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中国语言的“气”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句子的结构是一种动态建构,这种结构靠声气的止息和意向的完成来控制。汉语句子的意向主要有三类,即“动”向类、“名”向类、“关系”向类。汉语句子“气”的组织之流动性体现了汉民族有机整体的思维方式,而在句法之“气”的流动中凸显的以神统形而非以形摄神的文化精神又体现了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文化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和文化语言学观点透视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文章认为文化义是词语本身所隐含的文化色彩或者附加在词语之上超语言的文化意蕴,它负荷着汉民族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透对对汉语例词的文化义的分析,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语言科学的研究,窥见汉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汉语的文化义似应从以下方向发掘:成语与典故义;比喻与比喻义;借代与借代义;附会与象征义;联想与联想义;情态下褒贬义;风格与语体义;形态、色象与形象义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修辞格的产生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是影响和制约汉语修辞格的主导因素。具象思维使汉语修辞格讲求形象化、感受性;辩证和谐文化心理使汉语修辞格注重和谐互转、辩证统一;含蓄、深沉的文化心理则使汉语修辞格讲求委婉含蓄。  相似文献   

4.
比喻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格。汉民族的比喻修辞格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与汉民族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在此从汉民族哲学思想、汉民族传统思维观、汉民族制度文化、汉民族审美观和文学作品与历史典故等五个方面来探讨汉民族传统文化对汉语比喻修辞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文精神之文化反思──郭绍虞语法哲学探究申小龙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中,郭绍虞对汉语语法的看法可谓独具慧眼。因为他是以其深厚的传统语文感受能力来捕捉和把握汉语的人文精神的。郭绍虞以一个古典文学批评史学者的眼光来审度现代语文分析,其语文批评往往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6.
汉语词汇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材料,语言学者对它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词汇自身结构和语法功能的分析,近期北京语言学院常敬率先生精心编著的《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一书,独辟溪径,从汉民族文化诸因素(如民族心理、宗教、民俗等)的角度对汉语词汇进行文化分类并阐述其文化内涵,综观全书,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由表及里,揭示内涵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交往,并在与自然界和他人的交往中产生语言和文化。由于语言是一种极为复杂而又特殊的社会现象,人们所处的世界又…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大量的戏剧行业词通过比喻的方式使词义得到了扩展,即从专门用语变成了社会所有成员每天共同使用的词语;戏剧行业词的通用化是戏剧文化在语言中长期积淀、凝固的结果,汉民族源远流长的戏剧文化是汉语戏剧行业词词义扩展的丰厚土壤;汉语戏剧行业词的词义扩展就是循着由具象到抽象的汉民族思维轨迹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成语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语与中国文化李大农汉语成语数量庞大,形式完整,内容精练。迄今为止,已有不少专著和论文对成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把语言现象与文化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角度,着力阐述汉语成语与汉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语言不能不研究文化...  相似文献   

9.
高语境与汉语口语重意合语态的美学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民族处于强交际语境文化中,汉民族口语中的交际信息大多蕴涵在口语表达主体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情境中,或内化于其内心世界,高语境和汉民族语言重意合语态的形成演变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汉语流水句并不能说明汉民族语言属于单纯和低级语言;相反,汉民族在整体性思维和高语境文化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充满隐晦、跳跃与语空的高语境弹性编码模式,以及汉民族高语境交际中富于包蕴性的表达方式。汉语口语中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蕴藉之美,应当在东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被进一步认识和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10.
汉民族委婉含蓄的传统文化的产生有一定的文化根源,以该传统为基础,阐述了其对汉语词语修辞的影响,并结合实例分析在具体语境中模糊词语所体现出的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扬”“抑”策略在汉语交际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对这种交际策略的偏爱反映了汉族的民族文化内涵。“扬”“抑”策略是汉民族辩证思维方式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等级尊卑意识以及和谐价值观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新奇之美和一波三折之美审美观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乐观的民族性格的折光反映。  相似文献   

12.
高秀雪 《阴山学刊》2010,23(2):60-65
从《马氏文通》开始,中国汉语语法研究就走上了与西方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梳理和总结汉语结构语法研究、功能语法研究和认知语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我们能够更加明晰当代西方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的关系,更好地把握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通过对汉语比拟式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梳理了它的发展轨迹和脉络。作者认为,在考察历史语言现象时,有时须跳出历史比较法的框框,从语言渗透、语言融合的角度去把握。元明时期的比拟式正应如此解释。金元时期出现了与先秦唐宋完全不同的新的句式和语法功能,这种句式不是汉语原有句式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受阿尔泰语(主要是蒙古语)语法影响而产生的。它经过了从模仿照搬到逐步调整、改造,从而纳入汉语语法体系的过程,是在特定历史社会条件下语言接触、渗透和融合的产物。而现代汉语的比拟式则充分地体现了语言渗透和融合的结果:上述两种比拟式的形式融为一体,两种语法功能也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要准确地把握法治的含义,必须正确处理法治与法律、法制,法治与专制、人治的相互关系,法治的基本内涵与标志是民主政治与法律权威;与专制相结合的法制不是法治,只是人治的形式之一。法治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但将“法律全都转化为道德”的社会不是法治社会。法治需要弘扬优良的法律文化传统,但在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游甜 《南方论刊》2007,(8):92-93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每个民族则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各民族语言的不同。汉民族作为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其形象性的特征直接影响到其所使用的语言汉语。本文通过对形象思维在汉语中的体现的研究,探讨汉民族形象思维是如何对汉语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出版一百年来,人们以“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来评述它。本文把《文通》放到中国文化的发展长河中考察,认为《文通》提供了中西文化结合的范例,为各个领域吸收西方文化开创了路子;《文通》成功地构建了汉语语法体系,促进了汉语语言学的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文通》广泛地选例,促进了诸子各家思想的传播、融合,弘扬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众多的研究热点,这些热点问题的形成得益于汉语语法研究中新理论、新视角的深入开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近十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热点视角进行阐述:(1)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角;(2)汉语语法研究的类型学视角;(3)汉语语法研究的韵律词法、韵律句法学视角.同时指出,多视角研究综合互补是近十年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8.
论汉语语言的和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汉语语言的和谐美马志强语言是一个系统,语音、词汇、语法是这个系统的三个要素。语言上的许多特征都要通过这三个要素表现出来。语言,是民族化的,民族的许多特征也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没有任何民族烙印的语言可说是不存在的。以我们汉民族语言来说,由于中华民族古...  相似文献   

19.
谈传统思维对汉语修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思维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即整体思维与汉语修辞的契合功能、圆融境界和流动生机,辩证思维与汉语修辞的辩证和谐,直觉思维与汉语修辞的含蓄生动,从深层的文化通约层面上把握了传统思维与汉语修辞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解释汉语修辞的特点和审美要求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0.
徐静  陈赛赛 《江淮论坛》2012,(6):168-172
播布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是目前汉民族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舞种。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在分析和把握花鼓灯艺术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重求证了影像到场是传承花鼓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路径选择.并由此进一步探讨影像在传承花鼓灯艺术时所应遵循的文化生态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