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志华 《人才瞭望》2016,(16):187-188
针对目前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学习的新特点,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手机微信的功能和优势,将移动学习应用到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分析微信平台支持下的移动学习方式的优势、应用于思政理论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重点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应用到思政理论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个网络资源的传播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之上开发的微课程,在电网企业员工培训中显现出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在线学习便捷等优势,对深化电网企业员工培训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课程及其相关优缺点分析 电网企业员工培训微课程可以简单理解为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进行培训或者企业员工在培训教室之外进行学习培训,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简化了传统培训方式对培训师资、费用、教育环境等稀缺资源的需求;二是一旦有微课程上传至微信平台,所有员工都可在“零碎”时间内随时用手机直接登录进行学习;三是培训师既可在培训课堂上针对全体培训学员进行共性教学,也可利用微信的互动方式,针对某个员工和某类员工发布有声有图有文字的多媒体信息进行课外教学.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因培养目标与其他性质院校不同,其开设的摄影课应具有自己的特点.当前,客观原因导致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滑,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同时,手机摄影的兴起,拉低了摄影教学的“专业感”,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如何更好地深化高职院校的摄影教学?笔者尝试结合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从摄影相关APP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入手,进一步加大摄影技法和运用在实践领域的辅导,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评价,做好新时期的摄影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茂才  蒋力 《人才瞭望》2016,(12):53-54
教学平台建设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如何建设出即有专业特色又有企业运营的教学平台,一直是各职业院校探索的热点.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与联想公司共建“六位一体”教学平台,为计算机专业师生提供了身临“企”境的教学环境,推进了专业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技能型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手机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人说手机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的身体器官之一,而智能手机上的很多APP也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本期“国际朋友说”,我们请5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谈谈在中国的移动生活,谈谈他们离不开的那些手机APP。  相似文献   

6.
有人将“移动互联网思维”形象地描述为“5F思维”,怎么理解?一起看看。碎片化思维 某公司白领小A,早上坐地铁上班,路程较远,便在手机上读小说消磨时间:中午吃饭,商业CBD餐馆的拥挤人人皆知,先用于机订座软件订个座位:等菜的时候,打开手机玩了几关《愤怒的小鸟》;下午出门办事,根据手机地图,顺利找到办事地点……以上就是一个典型的“碎片化”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知识获取途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移动阅读和碎片化学习.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衍生功能模块,已成为碎片化学习的有益形式.笔者将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碎片化学习特点,着重探索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引导学习者开展碎片化学习,并提出自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王怡 《人才瞭望》2017,(16):9-10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日常教学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共享平台、教学资源开发建设联盟这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迅猛发展,然而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即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笔者针对保护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的意义及如何建立相关产权保护机制进行了探究,以期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基于开放式链接的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反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同时,可动态的依据多途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网络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中的规划与使用,依据教学实际需求开发适用于高职院校教学及实践的应用性学科网络平台,打破“教”、“学”、“做”的空间局限,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局限于空间访问,不局限于浏览对象,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从而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林叶 《人才瞭望》2017,(4):131-132
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可能,移动图书馆服务逐渐发展起来.我国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们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这一新型服务模式的探究也日益增多.笔者对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做了介绍,并结合欧美等国家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经验对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王林霞 《人才瞭望》2016,(20):198-199
笔者提出“4+3+2+1”的培养模式.其中“4”是指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技术课、信息检索课与毕业生信息处理课四个阶段的教育;“3”是指分别利用信息素养教学平台、微课和信息检索竞赛三种手段;“2”是指两个组织,即信息素养教研室和信息素养协会.“1”是指一套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时代汹涌来袭,移动平台软件应用增长势头强劲,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紧跟行业动态,进行实时更新,岗位需求能力的培养应符合移动终端设备UI设计与实现、移动平台软件开发人员;形成专业基础铺平、岗位方向明确、专业必修课打通、专业选修课分方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景 《人才瞭望》2016,(12):239-240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翻转课堂作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高职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消费心理学”课程为例,讨论翻转课堂的实施意义、设计模式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吕丁 《人才瞭望》2016,(20):236-237
国内微课制作热潮的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微课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提出了目前国内微课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重外表轻灵魂”、“重过程轻评价”、“忽略平台开发”等偏差和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功能完备的微课共享平台以及倡导微课制作技术外包等改革措施,对提高微课教学水平和促进微课教育改革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通讯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追求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获得更为丰富多元的娱乐体验,从而丰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为顺应手机终端持有人群激增的趋势,满足手机用户对移动终端动漫观赏的需求,大力发展手机动漫教育,为手机动漫产业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成为推动手机动漫产业进步的核心动力。面对我国移动终端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现状,从规范从业人员入手规范管理手机动漫行业具有显而易见的可行性。本文从中国动漫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现象背后隐含的成因入手,为未来我国手机动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支撑下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正在教育信息化倡导的“三通”“两平台”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基于此,将移动学习的优势运用到听力课堂学习,对移动学习辅助英语听力学习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场景和活动设计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以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微小说     
手机震,有一条信息“我决定去告白了!”他和她一直是好朋友,可她一直爱着他,“哦……那你加油。”“我在她家门外好久了,不敢敲门。”“大着胆子敲吧!我挺你!”“你说她会答应吗?”“我不知道。”她放下手机,不争气的掉泪。手机又震。却是电话,她接了……“你开下门吧,我还是不敢敲。”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社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尤其在“三生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湖南部分高校“三生教育”实践教学效能的调查研究,深入探索学生社团活动在高校“三生教育”实践教学的效能,仅供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网络媒体、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报纸、广播、杂志、电视四大媒体垄断信息传播渠道一齐开动即可达到全民皆知效果的局面已成为过去。网络、微博、微信、QQ、手机客户端等等新媒体的蓬勃成长,昭示着互联网力量的强大,重点新闻网站快速承担起“喉舌”和“工具”的功能。在新传播格局中,地方党报的发展面临困境,主流地位受到挑战。如何突破重围,更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创新变革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