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区国内生产生产总值呈连年上升趋势,总量指标在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当中一直名列第23或2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一直保持在前17位左右。而我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在全国则排名最后,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反差较大。这说明近年来我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的差距加大。1995年全国人均GDP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以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为1)是1。1.22,我区则为1:1.41。与我区情况较为相近的还有山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人均GDP与生活费收入之比分别为1:1.22、1:2.…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公布了按汇率法对世界17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372亿美元,占世界的3.8%,相当于美国的11.8%,继续保持世界第六位。中国香港位居第28位,中国台湾省位居第17位。国内生产总值位于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和墨西哥。200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63美元,仍为中下收入国家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列世界第111位,比2001年上升了两位。中国香港位居第17位,中国台湾省位居第30位。人均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3.
《统计教育》2005,(9):64-64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近期公布的2004年按汇率法计算的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 D P)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200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前10位国家座次排定。位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加拿大、西班牙和韩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卢森堡、挪威、瑞士、丹麦、爱尔兰、冰岛、美国、瑞典、卡塔尔和日本分居世界前十位,中国居世界第112位。2004年,中国以国内生产总值16494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与上年持平。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269美元,仍为中下收入国家水平,居世…  相似文献   

4.
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1997年本市国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首次超过3000亿元,人均GDP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水平阶段,按1980年可比价计算,人均GDP提前三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上海经济由此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是个什么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演进的过程,人均GDP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地位。近年来,国际比较中用得最普遍的是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它按照人均GDP水平将国家(地区)划分为四类:低收入(725美元以下)、下中等收入(725—2895美元)、上中等收入(2895—8956美元)和高收入(8956美元以上)。按照此划分,上海已从下中等收入步人上中等收入阶段。另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咨询》2012,(2):19-19
(一)基本定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按照农村住户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它反映的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年度核算指标。农村居民纯收入是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有关费用性支出后的收入总和。等于工资性收入、家庭  相似文献   

6.
我省11个县(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江苏省统计局平衡处1994年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县(市)有11个,比1993年增加5个,这11个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205亿元,占全省的29.7%.张家港市人均17993元,名列全省各县(市)之首,...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民生和收入分配领域重视力度的加大,社会各界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职工平均工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指标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本文从指标概念内涵以及核算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均GDP与平均工资、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以我国1995-2009年数据为基础,对各指标之间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较好的体现一个国家经济的动力学特征,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预测稍长时误差过大,而GM模型又由于建模数据过少很难体现出经济发展趋势,文章尝试将这两种模型相结合成ARMA-GM组合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中,通过与传统方法对比,可以看到改进后的模型在预测稍长时仍能保持较高的精度。该方法对于其他经济方面的预测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各省份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归类与划分,从多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差别,发现东、西部地区收入差异仍旧显著;工业收入、建筑业收入、交通运输邮电业收入、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收入、社会服务业收入、文教卫生收入等项指标相关性较大;地区环境、政策扶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和稳定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高速增长。研究表明:截至2002年,25年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不是均衡的,而是分阶段的。文章基于对25年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以及人均消费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一个更为合适的分段模型———线性误差模型。同时,给出该模型中参数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通辽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GDP实现1691.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28元.但是,从横向对比看,通辽市与全国、全区及兄弟盟市相比,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数字攀枝花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数字攀枝花  相似文献   

13.
据农村住户调查年报资料反映,1997年崇明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876元,比1996年的3503元增加373元,增长10.6%.其数字的计算过程为:1997年崇明农村的人均总收入为4501元,其中:劳动者的报酬收入人均为2216元;家庭经营收入人均为1804元;转移性收入人均343元;财产性收入人均138元.人均总收入分别减去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466元、缴纳税金41元,上交集体承包任务50元、固定资产折旧23元、调查补贴43元、赠送农村外部亲友2元,得到人均纯收入3876元.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2000~2007年间统计数据.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分别从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收敛性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考察期间都是扩大的;"倒U"型假说通过检验;δ-收敛证明了可支配收入的离差是扩大的,绝对β-收敛证实了其存在收敛性;在加入反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经济结构变量和产权结构变量后,三个模型检验都证明了其存在务件β-收敛.且二产占GDP比重和三产占GDP比重与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之间正相关,而国有单位职工占总人口比重值则与其增长速度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于10月15日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人均GDP到2020年翻两番目标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出现,这一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四川城乡居民收入经受住疫情考验,二季度以来逐季恢复增长。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22元,较上年增加1819元,增长7.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53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9元,增长8.6%。收入增速稳步回升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加快1.3、3.3和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人均GDP相关知识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均GDP不等于百姓手中人均收入 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后,我市发布2004年最终核算GDP3111亿元,人均GDP达到30575元,折合3694美元。读到人均GDP数据,一些人不解的是个人的收入怎么没有这么多!  相似文献   

18.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对天津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上半年包头稀土高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5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位居10个旗县区第四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健康增长的势头。一、2005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情况(一)经济发展对城镇居民可支配  相似文献   

20.
居民收入的提高日渐成为满足民生需要、构建和谐社会、扩大国内需求、助推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总结归纳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程度,提出促进收入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