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城市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课题,而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我国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增大,流动模式也逐渐产生了家庭化迁移转变倾向。其流动人口子女,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往往面临很大的社会融入压力。那么,如何向他们提供必要帮助,促进其融入城市环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笔者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服务需求主要有创业就业需求、教育服务需求、宗教信仰需求、房屋租赁需求.然而,当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突出存在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备、少数民族工作管理机构较单一、少数民族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上述探究,笔者认为,优化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亟待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民族团结;提高财政投入,增加有效供给;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多元供给和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协作,实现跨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育在人生的教育阶段处于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和身体 素质的养成对于之后工作与生活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 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靠拢,许多打工者长期驻守在城市,使得自己的子女也 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由于自身或者社会环境造成的多种因素,再加上毕业之后就业 形势比较严峻,使得打工子女心理负荷日益沉重,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大学生打工子女的心理问题,从源头出发,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途径,解决大学生打 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鹏程 《人才瞭望》2016,(4):170-171
城市流动人口就业及管理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近年来,学术界很多学者也将研究目光投注于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并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总结,该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流动人口就业与管理是大城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政府及相关部门就此做了很多努力,如证件管理、出租屋管理等,但收效甚微,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流动人口处于就业与管理的真空地带.基于此,就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城市弱势群体主要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失业人员、下岗工人、较早退休的企业职工、效益欠佳的企业职工及城市流动人口。城市弱势群体共同存在着经济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缺失性和心理上的敏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的迅猛发展,我国流动人口的发展速度也势头强劲。在推进城市化、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动人口,即按照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这一规律不断流动的人口。我国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1.4亿,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给计划生育工作、治安管理、入学劳动就业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加快流动人口管理的转型,是当前城市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8.
陆瞻韫  殷威 《人才瞭望》2016,(14):179-180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及其子女涌入城市.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基于此,从失地农民子女的学校教育以及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社区教育入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问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要因势利导,兴利除弊,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坚持服务、教育、疏导与管理并重,保护合法与取缔非法、打击犯罪并举,积极推进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高峰 《人才开发》2011,(10):60-60
重视和善待流动人口的利益诉求和社会诉求,是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座城市流动人口的利益诉求得不到重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这样的城市再怎样标榜它的幸福指数都是没有意义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2亿,但这2.2亿流动人口至今还难以享受到平等的社会福利和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1.
严辉 《人才瞭望》2010,(6):34-35
一、现状 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必须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的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世界卫牛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完美状态."时代的变革,体制的更新,生活节奏的急速加快,人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受此影响,小学生的心理也日趋复杂化.而散布城市各个角落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由于我班学生基本上是农民工子弟,所以我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发现不少农民工子女存在心理问题.想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从小有个健康的心理,就要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让师爱播撒在他们的心田.让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流入城市,但是由于农村青年群体在城市的生存能力较为有限,因此该群体所生育的子女更多的留在农村养育,进而留守儿童群体大量形成.留守儿童心理、学习与行为上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积极关注并解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前进,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城市的发展壮大依赖广大农民工的辛苦奉献,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自己的家庭来到城市立足,其中子女的上学问题一直是他们生活的一大难题。农民工随迁子女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他们在求学的过程中遭遇种种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表现,从多角度探讨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问题的因素,最后结合实际对改善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期以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适应城市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56个民族都是平等的一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同舟共济。过去十年,我国人口高度向大城市聚集,并扎根城市。广州是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是56个民族族别齐全的超大城市。城市流动人口极大地促进各民族群众在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各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对广州市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从全局的高度抓紧抓实,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心奋进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望子成龙”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家教文化传统,不仅对我们的父辈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对许多正在成才中的现代年轻父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超时代作用,使得相当部分的现代父母的家教观念与施教方略依然未能走出家教的误区。 每个对子女成长承负着职责的父母因其本身所处职业、地位、环境和个性的不同,对子女的养育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家庭社会学者所作的调查表明,当代中国父母在养育子女问题上存在着如下几种较为典型的养育观: 一、养儿防老型。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种种原因,使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当代中国仍占有相当的比重。持有养儿防老观念的父母,常常以传统的孝道来教育子女,对子女的期盼目标一般不高,但对孩子的要求都比较严格。 二、传宗接代型。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封建宗教意识极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他们的头脑远远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这样的家庭中,一旦生了女孩,常  相似文献   

17.
吴珊 《人才瞭望》2015,(4):247-2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本应保障公民就业畅通无阻,但现实中,宪法权利可操作性比较低,加之除年龄、性别这样的自然条件限制以外,户籍成为一个强大的制度条件限制。这些使得非户籍地大学生们的就业存在诸多障碍,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激增与户籍制度改革的无力激发的社会矛盾,严重侵害了非户籍地就业人口的平等择业权。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景观是城市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环境的景观质量要求的日益迫切,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既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还要求从安全、方便、卫生、舒适、美观等方面考虑,提高住宅的内部及外部整体环境质量,使之达到科学化、合理化.本文重点论述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问题实际是人、城市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看,它既是具有不可避免性,又完全具有可将其调控、限制在一个微小幅度之内的可能性.长期以来,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致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提出了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的危害和整治,阐明了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80-90年代,胜利油田在职工子女中大面积招工,那时招工上来的女职工的文化程度大多只处于初、高中水平,上过油田技校的女工就算文化水平比较高的.走进工作岗位,虽然每年都有各种培训学习,但还是存在文化程度低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