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包含着科学技术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包括资源实力、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等硬实力,而且包括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制度实力、文化实力、教育实力、外交实力等软实力.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指导.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互为发展的条件.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必须以唯物论、辩证法、系统论等科学的认识论、世界观为指导;促进和影响科学技术创新的政府制度、管理体制、教育方式的创新必须以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为前提.科学技术的创新则从方法论、具体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手段等方面影响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课题管理中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方式、课题完成后鉴定和结项的不同方式等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不仅是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保障,而且本身就是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管理的不断改进与创新,既是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才是支撑和关键。以规章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文化建设,对于激励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支撑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学术规范建设、科研管理观念、人才激励体制和学科研究理念等方面。完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可以从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加强学科规范性建设、重视应用性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开发和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如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十二五”期间的重大课题。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社区逻辑,厘清阻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价值矛盾,探索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制度路径,对于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创新、整体进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是社会科学管理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当前社会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存在七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创新,在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七个方面的大胆探索: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将学术评价贯穿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实行年度科研经费总额拨付,扩大研究单位科研自主权;针对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实行"智力报偿"的激励办法;在课题资助之外实施针对学者个人的资助制度;加大后期资助力度,实施学术出版资助;在资助对象上尝试打破身份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有必要全方位地建立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深入分析发现,造成当前科研评价困境的本质原因在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高校的发展和定位没有较高的认同度,iv,有在对高校的发展和定位达成高度共识后制定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同。接着,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首先明确了科研评价的主体,确定以科研成果为评价对象,将科研成果分为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奖励等四大类,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定位对科研成果分f-1别类予以赋分,鼓励合作、协同创新,最大程度上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科学普及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形式逻辑角度阐述了社会科学普及的概念及其所具有的含义,认为探讨社会科学普及的意义既要考虑社会科学本身的特点和功能,又要考虑广大社会公众的社会科学素质及其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还要考虑我国的社会制度、价值目标以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社会科学的普及要坚持创新与普及、科学性与通俗性、系统性与针对性、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等四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管理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子系统,通过科研组织、选题制定、计划实施、过程管理以及成果评价等方面,对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有着重要作用。科研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具有协调互动功能。要充分发挥管理创新在科研实践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将管理创新纳入科研创新的范畴,在政策导向上予以重视,在评价机制上予以科学认定,通过科研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人才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深入探讨新时期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的完善,本刊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拟于2004年10月下旬在长沙市联合召开首届“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研讨会。本次会议采取征文方式产生会议代表。 一、会议主题:拟定为“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与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包含科研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评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在对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从科研管理实践与评价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角度、从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系统的整体及部分的研究出发,剖析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文章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建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可以为解决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评价问题提供探索性方向和启发性思路,这对深化人文学科评价问题的研究,对探索构建真正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与管理的评价理论和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社会科学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让社会科学研究在提高和改善“人”的素质状态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更有力地提高社会宏观生产力的目的,有必要对社会科学的“创新”问题进行探讨、突破不合理的陈规旧俗,才能让社会科学的生命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2.
王如慧 《社科纵横》2010,25(3):123-125
本文总结了中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五种模式,并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要重点解决好自动化建没中的规范问题,积极探索其它管理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高校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始迈入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呼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时期,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分不开的,党和政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对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根本保证作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等为教育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在经济转型、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中,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还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对"双创"人才的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地方高校不仅要深入总结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问题,从课程设置、平台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教育实践模式,还应高度重视质量体系建设,从制度建设、教学氛围、组织管理、评价反馈等方面建构综合性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2):F0003-F0003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加强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云南师范大学和《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编辑部拟于2009年9月中旬在昆明市联合召开第三届“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论坛。  相似文献   

1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社会科学研究情况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科学研究在美国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那种认为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不大的观点已受到有力挑战。在管理体制上 ,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大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但通过基金会等机制 ,也能得到有效管理。美国社会科学研究是由问题驱动的 ,同时还具有实证性、实用性、多样性、重视方法创新等特点。此外 ,虽然社会科学家一般能自由地向社会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 ,但研究还是会受到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干扰。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社科研究地位日渐提高 ,跨学科研究和全球性问题研究日益增多 ,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文化研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增强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裂与整合继续存在 ,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得到充分应用 ,社科研究走向网络化等等。  相似文献   

17.
吴宁  田伟宏 《探求》2004,20(1):65-67,41
非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或能力,不仅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紧密相关,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在研究主体方面,激情是其进行研究的动力,信念是其进行研究的保证,而直觉、灵感和体悟等则是其进行创造的重要途径;在研究客体方面,人及其活动的非理性特点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和视角;在研究方法方面,客体特点不仅决定了非理性方法的必要性,而且一些非理性方法在实践中也证明了其独特的积极性;在研究成果方面,蕴含适度的非理性成分,不仅能增强其个性与审美价值,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  相似文献   

18.
在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实现多学科交叉研究,共同担负起推进经济、社会、科学、文明全面发展的历史任务。大力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对于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哲学社会科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本质、特征、方法,以及科研管理、信息交流和成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重大项目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生事物,给专家学者和科研管理者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模式所不能适应的。因此,首先要实现管理观念、参与意识的更新,才能为具体行动指明方向。本文围绕着高校重大项目的立项现状、突出问题,探讨管理机制上的理念转变与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善荣 《社科纵横》2008,23(12):156-158
高校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环境动力是创新的基础动力;主体动力通过激发出创新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来发动;制度建设则是高校信息化创新的外在永动力.本文从上述三方面探讨了创新动力的本质以及在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索性地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