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卓越的先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者。 孙中山先生把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其中有关中国教育的思想则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浅述。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不仅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等方面也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财富。笔者以为,认真研究孙中山关于发展实业、振兴中华的光辉思想,总结和继承其中有益的东西,对于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不仅“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谋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就是其政治思想遗产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部分。今值中山先生逝世61周年,缅怀先生的历史功绩,温习其宝贵的思想,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不仅因为它是“历史珍品”,而且从现实说,“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和怀念,至今仍然是把中国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爱国者,他为了改造中国,使中国富强起来,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曾指出:“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先生关于使中国跃进、富强的革命理想,就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对此,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人民中间有着广泛的影响,我们要珍视这份遗产,用马列主义的民族观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总结,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中一个有价值的部分。本文就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提出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同志们。(一)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规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 今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孙中山先生对中国民主革命建立了伟大的功绩。他在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并成为民主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同志说过,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是永存的。孙中山先生不仅在他的伟大革命实践方面值得后人永远纪念,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也“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②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启发着人们去进行历史的探索。本文仅就孙先生的五权宪法理论,谈一点粗浅看法,以表示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中国富强辛劳一生,不仅在政治思想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东西,而且在国家建设思想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孙中山从事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富国强”,使中国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按照当时的标准实现现代化。他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我们对孙中山的建设思想进行哲学探讨,对于我们认真地研究符合国情的建设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孙中山在其革命道路上,数次游历日本、欧美诸国,考察各国的社会情况,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与此同时还目睹了西方的经济建设成就。孙中山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利用国际力量,发展中国实业,以实现具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外交思想是孙中山全部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以往对孙中山思想研究中未予足够重视的方面.本文循序考察了孙中山一生的外交实践,论述了孙中山由前期“软外交”思想到后期“强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较系统地评述了孙中山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冯玉祥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政治活动家,杰出的爱国者。他在其复杂的一生中,走过弯路,也做过对人民有益的事。孙中山先生在政治上与他有一定交往。研究冯与孙中山的关系,对探讨他前半生的政治倾向及当时的北方政局,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关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研究,海内外已有不少精辟的论著。本文着重探讨作为“主观”社会主义者的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以及他在革命实践中与苏俄和中共的关系。一、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孙中山先生留下的辉煌财富中,民生主义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主义思想是受到欧美社会主义学说影响而创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已彪炳史册。历史地估价其民主共和国思想,是批判地继承“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并不一般地否定民主共和国的思想。恰恰相反,它认为在某些国家,在某一历史时期内,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不仅是对封建专制的  相似文献   

14.
简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孙中山诞生一百十五周年.这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本文试就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建同盟会以后,在他的演讲和文章中,一再强凋“五权宪法”对于立国的重要性.他认为“五权宪法”是建设国家的“基础”,是一个治国的根本大法”.只有“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只有实行“五权宪法”,则各个方面才能得到“完全无缺的治理”,国家才能成为一个“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由此可见,“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  相似文献   

15.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留给后人的东西很多。其丰富的政治思想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此,学者已作了深入的研究。笔者将对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从宏观的角度作一论述,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孙中山政治思想的时代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一、从改良到革命:二民主义 改良主义思想是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中国的一股进步思潮。它主张自上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在此,笔者试图围绕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中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思想作一简单的剖析,目的是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河的开拓者,也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走民富国强之路的伟大改革者。孙中山先生在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建立起了他自己具有特色的经济思想体系。这…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对妇女运动的重视李满春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伟大革命家,他毕生的政治思想和革命主张均有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但其保障男女平等权利的观点却自他开始政治活动直至逝世都始终坚持到底。孙中山先生一直不曾忽略过我国妇女的力量,一向都积极鼓励妇女参加革...  相似文献   

18.
研究孙中山思想的几点体察──纪念孙中山诞生130周年马树礼孙中山(1866-1925)是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当今唯一为台湾、大陆和海外各地的中国人共同尊敬的一位伟人。有关孙先生思想事业的研究,不但在台海两岸的学术界有很深的根源和成绩,即在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为了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严重压迫下解放出来,进行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无数的革命先行者苦心焦虑地寻求中国的出路,并且为实现他们当时所能提出的革命理想而英勇地奋斗.解放了的中国人民是永远尊敬和怀念这些先行者的.孙中山就是他们中间一个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和朱委员长,对孙中山战斗的一生都作过很高的评价.毛主席指出:"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  相似文献   

20.
林森对宣扬孙中山精神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森提议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 ,认真阐释“总理遗教”,弘扬孙中山的崇高人格风范 ,推崇他的矢志不移奋斗救国的精神 ,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宣扬孙中山的思想 ,作为当时抗战建国的旗帜 ,这是正确而又明智的举措。虽然林森对“总理遗教”的宣传有所取舍 ,但也有所发展 ,亦有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