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历史解释的历史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震 《求是学刊》2002,29(3):31-37
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说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事情的总和。但是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 ,历史事实只是我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历史性诠释。一般说来 ,历史的真正意义并不是直接显露的 ,必须经过再现才能发现意义 ,再现就是理解。然而 ,当前的理解都处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不断的形成的过程中。实际上 ,历史不仅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也只能历史性地加以理解。这就是说 ,只有历史性的诠释 ,才是关于历史的诠释。在历史的诠释性与诠释的历史性之间的张力中 ,历史意义得以生成和流动  相似文献   

2.
维特根斯坦批判形而上学命题是无意义的命题,并且把哲学理解为一种分析命题的活动。显然有关命题的理论在他构筑的思想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一方面,它是构画图像的基本元素,另一方面,它又在确定命题真伪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说一个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基本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复合命题的真取决于基本命题的真,而基本命题的真可以从基本事实中得到证明或否证,基本事实由简单对象构成。但是维特根斯坦既没有给出一个简单对象,也没有给出基本命题的实例,他把这些工作交给了经验科学家去做,在经验科学家完成这个工作之前,阅读维特根斯坦的读者需要理解基本命题。所以,试着从他对基本命题的描述中来找出这些简单命题的特征,并从这些特征中发现基本命题的属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基本命题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更有助于对它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的本质是一个伦理问题。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人群引起的,但是受影响和伤害最大的却是世界上的弱势群体,气候变化对世界上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人们而言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和灾难,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特征决定了必须将其作为一个伦理问题来理解。以伦理视角审视气候变化具有重大的意义,任何国家在减排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伦理维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论意义生存     
意义是人之生存的不懈追求,也是人之在世的支撑.如何走出现代社会生存意义丧失的困境,西方现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意义生存以"何者为意义生存"的理解为前提,以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为特征,以自我实现为基础,以生存信念的确立为动力.实现意义生存的重要途径是生存环境的优化,实践活动的优化,主体心灵秩序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移就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认知机制,还是词义演变的动因之一.在分析移就的心理动力、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移就造成形容词意义转移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作者还考察统计了英汉情感形容词在词典中的意义,以及在语料库中的与名词搭配时的意义,用数据证明了形容词意义转移的事实.指出在二语习得和跨语言交际中应该运用移就机制,动态地理解词义,创造性地使用词汇.  相似文献   

6.
张士海  施秀莉 《社科纵横》2008,23(8):103-105
确立并坚持科学的列宁主义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在思想上,有利于澄清关于列宁主义的各种错误认识;在实践上,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确立并坚持科学的列宁主义观,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学习与理解相结合,真正掌握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杨丽艳 《学术交流》2005,(7):146-149
语篇分析是理解语言的一个重要渠道。语篇语义的连贯性取决于语篇中最基本的成分———词汇和语境的顺应,两者的顺应关系体现在其相互作用上。语境关系影响词汇意义的生成,而词汇意义又会对语篇的整体意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布洛克认为 ,艺术品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有机整体结构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任何因素都不能孤立自足地存在并单独地发挥作用 ,因而语言符号也不是“再现”真实客观事物和表现作家主体思想、情感和内心经验的工具。艺术品自产生之后 ,就遵循自身的规律在某些方面偏离或超越作者的原意。理解与阐释一部艺术品的意义的关键是处理好意义的“外在性”与“内在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悦 《浙江学刊》2004,(6):176-178
本文运用语用学理论,分析隐喻语语用意义及其在翻译中的转换,试图从新的视角解决隐喻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发掘、把握、理解和再现源语语用意义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0.
佛教思想并不是迷信,也不是超现实的思想.佛教精神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基本伦理道德生活中,仍存在于在我们东方人的精神生活中.本文旨在透过含有宗教艺术性质的释迦造像,以现代的观点探索形成我们东方精神中文化的背景.这不但为深刻认识我国精神文化所需,在物质文明繁盛,精神与科学失去平衡而显露了现代精神空虚彷徨的年代,更令人迫切感到这种探索将拓广我们的精神领域,使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为丰饶.只有持这种观点来谈佛像雕塑,透过造型探求佛教思想内涵才能真正做到深人理解佛像雕塑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鲁迅的文化意识。认为鲁迅能在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中为本民族新文化建构找到最佳方案,主要缘于他所具有的历史“中间物”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9,(3):37-4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但它自创立以来,就受到不少非议和诘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其中"决定"一词的理解出现了歧义和误解。唯物史观中的"决定"不能笼统地理解为一种涵义,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唯物史观的不同范畴中,有时可理解为"必然"或"一定";有时要理解为"主要的必要条件";"经济因素决定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则要理解为"终极原因和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电子媒介发展的三种重要的形式 (电影、电视、电脑 )应和了世界文化现代、后现代和全球化的三次主潮转变 ,是我们理解三种有联系而又不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秀峰 《学术交流》2012,(5):134-137
乡村庙会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再度复兴,体现了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村落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庙会依然对乡村民众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民众的情感取向、审美判断和思维方式。庙会强化了村落社会的自我认同,维持了村落社会秩序。庙会所展示的民间文化则体现了乡村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情感底色。只有深入现实去感受、理解庙会,才能真正懂得庙会,引导、改造和利用庙会,构建乡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许小思 《探求》2002,(1):44-46
工会组织社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我国工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工会组织社区化的意义和社区化中亟待解决的观念、制度和队伍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涛  闰彩霞 《创新》2015,(4):39-44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不断与各国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相结合,指导各国革命实践活动。随着时代背景与革命形势不断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逐渐在各国以不同形式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识产生了差异化。在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现实与命运、预言与批判、包容与开放四种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内在发生机制。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寻找新的土壤、新的发展空间以及新的时代课题。综观这一发展历程,展现出不同的发展特性与道路选择。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不断发展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借鉴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7.
作者试图把超验哲学当作超验语义学、超验句法学和超验语用学来理解和确立.本文首先从超验语义学角度阐释、改造康德的范畴理论.所谓超验语义学也就是关于可供人类先验认识能力使用的符号及其意义的学说,作者据此把超验图式理解为一种感性符号,而范畴则是这种感性符号的纯粹意义.这种先验的纯粹意义使区分和解读现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陈伟 《社科纵横》2005,20(2):119-120
本文主要针对不法侵害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谈了笔者对不法侵害的理解和认识,以期完善正当防卫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6,(1):142-145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的科学指南。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境概念自发端之日起就同意义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言语行为意义论作为一种关注语言事实、直面语言使用现象本身研究意义问题的理论,理所当然地格外重视语境在规定意义中发挥的特殊作用。语境不仅是评价命题的真值和话语适切性的主要依据,并且还是确定话语施事力量的基本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