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婚姻在上个世纪末就不算新鲜事儿了,但他们融合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氛围的家庭故事如今说起还是很新鲜。 沈先生:韩国儿媳“宠坏”了儿子 去美国前,才知长子在美国娶了个韩国媳妇。 儿媳的英文名字叫June,比儿子年轻9岁,17岁时从汉城移民美国。她中等身材,漂亮和气而善解人意,是一位典型的东方女性。 儿子不懂韩语,她也不懂汉语,两口子平时交谈用英语。韩国是个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在这种文化背景和社会氛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儿媳,依旧保留着固有的韩国传统。 第一次晚餐,我发现儿媳总在注意每人的饭碗,原来她在观察…  相似文献   

2.
李先生:我的邻居李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一名工人,小儿子则是一名小学教师,而且是一名党员,现在两人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在分家时,小儿子认为李老太太偏袒他的哥哥,存在财产分配不公的情况。自从分家以后,小儿子就跟母亲不来往了。  相似文献   

3.
王景龙 《老年人》2010,(6):52-52
问:因买新房子缺钱,儿子儿媳提议我把自己的旧房子卖掉,将购房款资助他们买房,之后我和他们一起住到新房子里。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可是,前不久,儿子儿媳离婚了.房子给了“儿媳”。  相似文献   

4.
钱先生:76岁的赵奶奶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平时聊天时,我经常听到赵奶奶的儿子、儿媳抱怨:老太太整天唠叨,没完没了的,烦死人了!请问,对待爱唠叨的老年人,晚辈该如此应对或者排解呢?  相似文献   

5.
我亦怀旧     
有一对年轻的朋友乔迁了,旧物扫数出清,新居从装修到家具,看着像宾馆的标准间一样。我正嗫嚅着,不知怎么说出我的观感才好。朋友似乎看出几分,提起邻居搬家的时候,老太太跟儿子、媳妇吵起来,小辈也是主张把破破烂烂坛坛罐罐都扔掉,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坚持连用不上的鸡笼也搬到崭新的阳台上去。朋友摊摊手:“农民嘛,没办法!”  相似文献   

6.
装聋找乐     
俗话说“十老九聋”,可我年过花甲却耳聪目明。然而,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不聋也有不聋的烦恼。譬如早晨9点多钟了,儿子和儿媳还把房门关得紧紧的。儿子小声地说:“起床吧,上班时间到了。”儿媳说:“半年没发工资了,上鬼的班,睡。”尽管声音很小,我在客厅还是听得清清楚楚。我最看不惯年轻人懒惰,便坐在沙发上自言自语地评论起来:“越有的越奔,越没有的越困。”没想到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儿媳,房内马上就有了动静———踢鞋、顿脚、摔梳子,接着是儿媳气呼呼地出了门,走出院子还扔来一句:“人老像精怪,越老越变态。”为这…  相似文献   

7.
王老汉一生务农,一子一女都在衡阳市工作。10年前,他在老伴去世之后,被女儿从乡下接到了城里。谁知才过了3年舒心的日子,女儿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不久女婿也去世了。他的外孙倒是没有说过不赡养外公的话,可是外孙媳妇却是横眉竖眼,总不给外公好脸色看,还说什么“有崽有孙,赖在别人家里做什么”之类难听的话。无奈,他只好来到双双下岗的儿子儿媳的家。儿子和儿媳年近花甲,所在的街道小厂名存实亡,日子过得艰难。好在城里流动人口多,摆个摊点,也能赚几个钱糊口。然而,两年前的一场车祸,又把王老汉逼到了绝境。儿媳在车祸中…  相似文献   

8.
善待儿媳     
姚扶有 《老年人》2006,(5):31-31
我和儿媳相处,亲如母女。不过,培养这种感情需要时间,得有一个过程。儿媳刚到我家的时候,对我总是敬而远之,很少当面讲话,有事都是通过儿子转告。那时,我们各住各的家,到了周末,小两口才回来陪陪我们。儿媳回来的时候,每次见到我都“是三部曲”——脸一红、头一低、最后抿嘴一笑。这就算打了招呼,从未叫过我一“声妈”。我想:哪有这样当媳妇的,连起码的礼貌都不懂。到了冬天,我特别怕冷,手脚冰凉。一天,儿子拿回一个磁疗暖炉,我一用觉得效果不错,直夸儿子孝顺。儿子哈哈大笑,说“:您弄错了。这是您儿媳专门给您买的。”我不信,以为是他帮老…  相似文献   

9.
秘书爷爷     
儿子出差还未回来,儿媳又要出差去上海。 头一天晚上,儿媳把小孙子的衣物等都一一的整理好,一件一件的交给我的老伴。第二天,儿媳出发前又交给我一盘英语磁带:“爸,您每天晚上拿出点时间,给你的小孙子播放这盘带,千万不要忘了。爸爸,叫您受累了。真不好意思,没办法啊!”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个美丽的奢望:能与未来的儿媳成为好朋友。提笔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笑了:儿子连女友尚未“到位”.怎言儿媳呢?不过这又何妨,儿子终归是要娶妻,我也铁定会作婆婆,那么写给未来的儿媳,当是地道的有的放矢了。让未来的儿媳知道自己怎样的“心思”呢?如此一问,竟有千言万语要说之感。倒不是鄙人有多少作儿媳的感慨,因了婆家于千里之外,婆媳关系极为简单,平时只是寄信汇款,偶尔去上一楼,双方亦是“客情”浓浓,并无不快之事。但眼见耳闻大多数人家,似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婆媳情结”,通俗点说即是那个复杂的婆媳关系问…  相似文献   

11.
叶丹 《当代老年》2013,(4):12-13
“儿子离婚,我见不着孙子了!”这是很多老年朋友面对离婚的儿子、女儿最常抱怨的一句话。“都说隔辈亲,我现在是隔辈难。”他们说,“想看一眼亲孙子,不仅在家得求爷爷告奶奶拜托儿子把孙子接来,还得祈祷前儿媳、前亲家别阻拦。”可作为监护人的一方,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时常明里暗里拒绝对方老人看望孙子的要求,她们说:“前公婆有了新儿媳、后孙子,他们的爱已经分割,我的孩子去了会心痛。”真的如此吗?其实,一旦孩子彻底见不到“那边的人”,岂不是连一点点爱都感受不到了么?  相似文献   

12.
“我的红薯又香又甜,不香不甜不要钱。”老太太李爱云每天都这样吆喝着。她和老伴莫亦炎在益阳市繁华的康富路上吆喝了21年,靠卖烤红薯养大了儿女,还建起了一栋漂亮的小楼房,让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夸赞李爱云夫妻烤红薯也烤出了“小康”,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有更高的目标———把小康之家变成文化之家,为大学毕业的小儿子、小儿媳读研究生以及孙子、孙女上大学赚足学费。20世纪80年代,桃江县花果山乡拱桥村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一天的工价也难值斤把盐钱。可是,村子里却并没有外出赚钱的,他们笃信祖宗的话:“在家…  相似文献   

13.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合乎情理的事。然而,在农村一些地方,不足法定年龄而结婚的女性大有人在,十七八岁的少女出嫁的事屡见不鲜,甚至有的自己还是个孩子就当了母亲。乡村姑娘为何早嫁?究其原由有以下几种:一是为大龄儿子换媳妇。山区的一些贫困户,经济桔据,无奈之下,只好用年少的女儿为大龄儿子换媳妇。王老汉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为28岁的儿子打光棍愁得夜不能眠。去年4月的一天,有人跑来搭桥引线,条件是"棉花换纱",王老汉要将19岁的女儿嫁给一个32岁的汉子,再将那汉子的妹妹娶过来做自家的儿媳。他搔头思考了两天,终…  相似文献   

14.
我儿他儿     
我儿他儿从前,有个泥瓦匠,妻子早年亡故,他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自己也老了。哪知儿媳进了门,却一日三餐连残菜剩饭也不让他吃饱。有了孙子,儿媳更把他当仆人使。他不计较,伊然百般呵护孙一子。邻居问:“儿子都靠不住,还想靠孙子呀?”他笑着写了几句诗:“辛辛苦...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家乡死了一位老人,她三个在外工作的儿子为老人办丧事,吹吹打打,热闹了好几天,丧葬费花去上万元。外界人羡慕老人福气好,儿子个个孝顺。知情人则说,老人早年丧夫,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儿子们却“娶了媳妇忘了娘”.每月只给娘一点点生活费.娘住的破屋无人管,有了病痛无人问,逢年过节也不回来看娘,老人昏灯孤影,常常以泪洗面。这真是天大的讽利生前不尽赡养之责,不报养育之恩,死后却不惜钱财,大操大办丧事,这是哪一家的“孝道”:)说穿了,“孝”的不过是用钱财挣面子,图个不实的虚名,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  相似文献   

16.
问:我儿子儿媳准备购买新房,由于他们的钱款不够就动员我把现有的房子卖掉,所得价款给他们买新房,并说算共同出资,共同居住。考虑到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后财产也归他,于是就答应了。老年大学的一位同学却劝我慎重些,谨防今后连个“窝”都没有。请问,与儿子共同买房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颖子 《女性天地》2012,(10):24-26
因为文化、生活习惯等差异,法国儿媳赛琳娜在怀孕期间常和中国婆婆肖福平产生分歧。当犟媳妇遇到倔婆婆时,看中国婆婆如何打造快乐家庭。法国儿媳怀孕了,如何稳胎很头疼2011年8月,我的法国儿媳赛琳娜发现自己怀孕了,这对我们全家来说是件天大的喜事。我和老伴已是60多岁的人,早就盼着抱孙子。前些年,儿子盛兵一直在法国留学、工作,2009年底他才带赛琳娜回国,第二年10月两人结婚,婚后一直和我们住在长沙。  相似文献   

18.
郑老太,一个南下多年的北方老太太。春节前,她一定是要买一大堆东西的。当然每年买的都是那几样,无非是粉丝、瓜子、糖、烟、酒之类,都是传统的年货。其实儿子媳妇也买回不少东西,但自己不买,就没了过节的感觉。老伴爱吃的粉丝、儿子爱喝的酒、媳妇爱嗑的瓜子、孙子喜欢吃的大虾、孙女爱喝的娃哈哈,除夕那夜怎么能缺呢?还有亲家也是该联络联络的,不提点东西去哪成啊!要买要买,一定得买,年货市场是一定要去的。郑老太太喜欢叫儿子媳妇孙予一起去,这样有人帮提东西,而且他们自己想买点什么也行。郑老太买年货,  相似文献   

19.
一位弯腰驼背的白发老人,蹒跚着走进安化县人民法院东坪法庭。见到法官,老人“卜嗵”一声跪倒在地,哭诉道:“我要告我那忘恩负义的儿子和儿媳……”  这事发生在2000年4月25日。老人叫樊金花,82岁,安化县田庄乡黄沙村人。提起樊金花,村里人都说她命苦。解放前,她和丈夫谌强民共生育了5个小孩,因病夭折4个,只有长子谌孝康长大了。他们节衣缩食,一点一滴为儿子的将来作着准备。1963年,谌孝康与同村姑娘蒋贞红完婚,他们含辛茹苦砌了一栋新房给儿子儿媳居住,而自己仍旧在原先那间旧屋栖身。  斗转星移。1987年,孙子谌有朋也到…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因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孙子出生刚满月即和我一起生活。现孙子5岁多了,我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近儿子和儿媳离婚,孙子被儿媳领走,请问我这个做奶奶的是否享有对孙子的探望权?秋丽秋丽同志:探望权是《婚姻法》赋予当事人的一项实体权利。按《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依法享有探望权的主体,只能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兄、妹等不能作为行使这一权利的主体。你和孙子共同生活5年余,对孙子的疼爱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