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高等动物,人类和动物都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衍生殖等种种生命现象,不仅如此,人的许多行为活动都打着动物的印记,而从动物身上我们又可找到人类种种行为的源泉。对此,一位人类学家说得好:“只有最深切地了解了动物和自然,我们才能最深切了解我们自己,也才能让人类的发展走上一条完美之路。”这种认识同样适合于我们对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高傲地说,我们是万物中的灵长。灵长是高等的动物,猴和类人猿属于此类,而我们比他们更高一筹。  相似文献   

3.
安子 《女性天地》2007,(7):40-40
盛夏,动物和人类一起在最热辣的季节里开始了爱的追逐。那么,当爱情遭遇动物,你的选择又将预示怎样的爱情呢?还是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动物世界的爱情密码吧。  相似文献   

4.
秋后果 《当代老年》2009,(11):41-41
话说人类世界的自由恋爱观也传到了动物世界,被动物们奉为圭臬。这不,一大清早,大森林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就排起了长队,可把我们可爱的登记员蜻蜓小姐累得够呛。  相似文献   

5.
孝文 《现代交际》2008,(12):44-44
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不少动物进化出让人类自叹弗如的超级能力,所以,动物应该是人类学习的朋友。以下8种动物的"特异功能"尤其值得我们学习。1章鱼很像全能选手章鱼可能是某个时期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它们是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6.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濒危珍稀动物是我们地球的财富。我们可从许多濒危动物身上获得教益,如从熊类冬眠行为的研究中,人类可以找到治疗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功能失调的新药;从固体蜗牛分泌的毒素中,可以提取比传统止痛药(吗啡)强1000倍的药效,且不会使人染上药瘾;生活在5000米深海处的一种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能杀灭艾滋病毒和恶性肿瘤细胞——目前人类对此还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无论是野生动物也好、个人饲养的宠物也好、还是工业化饲养的可食用动物也好,美国法律都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美国的动物保护组织和人士在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上却各有各的主张。有的人认为,动物应该有和人类一样的权利,因此任何宰杀食用动物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但是也有的人认为,动物生来就是造福于人类的,只要不去有意虐待它们,宰杀可食用动物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相似文献   

8.
对于冰河期来说,动物白色的毛皮,无论对北极熊还是北极狐都是极好的伪装。但是现在这一时髦饰品将要销声匿迹了,因为全球正在变得暖和。这些白色皮毛动物的生存前景十分暗淡。由于动物栖息地被人为破坏,加之气温升高,冰雪消融,大地更加裸露,这些暴露在黑色大地上的白色毛皮动物的前景就更加可想而知了。理由是:如果白色不  相似文献   

9.
你有没有想过,再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人类灭亡之后的动物会是什么样子的?或许你不屑于考虑这样的问题,觉得无论什么样的猜测都只是幻想甚至空想而已。也许事实并非如此,对于未来动物进化的最终结果的预言,虽然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和详尽无遗,但科学的依据和推论使我们能够对此做出具有相当把握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一方面是人类的生存、人类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其他动物和自然界的生存和利益,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是应该提倡“人类中心论”,还是维护动物的生存权?  相似文献   

11.
动物需要有食物摄入才能生存下去,人类属于高级动物,如果要想生存当然也离不开食物,所以我们每天要吃饭、饮水。其实,植物也是生物,也同样需要不断地给它们提供营养物质,才能够生存,并且健康地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代男 《现代交际》2015,(2):38-39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负载词汇在语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对词汇富有的文化内涵有深刻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动物已经成为人类思维中的一个象征并且反映在语言中。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和历史的不同,一种语言中动物词汇也会有别于其他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本文旨在将动物词汇进行对比,分析造成差异性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准确地使用动物词汇,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付晓 《现代交际》2015,(4):53+52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动物与人关系密切,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出现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但由于文化背景、内容、传统等差异,很多英汉动物习语的寓意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文章拟对英汉动物习语的寓意进行对比探究,从而使人们对它们在两种社会中的文化内含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正从表面来看,自杀是对自然法则的嘲弄,一切生灵都有为生命奋斗到底的本能。人类了断自己的原因非常复杂,把自杀归因于物竞天择的法则,是不能解释人类自杀行为的。动物则比人类要简单得多,然而,动物不会留下任何一个像便条那样清晰的东西给你去研究,也不太可能带有像跳下悬崖寻死那样清晰的意识去做一些事情。经常的情况是,人们不清楚旷野之中发生的动物死亡是故意的,  相似文献   

15.
古时候有两个著名的美人,有倾田倾城之貌,但是她们去溪边洗手时,溪里的鱼儿却全吓跑了。这两个美人又去树林散步,林里的梅花鹿也惊散了。这让人不由得问,动物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动物看世界的方式与人类差异到底有多大?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多个世纪以来,人类并不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直到今天,最新科学研究揭示了动物惊人的视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海洋 《公关世界》2022,(4):136-137
人与动物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伦理命题,在新时代可以看出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对此,以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重构自然观,现当代西方的关怀理论提供人与动物关系研究的思路,伦理目标在于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重构人与动物的关系,达成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如今,人类的建筑水平已经发展到空前的高度,可以建造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可以凌空架设跨江越海的钢铁桥梁。但我们可曾知道,在动物世界中,有许多成员在不借助外来工具,不利用任何图纸,只是依赖其本能和创造力的情况下,也能建造出精美壮丽、构造合理的建筑物,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让人类叹为观止。白蚁筑穴:功能完备的"安居工程"在澳大利亚旅行的人,常在原野  相似文献   

18.
在呵护宠物的风潮中,是否应该想一想:宠物毕竟属于动物,即便是穿上再光鲜的衣杉、用上再昂贵的洗涤用品,也还是洗脱不掉属于动物的天性成分,所以宠物与人抢占生存空间、与人分享本来仅仅属于人类的各种情感,已经是一个不得不被社会各界考量的现实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动物     
动物侵入新环境体形会变大,发现动物跳高新冠军。  相似文献   

20.
正许多动物都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叫做定向力。定向力是动物的一种特殊本领,有赖于感觉器官才能实现。但是,靠哪一种感官来定向,却因动物种类而不同。例如,人类主要靠视觉定向,所谓"瞎子摸象",就是指视觉定向力的丧失而言;大多数蝙蝠靠听觉定向;原虫能根据环境中的化学成份和接触特性(触觉)辨别方向。总之,已知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可能与某种动物的定向力有关。趋向性和定向运动狭义的"趋向性",指的是动物朝向刺激物运动的特性:但一般所说的"趋向性",还包括相反方向,即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