就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重点,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推动绿色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完善绿色发展治理体系,实施创新驱动、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节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经济变"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本组专题对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及企业绿色生产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绿色发展研究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主要是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使整个生产、经济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循环经济是我国21世纪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路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正相关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主动融入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去,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城镇化绿色发展的质量,建设宜居、乐居、宜游的美丽城镇。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和人口压力迫切要求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道路,生态经济作为实现绿色经济宏伟蓝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和框架的构建有着巨大的启示。同时,绿色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并无太多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从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构建生态省、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的三级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创建多元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循环经济则是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使整个生产、经济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手段和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丁霞 《江汉论坛》2012,(1):59-63
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转折这个时代座标之上,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性和多元化,以及时代转折期的凸显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发展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时代特征、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发展理念,即解决"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由谁来享受发展成果"的问题,从而实现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型,也就是着力实现创新型发展、协调型发展、绿色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和非依附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全胜 《中州学刊》2023,(11):26-32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数字经济作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量,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开放性合作和模式创新的三重路径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支持。一是数字化转型,即利用数据、算法等数字技术分析环境信息,采用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二是开放性合作,即与各方合作、共享资源,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开放性,发挥技术、市场、政策、人才等要素的协同创新效应;三是模式创新,即开创全新的绿色技术创新模式。模式创新涉及企业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应重视关键技术因素,理顺数字经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的关系,提高环保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6,(9):178-182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思路的集中体现。"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变化,适应新形势,就要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要从理论向度上深刻把握绿色发展理念,从机制创新上切实体现绿色发展理念,从实践措施上具体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的合力,推动实现经济振兴、社会健康、人民幸福、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共同促进化工产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实现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赢。武汉化工区在吸取各种生态化工园区建设典型模式优点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绿色环保、物质循环、低碳节能、企业集聚的生态化工园区,构建独具特色的巨型混合模式。企业、组团及园区、区域三个层面的低碳与循环发展,分别成为武汉生态化工园区建设巨型混合模式运行的基础、核心及拓展。该模式的高效运行还有待于相关配套措施和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