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兆栋 《老年人》2000,(2):20-20
妻子和我结婚30多年 ,家务事全由她一手包揽 ,我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现在我们退休了 ,依然是她一人操持家务。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小家。按说 ,两个人的家务活还算简单。可是 ,爱整洁的妻子一天到晚不得空 ,陷在油盐柴米里没个完。节假日 ,儿女们回家看看 ,她更是忙得团团转。人家说我比老伴至少要年轻10岁 ,实际上我比她还大几岁。一见老伴日渐衰老的神态 ,我就自责和不安 ,很想主动干些家务活 ,减轻她的负荷 ,让她也潇洒快活起来。可当我一拿我同老伴 争□/罗兆栋家务起拖把 ,她不是抢夺过去 ,就是横加阻拦 :“你拖…  相似文献   

2.
贾易 《当代老年》2008,(4):18-18
与老伴结婚一晃都四十多年了,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我们现在都成了进七十的人了。 有一天在街上碰到一位老友,于是闲聊起来。老友说:“老贾呀,你可真有福气,家里家外的都不用你操心,老嫂子真是一个难得的贤内助呀,你可要经常买些她爱吃的东西犒劳一下她呀……”老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是呀,老伴为我、为这个家辛苦了这么多年,我也是该经常向她表示一下了,但买点什么呢?我这个人比较粗心,居然不知道她爱吃什么。  相似文献   

3.
母亲王梅玉,高龄84岁,可她却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硬朗得很。只是有一条,说啥她都不愿走出家门,一天到晚守在家里,虽说有电视相伴,有孙辈热热闹闹,可我们担心,长此以往她也会感到寂寞。母亲早年逃过荒,要过饭,受尽磨难。如今赶上了好光景,住的是楼房,穿的是新衣,吃的天天像过年。然而,物质上的享受代替不了精神上的快乐,我和老伴经常考虑如何让老母亲晚年快乐,为她赶走寂寞,让她天天都有一份好心情。一天,老伴对我说:“老小老小,人老了也同小孩一般,需要关心呵护。要让老母亲活得有点精气神儿,能不能买些玩具给她耍…  相似文献   

4.
申涛 《老年世界》2006,(19):16-16
老伴很幽默。在有的场合,她故意错读成语,说俏皮话活跃气氛。比如,有人称赞她几句,她就说:“我太飘飘若仙了。”别人说话逗她笑,她说.“我可不敢笑。一笑眼角里的小鱼就摇着尾巴游出来了。”反倒把别人逗乐了。闲谈的时候。同事们向她询句某某人是圆脸还是长脸,她不是嬉笑着唱两句“他的小脸红又圆呀,好像那苹果到秋天”,就是吟两句“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尚未到腮边”。  相似文献   

5.
染发     
李庆钢 《老年人》2005,(3):32-33
老伴一觉醒来,对 我说:“把头发染成板栗色,一定好看!”我吃了一惊,老花眼镜都差点掉了下来。“你以为你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我没好气地 放 大了 嗓 音,“你 五 十 好 几了,顶着一头黄毛,不怕人家笑话?”老伴不急不躁,面带笑容“你这个老头子,就是少见多怪,孤陋寡闻。你瞧瞧,咱们社区像我这般年纪都有好几个染成黄头发了,不是一个比一个显得年轻吗?” 我本以为老伴只是说 说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在我的印象中,她是 个守旧的人,电视 上 有 年 轻 妹 子露 着 肚 脐 眼跳舞,她都看不顺眼嘛。没想到 ,她雷 厉 风行 ,中 午 时 分 果真就顶着…  相似文献   

6.
刘老是一位半身不遂的患者,因行走不便而由家人搀扶到心理治疗室,刚一落座就愤愤不平地讲到自己是被别人活活气得中风的,“我那老伴要多罗嗦有多罗嗦,整天唠唠叨叨,就是不会体贴人,我有个病痛什么的她也不照顾我。说到子女,更是气人,好不容易把他们拉扯大,不要说孝顺,能少惹点麻烦,少给一点脸色看就算不错了。单位也是人走茶凉,很少有人来看望我,同事间人情淡薄,世风不古……”真是牢骚满腹,看什么都不顺眼。笔者打断他滔滔不绝的怨言,问他在家里做了些什么事,他回答说家务事全由老伴做。又问他一点事都不做,怎么倒还责备…  相似文献   

7.
老爹认错     
张帮俊 《老年世界》2014,(13):23-23
前些日子在楼道口,碰到了对门的李老爹。他见到我就说:“小张,你能不能让你岳母帮个忙,让她想办法把我的老婆子给接回家。没有老伴在身边,我这日子没法过了。”稍后,我把李老爹的话传给了岳母。她听后,边摇头边笑着说:“现在知道没老伴在身边的苦痛了吧!想当初为啥把老伴气走,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耍小孩脾气,真是个老小孩!你跟他说,我去试试看,这回接回来,要是再闹离家出走,我也没办法了。”  相似文献   

8.
请让我自首     
请让我自首译编/阿颖图/笑留隐姓埋名、漂泊不定的生活压得她位携有武器并且非常危险的人物──喘不过气来。经过反复思索,这位失去了自己的年轻女人做出了决定。有多少次,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她小心地避开那些回忆,不去回头看。但这次终于不同了,这一次她要向过去挥...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2000,(11)
编辑同志:  我和老伴一辈子没在一起照过相。前些日子老伴患了癌症,我陪她去看病,顺便在市里一家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可是,左等右等不见相片寄来,经几次去信追问,他们才来信说相片照坏了,无法冲洗,并退回了照相款。接到他们的复信时,我老伴已离开了人世,再也不可能与老伴补拍照片了。此事使我痛苦万分。请问,照相馆能这样一退了事吗 ?他们要不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天 河天河同志:  你与照相馆签订的照相合同属于期待精神利益合同。期待精神利益合同,是指一方基于获得精神利益的目的,而与他方订立的合同。这类合同均…  相似文献   

10.
正前阵子,一群老朋友聚会。老李一坐下,就开始抱怨起老伴的"作"。我老伴最近可谓"作"翻了天。老李愤愤不平地说,每次正在忙,不搭把手也就算了,还忙里添乱。比如吧,她自己明明就坐在衣柜旁,一伸手就够得着,可非要嚷嚷着,让我帮忙把衣服拿到她面前!慢了点,就开始上纲上线。你们说,够"作"吧?如果这还可以归结为"懒",其他的罪行就更是"罄竹难书"了。比如,房子就巴掌大的地方,在桌上看不到老花镜,四下翻翻找找也就是了。可老李的老伴,非得打电话,让他回来,把眼镜找出来。有时,为  相似文献   

11.
一锅鲜     
吃过早饭,我问老伴:“中午吃什么?”她说:“一锅鲜。”我惊讶地反问一句:“什么?一锅鲜?”她看我有些不解,便笑着解释说:“高压锅下面炖豆角和土豆,上面蒸馒头,这不就是一锅鲜吗?”她这么一说,倒使我想起有关一锅鲜的往事来。  相似文献   

12.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和老伴长期分居,饱尝了两地相思之苦。去年,老伴退休,我们总算是结束了牛郎织女般的生活。不料,团圆的幸福日子才开头,老伴就“移情别恋”,喜欢上了电脑,把我忘在了脑后。想起为迎接夫妻团聚日子的到来,我早早就开始了准备,把房间粉刷一新,把家具换了几样,订了老伴喜欢看的几种报纸杂志,买了两箱老伴喜欢吃的苹果,就连老伴喜爱的“仙人掌”也搬回了两盆。照说我这个做夫君的,也算是无微不至,够称职的了。老伴来的那天,我领着她一一参观。老伴边看边点头,一双眼睛笑成一条缝。我问她:“满意吗?”她轻轻…  相似文献   

13.
老伴印名片     
李庆钢 《老年人》2003,(11):32-32
老伴早上锻炼回来,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印“名片”。我以为听错了,忙问:“印什么呀?”老伴知道我是装聋作哑,便对着我又大声说了一遍:“印名片!”我实在不理解,一个退休在家的老太婆,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就算享清福了,还要名片干啥!“怎么,像我这样的老太太就不配有名片吗?”老伴理直气壮地说。我正想解释什么,老伴像放连环炮似的,把她要印名片的理由说了一通。她说,参加晨练认识了许多老姐妹,大家交谈得很投机,使她心情愉快,也获得了不少的信息,比如哪儿有好看的风景,哪儿开展销会有便宜货卖等等。可是,人上了年纪,记性不好,相互留个电话号…  相似文献   

14.
正吵吵闹闹几十年,到了晚年,疾病让他们明白爱的真谛,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现状——他唠叨我光笑大前年,我跟老伴去南方旅游,走到半道,一阵风把我的帽子刮到了水里。老伴见状,就数落开了:"瞧你这记性,这是你丢的第几顶帽子了?出门前几天,我就跟你说,让你在帽子上缝一根松紧带,你不听我的,现在可好,帽子没了。你就是再买  相似文献   

15.
送母亲出嫁     
父亲病逝后 ,我把悲痛欲绝的母亲接到万县 ,与我这个长子一起生活。虽说家里经济不太宽裕 ,但完全能够满足并无奢求的母亲的需要。我把母亲送进老年大学 ,她学画画 ,很快就入了迷。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 ,寡居了5年的母亲也从丧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性格开朗 ,从老年大学回家后 ,总有说不完的话。后来 ,还有意无意地讲起了老年大学学员找老伴的故事。母亲当趣事来谈 ,我们当笑话而听 ,并没有多想什么。再后来 ,母亲笑着提起 :“滕校长这人真逗 ,说要给我介绍对象 ,也不问人家愿意不愿意。”我听了还是没有在意。不料 ,年底的一天 ,母亲趁着…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不遗憾     
翻完她的简历,主任微笑说,你是否投错了简历?我自旁边探身去看,楚童,经济系本科毕业,各科成绩优异,英语六级,取得报关员证……这样的专业,这样的成绩,聘一家有名头的贸易公司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聘编辑,的确是不相干。于是我也抬头看她,疑心她投错了简历。她笑,没有投错,我是诚心应聘。我从小喜欢文学,但爸妈说,我缺少这方面  相似文献   

17.
舒展 《老人天地》2010,(9):27-27
我的孙女乳名叫阿琳娜,今年11岁,这孩子是个性格开朗、天生爱笑的小妮儿。她自称是“半个老外”,因为她妈妈是俄罗斯人。她看了电视航天节目之后,突然问我:“爷爷,考你一个问题:什么船永远不下水,也不着地?”我想了半天说:“旱船!”她哈哈一笑说:“宇宙飞船!”她又问我:  相似文献   

18.
我常跟妻子开玩笑说:“我们这个‘班子’已经连任六届,整整18年了,我看也该换换届。”她没好气地回答我:“你别想得美,就是到阴曹地府我也要缠着你。”“这,我就感到不可思议了。就我这么一个长得又丑、人又懒且没有什么本事的男人,有什么魅力如此吸引着你?”“我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还划得来。”妻说。是啊,回过头去想想,这十几年我俩还从没有大吵过,更没有打过架。虽然一直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也没有因钱的问题争论不休。偶尔飘过几朵薄薄的云霭,反倒增添了几分旖旎。“划得来”,一句多么朴素的话语,但却道出了人与人相处最起…  相似文献   

19.
正父亲去世那一年,妈妈才65岁。我姐弟俩远在异国他乡,眼看妈妈生活孤寂,家里家外独自一人,心中牵挂不已。我带着她旅游散心,她心不在焉,还念叨着:"一个人玩,没劲。"不久发生一件事,让我们感到她孤身一人的无助:一天晚上,妈妈独自在家,附近的楼层发生了火灾,她惊慌地跑到户外,不敢进屋,也迈不开步跑开。她说:"如果有两个人,就不会那样。"看到妈妈一日日消沉,我特别想给妈妈再找个老伴,让妈妈重展笑颜。  相似文献   

20.
老伴歌     
乃贵 《当代老年》2009,(3):17-17
我与老伴相濡以沫,感情甚笃。有一次,老伴因病住院,我让几个儿媳轮流陪护她,自己留在家里专做家务。一天,我做了鲫鱼汤给老伴送去,老伴不仅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反而狠狠地把我数落了一顿。我感到莫名其妙,回家后怎么也想不通,一生病脾气就变得古里古怪了?后来我去陪护了一天,老伴又像过去一样温顺祥和,有说有笑了。我好生疑惑,就两三天没来,老伴竟会如此不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