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安全法制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战略需要。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国国家安全法制,其基本要求应当包括:既要把握国家安全的广义内涵,又要明晰国家安全法制的基本含义;既要看到已取得的重要成就,又要正视它与新形势的不相适应;既要强化法律监督,又要重视国家安全法制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8,(7):50-58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进行国家安全立法。时至今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按第二十三条承担的宪制责任仍没有完成。第二十三条立法环境由公布时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文化环境还是政治环境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自行立法可能性越来越小。同时,面临着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特别是"港独"势力的兴起,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刻不容缓。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国防观视角下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国家安全法规有必要进行统一。因此,权宜之计是把大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法部分条款,通过放入基本法附件三的方式实现国家安全立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非传统安全问题是由所谓“低级政治”因素引发的社会与自然、社会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一般性问题。它的出现使国际关系主旋律发生了变化 ,对其基本理论提出了挑战。诸如 :提出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问题 ;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双重价值标准问题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新型关系和近期斗争新目标问题 ;用真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取代具有统一战线特征的国际斗争方式的问题 ;摒弃冷战思维 ,以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为国家的外交宗旨问题等等。加强此类问题的研究 ,对于形成国家科学的安全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国家文化安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文化贸易的大舞台,面对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与文化安全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5.
军事同盟及其生命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事同盟是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国家安全和外交战略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军事同盟同均势、集体安全一样,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尽管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维持同盟生命力的条件和资源在国际社会中十分短缺,军事同盟仍然不失为寻求国家安全保障的重要工具。但是,同盟的生命力需要一定的条件,由于中国目前尚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中国不宜确定同盟战略。  相似文献   

6.
对外援助是一种柔性的外交政策工具,它能够为国家发展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支撑和道义支持,同时避免因使用政治、军事手段带来的冲突,在很多国家被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第三支柱。中国的对外援助战略不仅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要充分考虑由于崛起带来的安全压力和道义需求。在强化总体安全观的新形势下,中国需要调整传统的援助战略,完善对外援助的国内制度体系,适度参与对外援助的国际协调体系,实现援助理念的与时俱进,为国家外交政策留下更灵活的行动空间。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4):131-135
当前,文化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受到关注以来,学界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与内涵、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以及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与对策等问题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安全与防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因此,《学习与探索》对安全与防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安全与防范问题的复杂性,表现在它的内涵极其宽泛,所涉及的问题极其复杂。从安全的地域内涵来说,涉及到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而且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又是相互联系和交织在一起的。从安全所涉及的领域来说,除了包括传统的领土安全以外,还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等。从安全的行为主体来说,不仅包括民族国家和政府,也包括非民族国家和政府以外的多种行为主体,如各种非政府组织、社区、公民个人等等。由于上述安全的地域内涵、所涉及的领域及安全行为主体的复杂性,就决定了防范问题的复杂性。所以说,当今世界的安全与防范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多层次化和跨领域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鲁岩 《学术交流》2006,(11):48-51
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必然更加突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等,是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安全新课题时应该关注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认同与国家安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与外部世界、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一致性确认,它主要包括身份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政治文化认同、国际文化认同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国家主权独立的基础、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我国的文化认同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积极进行文化建设、注重对外文化交流,更为有效地维护和重建我国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积极应对发达国家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有组织、有策划、有预谋地对我实施西化战略;利用中国文化资源、借助中国元素传播西方价值观念;通过申遗、注册等手段占有我国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锁定强势媒体,寄希望于网络渗透与传播。鉴于此,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当前应实施的策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固筑起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之在全球语境下历久弥新,魅力永恒;致力中华文化走出去,赢得世界的尊崇与认同;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确保我国的网络话语主导权;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开展扎实的教育、普及等传承工作,保护我国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中国政府着眼于促进各国间的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维护国际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持久安全,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主张各国应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冲突和争端,在平等互利、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和全球性问题,以实现共同安全。本文对中国政府新安全观概念的提出过程进行了梳理,对中国新安全观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中国政府实践新安全观、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成就进行了归纳和概括。  相似文献   

13.
商业秘密保护已不仅是企业间的利益纠葛,而是关乎国与国之间较量的关键底牌。美国通过修改国内刑事法、在国际推行美式标准、强行拔高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标准等手段,俨然将商业秘密保护作为推行其司法霸权的抓手,为打压中国企业大开方便之门。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商业秘密刑事保护体系显得刻不容缓。具体路径是:在理论层面将国家安全作为相应罪名的保护法益之一;在立法层面着重细化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在司法层面灵活运用宽严政策,区别处理国内和涉外商业秘密案件。  相似文献   

14.
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内核,而文化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以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形态的综合国力竞争,如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扩展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既是我们必须应对的考验,也是中国政府需要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士新 《创新》2010,4(2):5-9
合作安全指国家间为了共同的综合安全利益,建立安全协调与信任措施,摆脱安全困境、解决国际冲突,维护地区稳定。合作安全具有非强制性、预防性、非排他性及综合性与共同性等特点。中国与东盟在南海问题及环境保护问题上建立安全信任的措施与实践证明追求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的合作安全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选择。中国奉行合作安全的政策符合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中国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已经难以用传统的国家安全理念来轮廓,其已经超出一国与他国的外交关系,不仅涉及国际关系,更涉及一国国内的问题,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信息等方方面面。美国早在1947年就出台了《美国国家安全法》,并开始谋划国家安全的新理念。美国也是最早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假借保护国家安全利益之名,已将国家安全的"防火墙"扩展至非涉密信息、经济、贸易等诸多领域,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美国国家安全观、战略和法律规制等述评,以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和战略的构筑以及法律规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的安全与安全的全球化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的出现、“9·11”事件开辟的全球化政治进程。全球化时代的安全问题具有双重性、整体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中国要从根本上维护自身的安全,实现国家和平发展的目标,就应当在安全战略的选择上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法对国家贸易安全的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明显的特征,从根本上推进了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各国间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促成了全球统一规则的基本形成.为保证国际社会正常经济活动安全进行,并进一步推动国际交往扩张和深化,国际贸易法相应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实现其对国家贸易安全充分的保证.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飞速增长,发展证明了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同时也为我国的贸易安全敲响了警钟,欧美等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进行贸易保护,使得我国贸易利益无法保障.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熟练掌握WTO规则以及其他国际贸易法规范以保证我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贸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9·1 1”事件对以美国安全观为主导的传统国际安全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给国际安全的内涵带来重大调整 ,使人们从新的视角对“9·1 1”事件引发的国际安全危机做出重新解构 ,“9·1 1”事件引起的美国国际安全战略的大变动引发了国际安全格局的大变动 ,这种国际安全格局大变动的主要作用点是大国关系。同时“9·1 1”事件后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与中国所面临的周边安全形势又是需要认真加以思考的。  相似文献   

20.
新干涉主义与中国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后霸权主义的最新表现就是“新干涉主义”,它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从长期来看 ,对付新干涉主义和加强国家安全的根本出路是保持国内社会系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