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深入反腐产生了许多逗号、句号、感叹号,也有一些新的问号。笔者便有一问号:贪官是不是也分代呢?由于年龄不同,贪官也应有代际之分吧,而区别贪官"50后""60后"与"70后"的重要分野,除了"50后""60后"的位高权重犯事者总量居多外,是不是还有"50后""60后"的贪官多有绰号呢?而今,绰号成了老百姓给贪官"画像"的好"家什",官员的绰号遂成百姓认定其腐败的标号。于茶楼酒肆、饭后茶余,当然也  相似文献   

2.
<正>"微腐败"只是工作、作风上的小毛病,或许微不足道,也常不被人注意和重视。然而,事物往往就是从初始的"微""小"发展到后来的"巨""大"的。长期以来,社会对这种现象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容忍,因此,一些人心存侥幸,踩着"微腐败"这条底线,打着"合情合理"的幌子,损公肥私。殊不知,相比"远在天边"的"大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小苍蝇"更加深恶痛绝。民之所呼,政之所向。纪检监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逐名腐败""权学交易",假借学术、艺术之名以权换"学"、以"学"谋利,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一、"逐名腐败""权学交易"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一是热衷出书。一种情况是个人撰写书稿,个别领导干部把自己在平常工作中的讲话、调研文章和一些规章制度等简单汇总之后,编印成书,用职务便利向下级单位或管理对象推销。另一种情况是利用公共资源撰  相似文献   

4.
正塌方式腐败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在理论界和媒体报道中常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腐败的另一种新形态。从较早时候的"安徽萧县腐败案",到"中石油腐败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腐败案",再到"湖南衡阳贿选案""广东茂名腐败案",这种腐败愈演愈烈,涉案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不仅严重败坏了政治生态,还损害了党和各级政府的形象。然而,对于塌方式腐败,社会理解还普遍停留在多人腐败、腐败窝案的一般认知层面。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正人情往来,乃人之常情,人在情感的"驱动"下来来往往以体现温暖,无可厚非。然而,许多人将人情往来作为工作、生活的"润滑剂",于是,人情往来变了味变了质,"以礼代贿"招摇过市,无所顾忌,人情便异化为腐败的温床。人情往来中腐败现象种种人情往来主要发生在逢年过节或是婚丧嫁娶、生日、乔迁、住院等特殊"节点"。因为披着"过节"或"贺喜""慰问"这样的外衣,借人情之名,行贿赂之实,送者和收者往往都显得"自然"  相似文献   

6.
<正>中庸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中庸之道"是经过几千年历史风雨洗礼的富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被一些人曲解的诸如"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过"和"不及"都不是"道"的体现,可见"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通过"和",才能  相似文献   

7.
皇帝收贡品     
张宏杰 《领导文萃》2013,(12):90-93
皇帝过度收受贡品,本身就是一种严重腐败行为。官场上,送点小礼物,是人之常情。如果礼品价值过限,就是腐败。同样,按定制收受贡品,自是帝王维持正常生活的必须,但像晚年乾隆这样毫无节制地收受礼物,当然就是犯罪了。因为进贡之风的盛行,乾隆年间的官场上出现了"帮贡"一词,即有权进贡之大臣令下属帮助其"购买物件",以"孝敬皇  相似文献   

8.
年轻干部"软骨病""缺钙症"的主要症状是:怕担责,遇事能躲就躲;怕困难,工作拈轻怕重;怕学习,思想空洞零碎;怕麻烦,问题能推就推;怕吃亏,工作浮于表面;怕吃苦,不愿深入基层。年轻干部之所以有"软骨病""缺钙症",主要是因为缺乏精神淬炼、基层锻炼、为民情怀和斗争精神。年轻干部根治"软骨病""缺钙症",应补足"精神之钙"、实践"强筋壮骨"、坚持"活血化瘀"、涵养"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9.
正一、帮派利益的概念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反腐败力度的持续加大,一些帮派腐败、圈子腐败问题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也引起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石油帮""秘书帮""山西帮"在被不断曝光和走向覆灭的过程中,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和政法机关及反腐机构研究、分析和查处、破解的重点。帮派利益,往往是帮派内部成员权力、地位、名誉、关系和利益的有机结合体。帮派成员以帮派为界线,画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严厉查处腐败和违反作风禁令行为。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11,979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被曝光,其中不乏"一餐饭受处分、一顿酒挪位子、一次违规丢帽子"的案例。截至今年6月底,因腐败而被查处的省部级以上高官就有23位之多。不少人感到"中央反腐败越来越动真格的了,当官越来越难了。""不能坐好车了,不能喝好酒了,连办公室也要挤一挤了,当官越发没劲了。"一些人甚至觉得"干事就难免犯错,不干事才不会违规。"于是,"礼不收了,饭不吃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一心只做太平官。"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等说辞一时甚嚣尘上,广为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11.
<正>孙子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流,以致冲走巨石,这就是势的力量。"势"的力量不仅体现在自然界,还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大势所趋""势如破竹""势不可挡"等词语来形容"势"的形态和威力。这里所谓的"势",应指政治、军事、经济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有一些人谈《金》色变,认为《金瓶梅》是一部"黄色小说",唯恐避之而不及。这部作品从总体上看,它不只在中国小说的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真实而深刻地暴露了中国社会腐败的一面,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没有另外一部作品可以与它相比的。因此,它尽管一出世就被一些正统文人骂为"坏人心术",长期被列为禁书,但与此同时,一直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当时就有人认为它是"稗官之上乘","读此书而以为淫者秽者,无目者也。"  相似文献   

13.
正"悔过"有两种:一种叫"前悔",就是对自身尚未形成或已形成的"错""过",防之、戒之;另一种是"后悔",大肆贪污腐败,在入狱时,出现"悔恨"性的"后悔"。"前悔"与"后悔"既对立又统一。不"后悔",必"前悔";有"前悔",无"后悔";强化"前悔",杜绝"后悔";是否"后悔",取决于"前悔"。这就是"前悔"之甜与"后悔"之苦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单位中不乏以"无意""好心""提醒""冷静"之姿干扰他人情绪、破坏积极氛围者,他们看似并无违反规矩之举,实则成为隐性干扰者。如果不加重视,就会造成情绪污染、状态消极,伤情伤心、损人利己,浇灭激情、弱化动力,反感疏离、离心离德等不良后果。这就需要以"行"驳"言"、以"欲"压"疑"、以"比"抗"贬"、以"则"矫"异",避免潜移默化的干扰与破坏。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当前我国的干部队伍存在的腐败与"四风"现象,十八大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惩治腐败、消解领导特权。有些领导干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凭着个人主观好恶与利益关系"蛮干""乱干",各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大大减少。但同时有些干部也出现了缺乏工作激情、不作为的现象,以种种理由推脱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人浮于事、混日子。如何在保证领导干部队伍廉洁  相似文献   

16.
正不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不论是在大组织还是在小单位,总能遇到一群人,他们人前说好话、人后说坏话,人前说虚话、人后说假话,或者说子虚乌有的诬陷之话,或者说对自己有利的编造之话,或者将"芝麻"说成"西瓜",或者将"鹿"说成"马",这些人往往被大家称为"长舌族""游走群""左右说事者"。就现实而言,任何组织都无法完全消除这一群体。领导必须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打虎拍蝇"以来,吏治清明,政风好转,致腐"大门"关闭,给投机者、请托者造成"不便",于是"温水煮青蛙""柿子先捡软的捏""曲线救国"等"变种"投机将或发生,领导干部当需警惕。  相似文献   

18.
<正>一段时间里,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道奇特的景观:一些领导干部"边贪腐边干事",贪腐的胆子很大,干事的成绩也很突出,他们既是"贪官",又是"能吏",出现了腐败猖獗与发展繁荣并存的现象。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当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一些干部不贪腐也不干事,出现"廉而不为""廉而失能"、懒政怠政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美,是真正的美。人之美,如此;文之美,亦如此。在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中,有太多赞美创作自然美的高论,如"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都体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美的不懈追求。自然美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一种脱落粉黛显本色、洗尽铅华呈素颜的真正的美。但用自然美论之写作,我们必须摒弃把"自然美"等同于  相似文献   

20.
<正>反对机会主义历来是我们党对各级干部的要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党内出现了明显的"政治投机"倾向,严重影响了党内和谐的政治生态。从近年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塌方式腐败",根本的原因在于党内出现了机会主义,极少数主要领导干部利用组织给予的权力,搞"非组织活动",立"帮派"、当"老大"、收"门生",致使一些干部为了"上位",不惜牺牲一切,"拜老师""结团伙",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