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人足跟痛的防治足跟痛是老年人中较常见的症状,多在负重站立、行走时疼痛加重,重者在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足跟痛的原因较复杂,多数是因年龄增长,足跟部的肌腱、韧带、关节和骨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而致。这种退行性改变与慢性劳损有关,有的在跟骨下方形成骨刺;也有...  相似文献   

2.
老年跟痛症的简易治疗刘桂良足部承重时疼痛叫跟痛症。属中医骨痹范畴,多由外感风、寒、湿所致。老年人的跟痛症,多因跟骨骨刺及跟骨结节滑囊炎等引起。现介绍几种简易治疗方法:一、按摩法。揉──反复揉搓足跟周围软组织。压──按压足跟周围穴位(三阴交、太冲、太溪...  相似文献   

3.
正足跟痛是指单侧或双侧的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疼痛部位无红肿,患者行走不便,站立、行走、负重时加重。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疾病,多因跖筋膜炎、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跟骨下脂肪垫萎缩或损伤引起,发病多与长期、慢性轻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尤以女性为多见。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发生酸胀作痛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该症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皮下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脂肪垫变性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笔者采用自制的“五川灵仙汤”熏洗治疗足跟痛百余例,一般用药2周左右即可治愈,现简介如下。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用法:将前12味药物放锅内,加…  相似文献   

5.
保健信箱     
《老年人》1999,(12)
足跟痛的自我调治问:我右足后跟疼痛,不能触地。请问有何防治之法?长沙市熊再均答:这种跟痛症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多由外伤、劳损等引起,表现为跟骨下疼痛,站立或行走时加重,尤以晨起下床时疼痛为甚,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在跟骨负重点的稍前方有压痛点。跟痛症可以自我调治,常用方法有:1、避免负重。疼痛明显或较重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多地负重行走。最好改穿软底鞋,或在鞋内加衬空心垫,使足跟悬空。2、服药止痛。疼痛较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止痛药,例如芬必得,每次2粒,每日两次。或服用氯唑沙宗,每次2粒,每…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加入健步走、广场舞等锻炼队伍。然而,也有不少老人被跟痛症困扰,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造成跟痛症的原因有很多,如足跟脂肪垫发炎或萎缩、跖腱膜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跟骨高压症等。患者无论步行还是站立,都可能感到疼痛,严重者疼痛甚至会蔓延到小腿后侧。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临床会给予不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妻子于一九九二年三月患脚跟痛,不能落地行走。当时医院照片检查发现,她的左足跟骨基底部长有向前方突出的骨刺,后下部长有向后上方突出的骨刺,右足踉骨下缘骨质亦明显增厚,遂诊断为双足跟骨骨质增生。确诊后,我老伴没有服用任何中、西药物,只是采用民间验方治疗,即用白醋泡脚。将白醋两瓶倒入脚盆内(冬季应将醋适当加温),再将双足用温水洗净后泡入醋中半小时以上,脚踝都浸泡不到,可用纱布蘸醋反复湿敷。每次浸泡后,可将醋波料回瓶中密封以备再用。再用时加醋液减少,可再加入一瓶。我老伴用白醋泡脚一个月左右,大约用了十…  相似文献   

8.
正足跟痛主要表现为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尤其是晨起时或休息一段时间后,双脚触地的头一两步,疼痛最剧烈,行走几步后疼痛减轻,但随着活动的增多,疼痛又会逐渐加重,因而往往有"重-轻-重"的疼痛特点。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中医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筋骨失养,加之感受风寒湿邪而导致的筋骨慢性劳损,由于筋脉  相似文献   

9.
“骨刺”无须害怕长沙老年病医院协办吴国隆骨刺是由于骨质增生而形成的增生骨赘,有些人一旦被诊断为骨刺就立刻紧张起来,总怕日久会瘫痪,到处求医寻药。其实骨刺并不可怕,目前虽无特效疗法将骨刺除掉,但通过合理治疗,是能够消除临床症状或治愈的。骨刺既是一种生理...  相似文献   

10.
问:我足跟疼痛四五年了,严重时不能落地。请介绍治疗方法。永州市高国启答:足跟痛是一种老年性常见疾病。从外表看,患者足跟没什么异常表现,不红不肿,但只要在足跟中央轻轻一按,就会出现钻心的疼痛。导致此症的原因很多,包括老年人骨质退行性变化、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环境、过度劳累、各种外伤等。病情轻者,可在对准足跟中央的鞋垫上剪一个圆孔,使得病变部位悬空,不再受到任何重力的挤压,以缓解疼痛症状。中药薰洗法:防风、荆芥、川芎、甘草各3克,当归、黄柏各6克,苍术、丹皮、川椒各10克,苦参15克。以上诸药共煎汤,待温热时泡脚,早晚各一次,…  相似文献   

11.
钱振兴 《老年世界》2014,(24):37-37
冬季来临,老年人的膝关节容易发生老年性骨关节炎,关节内有骨刺形成,且内膜肿胀、充血,引起膝关节疼痛或肿胀。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人膝关节疼痛呢?  相似文献   

12.
解痉止痛逐步消化骨刺郑州市管城中医院治疗骨质增生有突破性进展晓寒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往往引起头痛、头晕、四肢麻木、坐骨神经痛甚至瘫痪。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骨质增生患者越来越多,患者痛苦不堪。西医对此一般采取手术剔除的办法,不但患...  相似文献   

13.
钱振兴 《老年世界》2013,(22):40-41
如今,骨刺困扰着不少老年人,但他们大多数人都陷入了治疗骨刺的误区。因为骨刺根本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骨头长刺”。事实上,骨刺是因为肌肉劳损引起局部炎症后在骨头表面形成的一层钙化的物质。引起疼痛的“元凶”并非骨刺本身,而是肌肉因为缺血缺氧的炎症反应所致。也正因如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消灭”骨刺,老人们千万不要被一些胡乱吹嘘的广告蒙骗.  相似文献   

14.
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大多为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致病。足部负重过大、慢性劳损,骨间肌或蚓状肌萎缩或失去弹性,引起足部韧带软骨松弛,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尤其是足横弓韧带软弱,承重时横弓塌陷,站立时或行走时导致足部负重点的改变而引起疼痛,尤以内侧一个或多个跖骨头底部疼痛明显。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体弱的妇女和非体力劳动者的男性。起病初期患者在负重活动后出现足部疼痛乏力,足部针刺样痛或烧灼感,足底或足背可轻度肿胀。发病后期疼痛可向上累及小腿、膝关节甚至髋关节,伴足背肿胀、行走及跑步困难。体查时可在足横弓部位,尤…  相似文献   

15.
面壁作足操可以治脚痛槐峪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或因骨刺、陈伤老疾等,常不免有足痛的毛病。有一简便运动法可治足痛。方法是面壁而立,离墙2一3尺,双手持与双肩平之状态扶墙。做左足运动时,有足在前,左足在后。足趾向前,左腿伸直,足板贴地。开始时上身慢慢向墙靠,...  相似文献   

16.
骨质增生(骨赘)在X线片上形如鸟嘴样变化,人们把它称做“骨刺”,这个名称比较形象化。“肉中长刺”究竟会引起什么症状,是否需要或能不能用药物消除,是许多病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钟林 《老年人》2003,(9):56-56
问:我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增生症,引起腰腿疼痛,行走困难。请提供医治意见。岳阳市何兰英答: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导致腰腿部疼痛。如果同时并有骨质增生,容纳脊髓的椎管和神经根出口变狭窄,脊髓和神经根卡压加重,症状更加明显,患者被迫卧床,不能行走。如果供应脊髓和神经根的血管受到牵拉和压迫,血管腔缩小,血液循环不畅,还会出现疼痛、麻木,天气变凉和潮湿时,情况更加严重。因为疼痛的刺激,椎旁肌肉和筋膜紧张、痉挛、僵硬,导致腰腿不能舒展放松。椎间盘突出首选保守治疗,服用止痛、活血、解痉药物,减轻疼痛的刺激,促进…  相似文献   

18.
“磨”掉骨质增生有两年时间,我的左臂动弹不得,即使自然下垂也难受得很,左手指麻木,端碗颤抖,一度无法宽衣解带。经透视照片,被确诊为颈椎骨质增生。针灸一个时期,有所缓解,但疗效并不巩固。我苦苦思索,猛然想到中医的一句名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这痛...  相似文献   

19.
生活顾问     
老年人不宜穿平底鞋   老年人喜欢穿平底鞋,因为穿上觉得舒适轻便,但却有损健康。人到老年,足底肌肉和韧带会发生退行性变化,足弓弹性丧失,负重能力下降。肥胖者还容易形成平足。如果站立或行走的时间过长,就会感到足、踝、膝、髋和腰等多个部位疼痛。若常常穿平底鞋,就会进一步使足弓的弹性丧失,更不利于老年人负重和行走。穿平底鞋还会使老年人足底抗震荡能力下降,再加上脊椎椎间盘等弹性软垫的功能减退,站立或行走的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头昏头痛。   从物理角度讲,无跟的鞋,定向转动性最大,也就是稳定性最差,容易使老年…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1997,(4)
类风湿不会出现骨质增生问:我右脚膝关节肿大,疼痛难忍。手指关节也肿大,指尖缩小,针扎般疼痛。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和骨质增生,吃药敷药,按摩针灸都不见效。这病还有治吗?株洲张扬名答:类风湿和骨质增生是不同的。类风湿在X光片上表现的不是骨质增生,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